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創新的賀禮:〈壽塔美學〉祝壽有心意,拜拜真神氣

〈壽塔美學〉以鑑古創新的方式,重新設計出現代壽桃塔(圖/尼普利 提供)
〈壽塔美學〉以鑑古創新的方式,重新設計出現代壽桃塔(圖/尼普利 提供)

壽塔的新風貌與可能

書名:《書上設計展2022》
編輯:尼普利編輯室企劃
出版社:尼普利
上市時間:2023年11月15日

壽桃塔常見於台灣道教儀式,多以神明祝壽使用;近年來kuso 文化興起,衍生出年輕世代的送禮,成為祝賀朋友最另類最特別的生日禮物。調查發現,大多數祭祀活動結束後,現場會遺留非常多塑膠壽桃塔,長久下來累積非常可觀的數量。因此〈壽塔美學〉設計出可以透過層層堆疊方式進行收納的功能,以及重複使用的壽桃塔結構。視覺方面,以鑑古創新的方式,將傳統的風格及配色,轉化為現代視覺美學;搭配特殊印刷及局部燙金,提昇整體壽桃塔喜氣洋洋的感覺。

〈壽塔美學〉圖案款及神明款海報,採用特殊印刷及燙金(圖/尼普利 提供)

簡約環保又可化身收納

目前市售壽桃塔材質仍有保麗龍等材料案例,〈壽塔美學〉與一般市售壽桃塔在材質及風格做出區別,整體包裝結構採可拆解卡榫式結構,具有收納及重複使用功能;並結合道教中常見之八卦造型為靈感,設計整個八角柱形。在圖樣上,將傳統圖樣重新轉化為現代簡約幾何風格,採用特殊印刷及局部燙金。

〈壽塔美學〉神明小立牌,可以自己將神明及立架割下組裝(圖/尼普利 提供)

兼具現代美學與再利用性

〈壽塔美學〉主要述說台灣道教祭祀中常出現的傳統壽桃塔,進行結構改良與全新視覺設計。包裝結構以道教裡的易經八卦作為靈感,設計成八角柱形;採用能夠支撐食品的可拆解卡榫式結構,具有收納及重複使用功能,材質以瓦楞紙板為主。視覺部分,將傳統圖紋重新轉化為現代簡約幾何風格,搭配廟宇彩繪常見顏色做為主色調,採用 UV 印刷及局部燙金,使視覺上較新穎又不脫喜慶氣氛;整體以八仙奏樂團及幾何圖樣為主,八仙人物採用誇大身材比例,加入西方樂器元素,形成一組奏樂團,五線譜旋律設計環繞支撐柱而上,讓整體呈現祝壽時歡樂的畫面,以鑑古創新的方式,擺脫以往傳統的畫風,創造出現代視覺美學。相關延伸包含壽塔知識小冊,介紹大眾常拜神明之典故、市面上常見壽桃塔款式歸類介紹等內容,讓大眾在閱讀後能夠了解有關壽塔的相關知識。

〈壽塔美學〉打開盒蓋,中柱卡入卡榫依序堆疊,放上層架(圖/尼普利 提供)

●編輯觀點

「今天,我想來點不一樣的賀禮。」面對傳統,青春世代總能注入不同的氣息。〈壽塔美學〉改造了多半出現在祭祀場合的壽桃塔質地樣貌,成了祝賀現場另一種新潮又相對環保的吸睛存在。設計,透過轉換,從 A 到 B,從 B 到 C……,不斷地變換,激發原有事物的嶄新面貌,開啟意料之外的可能。改變也許不易,但換條路走,藉由不同的景物、觸發新的思緒,哪怕最終仍抵達了看似相同的目的,那個展開後的視野,已然是不同的雷同。。

→〈壽塔美學〉Behance

→〈壽塔美學〉Instagram

→〈壽塔美學〉ARTOGO

〈壽塔美學〉以幾何方式呈現,每尊都融入該神明代表意象(圖/尼普利 提供)

設計團隊

正修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Designer|吳國榮、陳力緯、洪嘉良

Advisor|黃郁升、賴岳興、吳守哲

【本文摘選自尼普利編輯室出版《書上設計展2022》一書內容,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宮廟 生日 藝術 傳統藝術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海客不只有新屋」拾起遺忘的海螺 探尋濱海的客家文化

從國宴文化到熱銷IP商品 揭密圓山大飯店的歷史與行銷策略

嘉義遊走於寫生與傳統的墨客「吳利雄」──#名單之後128

「我喜歡觀看這般尋常的世界」專訪韓國人氣插畫家Banzisu潘芝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