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看不見,關於那些眼茫茫的視界:後浪賞〈不再清白〉

不再清白(圖/尼普利 提供)
不再清白(圖/尼普利 提供)

書名:《書上設計展2020》
作者:尼普利編輯室企劃
出版社:尼普利出版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31日

對於視傳系的學生選擇畢業專題的方向我經常感到不解。非正式統計憑我個人感覺,大概有 7 成的人都選擇做印刷物,各種書啊、小冊子啊、報紙啊、繪本啊什麼的。但是同學,你知道當你出社會後,你的設計產出基本上就是這些品項,就算做到生無可戀為了溫飽你還是得做下去,那為什麼不趁學校專題這個做設計最自由的時間點,去做出一個跟別人都不一樣的東西呢?

也因此當我看到嶺東科大視傳系這個由蔡沛宸設計師、陳皓婷設計師、葉建昇設計師、李冠德設計師、李孟潔設計師、林憶凱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不再清白》時,一眼就非常喜愛!

不再清白(圖/尼普利 提供)

他們利用視覺設計的藝術表現,呈現出人類得到眼睛病變後的各種視覺現象,並且在作品表現上,除了印刷以外,勇敢挑戰各種有趣的複合材質與製造技術。海報以抽真空的技術將物件與平面印刷結合,雖然技術上不難,但要找到這麼大台抽真空的機器也是不容易,而且我沒看過有海報設計是以這樣的形式出現。

不再清白(圖/尼普利 提供)

雖說他們最後還是做了一本書,但好玩的是跳脫書籍是資料載體的概念,裡頭的文字並非去鉅細靡遺地描述眼睛病變現象(如果文字都是 wiki 上面複製下來的話不如不放),而是將一些看似說明的文字當成排版的元素,變成各種有趣難解的符號,裝幀上更大量加入各種透明/半透明材質,將許多眼睛病變現象以各種有趣媒材及設計呈現,讓你彷彿可以透過他們的設計去感同身受這些們的世界。書本只是將他們這些藝術表現集結成冊的結果,全部拆成小冊也都能各自成立。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平面設計,而是一種 2.5D 雕塑品的境界,大大創造出視覺傳達設計未來的可能性。

不再清白(圖/尼普利 提供)

衷心期待視傳系的同學可以跳脫平面印刷的範疇,去開拓「視覺傳達」的視野,找到全新的視傳設計表現方式!

→ 不再清白IG(@nolongerpure)

→ 不再清白FB(@Nologerpure)

→ 設計發浪後浪賞報導

設計團隊

嶺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Advisor|張露心

Designer|蔡沛宸、李冠德、陳皓婷、李孟潔、葉建昇、林憶凱

【本文摘選自尼普利編輯室出版《書上設計展2020》一書內容,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患者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海廢不再是無用之物」從澎湖海廢與再造藝術反思生態

手錶造型設計與女性貴族有關?你所不知道的鐘錶歷史

新竹才不是文學沙漠(下):日治詩社、戰後壓抑再到文化斷層後的文學獎

新竹才不是文學沙漠(上):重返「北臺文學之冠」美名的竹塹年代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