濃濃故鄉情 台灣與大陸都有我牽掛的人

風景、人事如何變,它都是我長大的地方。圖/石晨曦
風景、人事如何變,它都是我長大的地方。圖/石晨曦

【飛越千里看台灣】


文/石晨曦

我在公告欄貼上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店休十五天的公告,迎來諸多訝異詢問。

「為什麼休這麼久,要去哪裡玩?」

「回。」

「你是大陸人?口音不重,聽不太出來。要去大陸哪裡?」

「安徽池州,杜牧詩句『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所在的地方。」

「哇,一定很美。安徽有什麼風景名勝嗎?」

「有,黃山、九華山、古徽式建築都是安徽的特色風景。」

與客人的閒談中我只說了回大陸,眾人便皆知我是大陸人,可如今拿台灣護照的我亦是台灣人。去與回本是相反詞,此刻之於我卻是同義詞。眾人口中的去大陸之於我即是去也是回,是來處,亦是去處。

疫情盛行的這三年發生了太多事,打亂了原本的社會秩序。台灣去往大陸諸多城市的直飛航班因此取消,只剩下少許一線城市有直飛航班。我只好先飛上海,再坐高鐵回池州。台北松山飛往上海虹橋。

松山機場與虹橋機場都是小型國際機場,因身處不同的政經文化之下,建築內蘊體現出的情感完全不同。虹橋機場的內部設計無疑有現代建築的美感,但顯得有點單調、嚴肅、一絲不苟。松山機場內部景緻較活潑,燈光和諸多文創設計都飽含一種溫暖、自在的情感內蘊,體現了台灣人的熱情和多元的文化。

下機後我轉搭地鐵去虹橋火車站。

在台灣生活了二十多年,此番回鄉亦是間隔多年,對大陸種種已不甚了解,所得資訊都是道聽途說。

聽說大陸人不用現金,我當心沒有辦微信支付的我無法購地鐵票。結果不然,購票機有投幣和手機支付兩種支付方式。點選目的地就會出現金額,投現金也有找零,不用擔心沒零錢。付錢後票卡就會從下方的出票口出來,然後刷卡進站。我四處張望未見人工售票櫃台,心想,若是不會操作那些機器的老人又當如何。相較之下台灣的捷運站顯得有人情味許多,人工、機器都有,全方位的照護設計。

在虹橋火車站的候車大廳裡,我遇到了一個難題。我口渴難忍,攜帶的水早已喝完,那個大廳裡剛好又沒有便利商店。站內飲水機提供的都是熱騰騰的開水,沒有涼水,而我手上只有一個不能裝熱水的塑膠瓶。

來裝水的人都手持玻璃杯,杯底還有一些茶葉,與台灣人愛喝冰水真是兩樣情。夏天我習慣帶一個輕便的塑膠瓶出門,因為台灣的公共飲水機一般都會提供冰、溫、熱三種溫度的飲用水,結果我的塑膠瓶在這裡全無用武之地。

我只好去販賣機買水,販賣機沒有投幣口,只能手機支付。我厚著臉皮拜託一位正在販賣機買飲料的帥哥幫我買兩瓶礦泉水,我付他現金。帥哥一臉訝異,他心裡一定在想我這個看起來不是很老又不像鄉下大媽的女人為何沒有手機支付。我趕緊解釋,我從台灣來,沒有辦大陸的手機支付。帥哥欣然應允,說他也不是上海人,來自於南京。我們都不是上海人,不同的是我更像那穿越劇中的女主角,突然降臨上海,行為怪異,只是沒有那些女主角的如花美貌。

列車駛出虹橋,前往池州,途經蘇州、無錫、鎮江、南京等江南古城。我心想那些城含著歷史奔入現代,車站內的風景應是別緻典雅。結果不然,途經所有的車站窗外月台邊的風景幾乎相同,一塊塊大型看板整齊排列在圍牆上,上面寫著種種宣傳標語,有「人民有信仰 國家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堅持黨的二十大精神 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 做到兩個維護」、「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科技強國 人才強國」等。

宣傳標語之多讓我感覺自己搭上了一台駛向歷史的列車,回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始,高舉標語、旗幟洗浴人心,然窗外人家皆是高樓大廈、精緻別墅,一派現代風景,彷彿時空錯置。

我在池州站下車,又見站內牆上諸多標語,就連一個少年誦讀展演活動的廣告看板上也寫著標語,「少年強則國家強 少年興則民族興」,標語無處不在。

下火車又搭客運,輾轉幾次終於望見家鄉。

村口那戶人家牆面上寫得大大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二十四字箴言。圖/石晨曦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山村,在這個工業發達的時代,年輕人都出外謀生,村里所見多是老人。年輕人在外地賺了錢,回家鄉蓋新房,此次回鄉已不見舊影,唯不變的是那濃濃徽州風情,只是村口那戶人家牆面上寫得大大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二十四字箴言有點煞風景,破壞了白牆原本的純淨。

風景、人事如何變,它都是我長大的地方,山水草木依舊能喚起兒時的記憶,街坊巷鄰年長的,或與我年歲相仿的見面都還能喚出我的乳名。生養的情感靜止在成長的歲月,藏在肌膚的皺褶裡,不曾褪色,與母親相擁的剎那心潮湧動不已。遠嫁異鄉的我無法常伴母親左右,只能在這回鄉的短暫旅程裡陪母親說說話,幫母親洗洗衣、挑挑菜度過平凡的日常。

半個月時光一晃即逝,我不得不與母親道別,踏上返台的旅程。

列車疾駛,窗外風景向後流逝,我的回一點一點化成了去,離去。去又化成了回,回台灣。去與回已無從分辨,是離歌,亦是歸途。

走進松山機場,看到牆面上歡迎來台的溫暖彩繪,我心裡冒出幾個字,終於回家了。

●專欄「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來自中國、現居新北,讀創故事駐站原創作家,著有《我在中國的二十年》。分享一個異鄉人來台灣從零開始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的之文化差異。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台灣媳婦 兩岸 新住民 大陸 琅琅專欄 創,專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隔壁的房間》影評:雙女主的生命辯證,冷冽節制輕盈深邃

《餘燼》:當政治與信仰凌駕歷史真相,碎片化敘事難撐全局

一個時代的瓊瑤記憶 牽動兩岸的青春情懷

《魔法壞女巫》影評:昂貴華麗過度堆砌,音樂劇改編難題?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