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再製術!「牛仔衣飾」跨文化穿搭,留住布料穿著記憶
採訪撰文|許佩玟
攝影|彭皓昀
演示新時代的衣著想像
「寺日工作室」創辦人是來自香港的客家媳婦張凱琳,2018年,她以時間、時候、時代等概念出發,將「時」字拆解並翻轉為「寺」與「日」,作為品牌之名,工作室取用舊衣,經由服裝再製師巧手,留住布料被穿著時的痕跡記憶,融入創新設計思維,為舊衣延展生命,創造新的穿搭可能。
每件來自寺日工作室的衣飾,都是獨一無二之作,當代、時尚之餘,更飽含環保、永續及情感文化,演示了新時代的衣著想像。
服裝再製,呼應藍衫精神
之所以選擇牛仔布作為主要的創作媒材,張凱琳談到,牛仔布堅韌耐用、拆解時不易損壞,加上容易大量取得,作為服裝再製是非常好的選項,牛仔布製作的衣服,即便穿了很長一段時間,看起來也不會陳舊。
牛仔服飾運用不同層次的藍,堆疊出沉穩的冷色調風格,具有多重的搭配性,對照傳統客家藍衫,可以巧妙地作為服裝搭配的靈感與新潮想像。有趣的是,張凱琳分享,不僅色彩上雷同,「服裝再製」的勤儉惜福,其實與客家傳統藍衫的精神也存在某種呼應性。
原來,早期的客家藍衫因為擁有耐髒耐磨的特性,穿至褪色也可以重新染過再穿,所以成為早期客家人穿著的主要選項之一,同樣具有勤儉惜福精神。
當代風格穿搭建議
無論是牛仔風格上衣,或是客家文化中常見的藍衫、藍染服飾,都是相當好搭配的藍色系,張凱琳也從職人角度,分享幾個穿搭小技巧,大家不妨以自己衣櫃中的服飾配件試試,一起搭配出新穎的現代化風格!
文青風穿搭
搭配較簡約的藍色上衣時,可以選擇直條紋褲,來讓整體風格更有律動感,條紋色彩可以挑選同樣的藍色系,或者黑色、灰色,維持整體協調感。配件部分可以跳脫條紋,選擇幾何圖形紋樣的手拿包,包包上的竹製手把,也是增添質感的小細節!
個性與知性兼具的對比式穿搭
這件相當有變化性的藍色拼接寬版上衣,可以選擇純白色窄管褲來作搭配,一方面透過上寬下窄的方式修飾身形,也使用對比色技巧,突顯上衣的細節。配件可以選擇同樣的藍色系,但建議挑選較淺色的包款,來與上衣作出區隔,並且增添溫柔感。
客庄生活融入創作中
張凱琳的先生是桃園大溪客家人,這讓寺日工作室落腳於廣福詔安客家聚落黃屋中,與家鄉「香港」對照,張凱琳笑說:「真的是完全相反的兩個地方」!她分享,香港居住環境小、生活節奏快,而這裡完全不同,有通透的空間,步調也緩慢悠閒,是非常宜居的地方。因為寺日工作室的進駐,讓原本閒置的紅磚平房,開始傳出裁縫機的聲響,也有許多合作夥伴造訪。走在伙房間,與鄰居飼養的土狗互動,張凱琳顯得自在又融入。對張凱琳而言,臺灣是非常「多元」的地方,這也帶給她許多新的體會與啟發,潛移默化地反映在創作中。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寺日工作室的部分作品中,巧妙結合客家蓑衣、中式盤扣、日式衣領等元素,與牛仔布搭配,風格既跳脫又協調,展現了「多元族群」的樣貌。張凱琳補充,這是臺灣帶給她的靈感,在這裡,她也認識了原住民的朋友,未來希望可以在服裝中加入原住民圖騰元素,創造更多風格。
推廣舊衣再製的理念及技術
回溯品牌誕生之初,擔任服裝設計師的張凱琳,因緣際會接觸到臺灣的NGO團體,而與「舊衣再製」結緣,當時,看見這麼多還具使用價值的衣物淪為垃圾,心裡覺得相當可惜,也心生讓服裝再製工作規模化、系統化、走向大量生產的念頭。
同時,作為客家聚落新住民的張凱琳,除了感受到當地的人情味,也觀察到產業外移及人口老化的問題,因此,她以「社會企業」為目標,舉辦培訓和工作坊,邀請當地婦女走進工作室,一起參與服裝再製工作,為她們創造就業機會及舞臺。
張凱琳笑說,服裝再製師通常是「捨不得丟掉東西的人」,充滿「勤儉持家」的精神,才有機會將看似微不足道的舊衣料,轉化為煥然一新的衣飾。目前工作室除了接單為消費者「舊衣變新衣」,也持續舉辦工作坊及講座,推廣舊衣再製的理念及技術。
黑熊出沒在香港:《熊先生的求生計畫》
今年秋季,是晉升雙胞胎媽媽的張凱琳,剛完成育兒階段性任務、重回職場不久的時節,採訪當天,我們在工作室看見一隻比人還高的臺灣黑熊,而張凱琳正如火如荼地投身展覽準備工作,準備為黑熊縫上靈魂之窗,一起飛往她的家鄉參展。
胸前有白色倒V的黑熊,外觀由40塊牛仔布組成,每塊牛仔布都是以大小不一的舊衣布料拼接而成。張凱琳分享,「這隻黑熊將在香港展出,展覽過程中,黑熊會向觀展者「賣皮」,讓大家訂購牠身上的40塊牛仔布,展後,這些布料將製作成40個手提包並寄至購買者手中。」然而,「購買」可不是故事的結尾,張凱琳計畫未來再把這些手提包回收,將這些累積使用者生活記憶與痕跡的布料,再次製成新的作品,形成永續循環。
這個名為「MR. BEAR’S SURVIVAL PLAN」的裝置作品,企畫與製作皆來自張凱琳之手,充分反應她對環保、永續、舊衣再製的關照。成為母親的她,除了繼續為大家製作好看又好穿搭的衣飾,也希望透過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一起為自己的孩子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啟動更多反思,創造更好的環境。
●本文摘選自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季刊《尋客》第36期〈服飾再製術!「牛仔衣飾」跨文化穿搭,留住布料穿著記憶〉。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