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客家專刊
作家好文
從桃園范姜觀音寺、長祥宮 看建築色彩學與客家文化
傳統廟宇常在木料上塗刷色彩,並在石材或磚材上進行雕刻(包括淺雕、深雕或透雕)。這與西方教堂以石材進行雕刻的方式不同。廟宇在木料上進行繪畫、裝飾或塗刷,其主要功能是延緩木料腐朽,延長使用壽命。廟宇的屬性決定了裝飾和色彩。當廟宇重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時,若要模仿原有的裝飾特色,通常會採用塗刷、斗栱、剪黏等技法,或者使用丁掛磚(註1)模仿石材或磚材的質感和外觀。
見證土地上的動盪與故事:大北坑與魯冰花
冬去春來之際,黃燦燦的魯冰花盛開,在大北坑茶園綿延的翠綠中,抹上一道道亮眼的金黃,也揭開「桃園魯冰花」活動的序幕。魯冰花早期是當地茶農所使用的綠肥,如今因具有照料、奉獻的象徵精神,所以又被稱作「客家母親花」,並成為大北坑地方文化的形象代表,一路以來的功能地位轉換,見證了大北坑地區從遠至今的產業變動,以及當地居民在變動之下,試圖找回文化根源、保留土地記憶和情感連結的努力。
用磚瓦回放土地的歷史與記憶:外婆的家——濟陽堂伙房民宿
大學畢業後,返鄉經營家族餐廳的涂永瑋,總因閒置靜寂的濟陽堂感到惋惜。濟陽堂江家,不只是涂永瑋母親的娘家,更是龍潭的大戶人家。如今族人多已離鄉,過去支撐家族與龍潭的茶業也早已轉型。氣派的紅磚瓦頂,訴說著江家曾經的興旺與輝煌。 而在涂永瑋發現,擁有食、育、樂的大北坑休閒農業區,還缺少讓旅客休憩的住所時,一個冒險的衝動在他心裡悄悄萌芽……
快失傳的百年傳統技藝!海上長城「石滬」的歷史與記憶
沿著西部濱海快速道路,從新屋深圳北岸至蚵間周邊,能看見「海上長城」之稱的百年石滬,客語稱為「石塭」。這裡存在著一群極力守護百年石滬群的人,維繫並修復石滬,這些由卵石堆砌而成的漁撈設施,不僅承載先民賴以維生的智慧,更凝聚在地人守護家園的決心,透過修復與永續經營,讓石滬重現往日風采。
「海客不只有新屋」拾起遺忘的海螺 探尋濱海的客家文化
土坡上的草坪,因海風吹拂而泛黃,佇立於此海螺館,彷彿半埋在沙灘的貝殼,飽經風化而不見花色紋路,只剩純白的結構依舊堅挺。殼口的陰影把藍天襯得發亮,踏著向上的階梯,濃郁深沉的海洋也隨著浪花漫入視線,港邊的各式色彩映入眼簾,令人目不暇給。
桃園龍元宮廟兩百年,創意蔓生百餘年:神龍鬧鎮
龍元宮建於清道光5年(1825),2024年適逢龍元宮建廟200年。為了結合信仰文化與地方創生的「神龍鬧鎮」邁入第三屆,發起人邱子軒與團隊野菱蔓生將帶來跨領域、跨國界的合作,開展長達六個月的系列活動。
我懷疑客家人的起源是臺南?!跟著YouTuber孫女到龍潭
「大家好我是孫女!」 經營youtube頻道「孫女訪問中」,坐擁34萬訂閱,被封「街訪聖母」的孫女來到龍潭啦!喜歡踏足冷門車站,透過街訪尋找素人魅力的孫女,首次帶大家體驗最在地的龍潭客庄。
既復古又創新!中壢以「客家情懷」入味網紅甜點屋──散步到我家
喜歡復古,又喜歡創新,如何在一個空間中同時展現呢?透過設計師帶路,我們來到位於中壢一間網紅Style的甜點屋,將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跟攝影師相約採訪時,他還真的以為要「散步到我家」!
服飾再製術!「牛仔衣飾」跨文化穿搭,留住布料穿著記憶
率性又百搭的牛仔風,是日常中相當常見的跨文化穿搭,但來自「寺日工作室」的牛仔衣飾卻獨樹一格,以色彩、大小不一的牛仔布料拼裝而成,剪裁俐落多變,層次堆疊中,兼具跳躍與協調感,很難想像這些潮流衣飾,竟然是以廢棄的衣服再製而成。
桃園客庄茶香「新世力」!如何像評茶師,喝懂一杯茶
享譽國際的臺灣茶,與客家的聯結很深遠,如果你對客家的茶印象,還停留在採茶山歌,邀請你務必走進桃園的客庄,認識真實茶香「新世力」! 茶業復興時代,對味的茶食點心、飲茶之所在⋯⋯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邀請你走入客庄,遇見茶,遇見有感的美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