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館導覽新突破!「2022安康接待室」線上活動側記 解開調查局祕密偵訊的基地

(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文|謝佳穎(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導覽員)

圖|雅凱藝術事業有限公司

在推動的時間賽跑中,空間的記憶傳承刻不容緩。臺大城鄉所的黃舒楣副教授曾在《不義遺址:轉型正義的空間實踐》序文中寫道:「遺址、博物館紀念空間這些當代新機制,提供機會我們走進歷史記憶現場,透過身體經驗和感知,想像歷史過程中的暴力,能深刻感受,才可能期望我們不重蹈覆徹。」不但點出保存不義遺址的意義,也凸顯出教育推廣至關重要。

奇蹟般保存的偵訊空間

「安康接待室」這個見證調查局祕密偵訊的基地,自從1987年停用後便長年閒置於新店安坑,隱沒於山中。也因此,使得安康接待室奇蹟似的、近乎原封不動的佇立於原址,成為臺灣唯一完整保存的偵訊空間。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及轉型正義的重大意義,也令它2009年首次在媒體曝光之後,終於在2022年初,由促轉會審定為不義遺址。主管機關也從調查局移交,進行後續建物修整,並研擬如何對社會大眾開放。

連續三年,導覽辦公室帶領社會大眾走進安康接待室參觀。過往,在進行空間觀察與體驗的同時,受限於現場如廢墟般的環境及氛圍,無法在有限時間內釐清與安康接待室有關的歷史脈絡。2022年7月23日,配合國家人權博物館已著手建置的環景數位影像,導覽辦公室整合各界所提出的文史調查成果,透過多次進入現址空間的探索與印證,規劃安康接待室線上導覽,試圖打破空間的藩籬,以線上形式降低異地學員參與的門檻限制。

透過數位技術可以讓民眾不限空間與時間感受安康接待室現場氛圍(作者提供)

本次線上導覽分為上、下兩個場次,並分別邀請到受難者張俊宏前輩,以及暗坑文化工作室主持人吳柏瑋,二位特別來賓獻聲分享。從一般民眾最容易感到好奇或困惑的疑點出發,一次完整呈現威權體制在此運作的種種細節。

上集:導覽員出任務

線上導覽伊始,導覽員聚焦在安康接待室的保存歷程。2009年3月18日,平面媒體進入荒廢多年的安康接待室,發現成捆的政治檔案散落一地,數量多達兩千八百五十四本;此外,鐵架上一罐罐浸泡著福馬林的解剖屍罐,更在照片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

同年4月初,法務部部長、調查局局長、檔案局局長至立法院,進行「安康接待室文件之調查及處理情形」專案報告。到了4月底,由林世煜、李禎祥、陳芳明、賴澤涵等專家學者,進行檔案保存價值鑑定小組會議。而當年在安康接待室找到的政治檔案,不少已能在國家檔案局瀏覽,如「留質室被留質人資料袋」、「安康接待室被告資料袋」一千兩百三十二份,「人犯保密切結書」三宗等。導覽員也列舉了幾份人權館籌備處時期的史調。在2014至2015年的「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蹟點調查案」、2017「臺灣監獄島: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特展」,都有安康接待室的身影在其中。

除了安康接待室之外,「調查局還擁有過什麼其他的偵訊空間?」「這些空間又是如何透過政治受難者口述,重建其樣貌?」也是上集一大亮點。導覽員分別介紹了安康接待室的前身—1950至1958年間使用的大龍峒留質室、1958至1972年的三張犁招待所。藉由交叉比對眾多資料,將平面圖像與口述文字相互對照,與學員分析其觀察。

美麗島事件參與者被分為四組偵訊。第一組(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陳菊等人)分別帶往安康接待室,接受調查局偵訊。導覽員遂請教張俊宏前輩,是如何得知自己的偵訊地點?他說道,儘管對於自己在安康接待室的遭遇記憶深刻,卻因被帶往該處的過程被矇眼,這數十年間始終找不到當年的偵訊地點究竟在何處。直到近一兩年受到人權館之邀,才知道原來自己與安康接待室的淵源。

張俊宏前輩(右)與導覽員透過視訊分享安康接待室的故事

下集:安康雲端走讀

上集導覽員為大家抽絲剝繭安康接待室的前世今生;下集則聚焦在其本體與周邊的關係。本集亮點其一,是了解調查局作為安康接待室的興建者及使用單位,是如何在空間設計上具現其問案的需求,政治受難者又是如何描述他們身在此處的空間經驗。而國家人權博物館近年來致力投入的數位創新成果,藉由最新公開的「安康接待室環景網站」,讓線上的瀏覽人彷彿身歷其境,

一步一步踏進神祕的安康接待室。調查局精心設計的「工作區」,從硬體設備到偵訊手法,都訴說著當年屢屢上演的不當偵訊;到了被稱為地牢的「休養區」,押房的監聽設備、造成受難者莫大心理壓力的「窺口」,無不凸顯調查局對於心理戰的嫻熟應用。

此外,新店聚集了諸多軍事、情報相關單位的特殊現象,讓人更加好奇調查局當年選址的考量,以及安康接待室與周圍聚落之間的關係。因此很榮幸邀請到吳柏瑋先生,他既是暗坑文化工作室主持人,也是安康接待室的文化資產提報人。在新店土生土長的他,從在地人視角和我們分享了安康接待室如何彷若一個不存在的空間,低調又神祕,直到2009年媒體曝光後居民才有所驚覺。如今致力於新店文史保存的他,相當希望安康接待室能取得古蹟身分,讓這個空間和記憶能得到重視、長久保存。

結論:新店人權廊道串聯

雖然無法進入實體空間,仍得以透過數位資源搭配線上導覽,進入這座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探索威權統治加害體制的面貌。從偵訊、羈押、審判到執行,都可以在新店找到指標性的地點,顯現新店作為人權教育廊道的特殊性。導覽辦公室在景美園區深耕多年,也希望能夠串聯起這些深具教育性的人權場域,向更多人訴說安康接待室這段奇蹟的保存故事。

延伸閱讀

安康接待室線上導覽與環景影像網

●本文摘選自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之《向光》第7期〈奇蹟的保存—2022安康接待室線上開放活動側記〉,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轉型正義 博物館 美麗島事件 國家人權博物館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豪擲千金也想要得到!康熙到乾隆皇帝都迷戀的洋貨:鐘錶

專訪科幻短篇小說陳建佐《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即使不被他人接受,也不會停下來的創新

美國文豪海明威常餓到無法寫小說?巴黎小酒館的救贖料理:鹽煮洋芋沙拉

康熙、乾隆帶你賞花去:國立故宮博物院「皇帝的移動花園」特展選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