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臺劇《茶金》共同製作人羅亦娌家中「硬頸」排行榜?!

《巷弄裡的吉光片羽》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羅亦娌,透過各式各樣的節目、電視劇、音樂表演形式,讓大眾感受不一樣的客家。
《巷弄裡的吉光片羽》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羅亦娌,透過各式各樣的節目、電視劇、音樂表演形式,讓大眾感受不一樣的客家。

「仰會講都講不聽,你當硬頸誒!」(怎麼講都講不聽,你很硬頸耶!)
「你該麼个性啊,你當硬頸誒!」(你那什麼個性,你很硬頸耶!)⋯⋯

硬頸,原來是罵人的話!它到底原來是什麼詞?究竟怎麼用?我們有請家中有個「硬頸排行榜」的《茶金》共同羅亦娌來現身說法。

採訪撰文|許佩玟
攝影|彭皓昀

家中有個硬頸排行榜

「在我們家,通常是媽媽在罵小孩時出現」,聽了都不會開心!上頭有4個哥哥、1個姐姐的羅亦娌坦白說,家裡的孩子從小對這個詞彙都非常熟悉,「硬頸排行榜」就是這麼來的!

1 姐姐

2~4 哥哥們

5 二哥

6 羅亦娌

他們其實不太知道自己的排行,名次不宜細排,以免引發家庭紛爭!

我很確定我是第6名

小時候,兄弟姐妹因事不和睦時, 媽媽說,「你們都是硬頸的人,實在拿你們沒辦法!」小哥問,「不然媽妳評評理,是我比較硬頸,還是他比較硬頸?」硬頸排行榜就這樣誕生了!

家中6個孩子,各有各的個性,無關好壞,就是家人相處時的一些摩擦,造成被媽媽「罵」硬頸的負面情境——多半時候,是個性引發的情境。她認為,這個客家特有的詞彙,用「很硬的脖子」來象徵,可以從中品出語言的趣味,從過去自然使用的語境,到「還我母語運動」時,去探究其意義與轉變,演變成客家族群的一種指標。

羅亦娌認為「硬頸」這個客家特有的詞彙,用「很硬的脖子」來象徵,可以從中品出語言的趣味,從過去自然使用的語境, 演變成客家族群的一種指標。

實境說文解字講頸硬

硬頸一詞,其實在華語中並沒有對應的單一詞彙,需視前後文與情境,填上不同的對白或翻譯語詞。羅亦娌舉例:

1.在情侶吵架的情境下

「你當硬頸誒,為什麼一定要跟我吵?」

在此的硬頸,翻譯成:很難溝通

2.在不同世代親友相處的情境下

「你為什麼要對他生氣?」

「你不覺得他對我很沒禮貌嗎?看到長輩都不會問好!」

「他其實有問好,只是你沒聽見。」

「我沒聽見,就不算他有問好!」還是生氣的說。

「我覺得你很硬頸誒!」

在此的硬頸,翻譯成:很難搞

硬頸原來是被使用在負面情境,她認為「算是滿嚴厲的標籤」。

硬頸事蹟爭到贏

羅亦娌透露,有一回媽媽和某家人電話談心,聊婚姻,媽媽勸道,「妳作人家老婆,脾氣不要這麼硬,一定要跟人家爭鋒相對嗎?」

某家人回,「哪有!本來就是他不對啊!」

媽媽說,「我知道啦,妳的個性就是很硬頸啦!妳什麼事情都要爭到贏啊!」

翻譯:個性強硬頑固

某家人怒回,「我哪有要爭到贏!我哪有要爭到贏!」

「好啦好啦,我不要跟妳講了,有夠硬頸的啦!」媽媽一掛電話,轉頭就唸,「某家人很硬頸,都講不會聽!」

翻譯:脾氣很硬或很難溝通皆可

透過追劇、追電影、追戲曲⋯⋯開啟客語新技能的《劇透客語》 節目幕後花絮。

硬頸事蹟相親事件

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硬頸」事件呢?

羅亦娌笑說,媽媽叫她去相親,問她想找什麼樣的對象?

她根本不想去,就亂回「不要吸毒,嫁給外星人也可以」!

媽媽一聽,生氣地說她,「妳怎麼這麼硬頸啊!」

翻譯:在此的硬頸,與其說對應情境,毋寧更是一種情緒下的口語反應

硬頸原來是被使用在負面情境,羅亦娌認為「算是滿嚴厲的標籤」。

最硬頸的其實是媽媽?

羅亦娌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與姐姐年紀相差20歲,當初母親懷她時,還以為是更年期身體不適,想說大概很難生得下來⋯⋯

人家叫她吃補品,→她說「不要」!

喝薏仁水易滑胎,→她偏要喝!

她就天天提重物!→孕婦不能提重物,

她忽然有感而發,「還不是像到媽媽才這麼硬頸」!其實,家中最硬頸的可能就是媽媽?!儘管媽媽做盡了孕婦不能做的事,胎兒還是健康茁壯成長,順利長大成人,成為今日眾多節目的著名主持人、製作人,製作、主持《巷弄裡的吉光片羽》、《福氣來了》、《劇透客語》⋯⋯,也舉辦諸多演唱會,如「客家製譟 Make Some Noise」演唱會,譟出多元不同世代的音樂,透過各式各樣的節目、電視劇、音樂表演形式,讓大眾感受不一樣的客家。

截至目前已獲得21個國內外獎項的《音樂關鍵字》。

對自己的硬頸

如果說一個成功媒體人的定義,是擁有社會影響力、商業獲利、作品及個人知名度、專業的尊重與認可等等,製作與主持諸多叫好叫座節目、、演唱會的羅亦娌,選擇了族群媒體而非主流媒體或商業臺,就是對所謂「成功媒體人」的最大反叛。

一檔節目在主流媒體的點擊率可能是6、7位數,一般在族群媒體的點擊率不如商業臺,而她的工作很大部分不是在螢光幕前可以被看見的,耗費心力、時間,拚了命去做的節目、很重要的議題,若不被關注、重視,她坦言其實是有些沮喪的;但她深刻體認到,「雖是小眾媒體卻是重要的族群頻道,以自身立場即可同理社會上細微卻關乎重要的事情,他們的存在不應該因其微弱而不被看見與忽視」。

作為風靡全臺、被譽為最美臺劇《茶金》共同製作人的她,並非沒有能力製作所謂成功的商業節目、戲劇,例如《音樂關鍵字》節目至目前為止,已橫掃國內外 21 個獎項,如 2022 亞洲電視大獎(Asian TV Awards) 最佳兒童節目、2022 亞洲影藝創意大獎 (Asian Academy Creative Awards) 最佳兒童節目⋯⋯等,點擊率更是衝上 6 位數;然而,直面內心對數百萬點擊率的渴望與嚮往,她仍選擇做小眾、議題性等的節目或戲劇,力搏主流媒體相同的影響力,才是她對自己最大的「硬頸」吧!

●本文摘選自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季刊第35期《MEET HAKKA尋客》之〈最美臺劇《茶金》共同製作人 羅亦娌家的硬頸排行榜〉。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尋客Meet Hakka 戲劇 Podcast 台劇 製作人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漫畫搶先看!《集合!RENDEZVOUS 011》走進仙姑男孩的神秘世界!

揭密彰化八卦大佛!前身與日治戰死的「能久親王」有關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6本推薦書迎接AI世代 打開閱讀新「視」界

「走到靈魂或奇點之上」——專訪氣味小說《香鬼》作者古乃方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