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泰山封禪」?從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唐宋玉冊」說起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禪地祇玉冊〉,簡長約29.5至29.8公分;簡寬約2公分;全寬約45.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禪地祇玉冊〉,簡長約29.5至29.8公分;簡寬約2公分;全寬約45.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文│藍玉琦
圖│《》編輯部

稀世,唐宋玉冊千年出土

民國二十年(1931),山東泰山腳下的蒿里山登場了最戲劇化的真實故事。當時,人稱「寧夏王」的馬鴻逵將軍率領的軍隊駐紮於山東泰安,該處有一關山廟,廟前有一塔,因軍閥內戰均被摧毀,後欲在塔原址上修建紀念碑,掃除殘磚後,在塔底發現了五色土壇,中為黃色、四周為青白赤黑,順下挖掘,在中央黃土內發現了「宋代玉冊」,接著再挖又得到了「唐代玉冊」,是為「泰山封禪」的出土實物,千年光輝再現。隨著玉冊一同出土的還有一些正方、長方或梯形的玉片共52件,這些玉片上雕飾著龍紋、鳳紋、雲氣紋。據史書記載,玉冊是以玉匱盛裝,推測這些玉片便是玉匱上的嵌片。後來馬將軍將玉冊攜至美國,在馬將軍逝世後的一年,夫人劉慕俠遵將軍遺囑將之送回臺灣,於民國六十年(1971)10月31日,獻贈總統蔣中正以作為壽禮,後撥交轉至收藏,為目前中國唯一出土存留的泰山玉冊,證明了泰山封禪之史實,於2014年經文化部審議公告為「國寶」。

泰山大觀峰景觀「唐摩崖」。〈紀泰山銘〉高13.2公尺,寬5.3公尺,共1008個字,唐開元十四年(726)玄宗撰文並書,記述封禪告祭之由來,歌頌唐初五位帝王之功績,並申明封禪目的。攝影/張筠。

這兩套玉冊,堪稱身世由來最傳奇的「國寶」。何寶之有?〈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禪地祇玉冊〉,由青白色閃玉質組為簡冊,共有16簡,每簡長短不一,簡與簡間以上下兩組金質線串聯。玉冊內容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禪地典禮中之祝禱文通篇楷書,文字以砣具琢碾後內填金,留存有較多琢玉的痕跡。字蹟不同於〈唐 玄宗開元十三年禪地祇玉冊〉端整風格而略顯鬆散。其中兩簡背面有磨去原刻字的情形,據殘餘筆畫推測,似乎是宋太祖、太宗諡號的部分。本冊的內容雖可見於《宋史》之中,但兩者對照之下,二先帝的諡號在冊與史的記載中略有出入,可補足、勘正史籍的闕如與錯植,乃非常珍貴的第一手史料。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時,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精彩100 國寶總動員」,以為國運永昌祝福,精選百件文物誌慶,在所有書畫器物中唯一一件「贈」字號即為此件。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禪地祇玉冊〉,雖名「玉」冊,材質實為俗稱「漢白玉」的白色泛灰大理石,共15簡,每簡長短不一,簡與簡間以上下兩組金屬線串聯。文字內容為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禪地典禮中之祝禱文,冊上文字以斜刀鐫刻後內貼以金箔,但現在多已剝落。通篇隸書,僅唐玄宗名諱「隆基」二字為楷體,鐫刻清晰,保留原來書寫的筆意,端整豐勻,經研究與唐玄宗的書風相符,應是其親筆御書後付刻。該冊內文未見於史書,其出土正可以補足史籍的闕如,是極其珍貴的第一手史料。字體優美,亦是唐代書法的重要資料。最近一次於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故宮嘉義南院「人氣國寶展」公開展出。

泰山封禪,真正始於秦始皇

「封禪」是中國歷史最高規格的帝王級政治祭祀典禮,「封」是登泰山祭天;「禪」則是在泰山旁的小丘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間太平。為什麼地點選在泰山?泰山為五嶽之宗,實際地理高度雖並非最高,但因其處於平原中央地帶,周圍為小山,故有傲立群峰特出巍峨之感,唐杜甫〈望岳〉詩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加以地處齊魯之交,齊魯孕育出諸多重要思想家,隨著戰國時期陰陽五行乃至五德終始學說的形成,位於日出之始的東方泰山,被納入該知識架構體系,被視為天地萬物交感通靈之處,「萬物始終之地,陰陽交泰之所」。原祭祀泰山山靈的儀式也就轉為具深刻政治意涵的帝王封禪。

秦統一中國後,始皇帝運用五德終始說作為受命稱帝的基礎,在始皇廿八年(公元前219年)到泰山封禪,鞏固並彰顯其政權乃順天應命,具備自然天地的神聖性、合法性,樹立政治權威,是為「天選之人」,成為有史記載以來真正的泰山封禪第一人。此前,雖《史記.封禪書》記管仲論封禪,古代封泰山、禪梁父的帝王有七十二君:「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然君王如無懷氏、虙羲氏、神農氏等為上古神話未有實證,後世多提出質疑。此後,舉辦泰山封禪儀式的帝王,以秦始皇為始,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一共只有七位,巔峰可謂集中於漢唐。

漢劉向《五經通義》:「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何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漢班固《白虎通義》:「王者受命必封禪。封,增高也;禪,廣厚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禪梁父之址以報地。」也就是說,承受天命的天子一定要封禪,即祭祀天地,來代表正統性。人間的天子在泰山祭祀過天地,才算真正的受命於天。舉行封禪並可使帝王誇耀功德,震懾天下。《史記.封禪書》:「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然而,並非改朝換代就可以舉辦封禪儀式。為什麼只有七位帝王舉辦?泰山封禪儀式場面浩大,功至、德洽、祥符、受命四大要素齊備,缺一不可,必須天時地利人和,社會安定有祥瑞符應,國家天下太平,人力、物力、財力樣樣兼備,具備一定難度;南宋後理學興起,以心性義理作為人世間禮儀制度的根本,封禪之說漸受到省思,儒生甚至認為舉辦封禪不是好事,最有名者當為南北朝南齊、南梁官員許懋,他對於上古七十二君封禪之事提出質疑,並清楚表達「若聖主不須封禪,若凡主不應封禪」、「不思古道而欲封禪,皆是主好名於上,臣阿旨於下也。」

南宋、元、明、清各朝皇帝雖不再舉行封禪,但帝王對泰山祭拜一直繼續。元明帝王,雖未親蒞泰山,但派大臣、外戚、太監到此,或重修廟宇,或給泰山神加封號。如明代永樂後,奠都北京,泰山因為接近京師,其宗教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列帝有大典禮、大征伐,皆行告祭,直將泰山視為明帝國之保護神。由滿清入主中原的清亦重視泰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南巡時,他將第一個祭拜地點定於泰山;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後作〈泰山山脈自長白山來〉,創製「泰山龍脈論」。康熙帝將中原漢族神聖的泰山,與被滿族視為發祥地的文化聖山長白山作連結,「朕細考形勢,深究地絡,遣人航海測量,知泰山實發龍於長白山也……海中伏龍於是平陸起,西南行八百餘里,結而為泰山,穹崇盤屈為五嶽首」,以龍脈論理,表述東北滿清作為中原漢室繼承者的合法性,展現出政治手腕治理,具滿漢一家親之思想「統戰」意味。

泰山大觀峰景觀,上為清康熙帝題「雲峯」,其下為乾隆帝詩刻〈夜宿岱頂作〉。攝影/張筠。

即便清代君臣對於封禪都曾有所譏諷,清乾隆更曾御批「自欺欺世,貽譏史冊」,但身為君王的他,仍於乾隆十三年(1748)至五十五年(1790),到過泰山岱廟祭祀十一次,登上泰山頂峰六次,最後一次在八十歲時留下自作詩「來因瞻岱宗,岱廟謁誠恭。封禪事無我,阜安祈為農。代天敷物育,福國錫時雍。九叩申虔謝,八旬實罕逢」,表達出封禪與己無關,不以此強調政權合法正統性,而是以百姓之代表,來奉祭泰山神明,以求護佑的心態。

天選之人到人選之人

「唐宋玉冊」的出土故事雖然聽起來別具戲劇色彩,令人稱奇。其實後代挖掘出古代玉冊,在明、清文獻中皆有所記載,並非橫空出世的首創。如清代聶劍光《泰山道里記》:「乾隆十二年(1747)十二月十四日,工人於日觀峰側鑿石,得玉匣二,各緘以玉檢金繩。啟視,其一為祥符玉冊,共十七簡,簡字一行,外用黃縵疊裹之,見風灰飛。其一未啟,其簡尺寸悉如《宋史.禮志》所載。巡撫阿里袞獻於朝。」出土故事可信度多少自在人心,但挖掘出封禪玉冊後,呈獻於古時朝廷君主,或是贈獻與總統祝壽,很難使人不帶有政治聯想。

古代帝王從封禪到祭祀,封建帝制到民主社會,由「天選之人」到「人選之人」,中間的歷史距離有多少?直到現在,仍有「媽祖有託夢叫我一定要出來!」選舉號碼吉祥話搭配手勢,1號是豎直大拇指比讚,2號是食指中指打開比V的勝利意象,3號是大拇指食指圈扣比OK,一馬當先、好事成雙、做你的靠山……。選舉蓋章的圖案,為什麼要設計成圓圈中一「卜」字形,坊間有一種說法表示,「卜」字側看有點像「人」字,象徵選舉是「由人選人」,而當選者的權力來自人民。鄉民們會表示,那為什麼不直接寫「人」?沒有要爭個一定真實,聯想到「人」,或許更提醒著我們這是個「人選人」的時代,沒有天子,沒有君權神授,不再天選之人,當權者和投票者都應當珍惜民主社會。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禪地祇玉冊〉,簡長約29.9公分;簡寬約2.8公分;全寬約45.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泰山大觀峰景觀,上有百處石刻。攝影/張筠。

泰山登封臺「無字碑」,碑高5.2公尺。景觀說明卡表示此為漢武帝所立,為其封禪泰山的標誌。攝影/張筠。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故宮文物月刊.唐宋玉冊專輯—兼論我國的封禪制度》第106期,1992 年1月。
鄧淑蘋〈唐宋玉冊及相關問題〉,《故宮文物月刊》第106 期,1992 年1月,頁12−25。

●文章授權轉載自《典藏.古美術》雜誌第376期:天選之人〈國家政權:泰山封禪,天選之人──從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唐宋玉冊」說起〉,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典藏古美術 第376期
出版頻率:月刊
出版日期:2024-01-01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典藏.古美術 國寶 藝術 國立故宮博物院 康熙皇帝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專訪科幻短篇小說陳建佐《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即使不被他人接受,也不會停下來的創新

美國文豪海明威常餓到無法寫小說?巴黎小酒館的救贖料理:鹽煮洋芋沙拉

康熙、乾隆帶你賞花去:國立故宮博物院「皇帝的移動花園」特展選介

因漫畫鴨上報而成名?斗六街的花鳥畫家:伊藤谿水──名單之後#144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