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台南/林徹俐:文學,打開觀照台南的新的時間空間層次

作家林徹俐。(照片/林徹俐提供)
作家林徹俐。(照片/林徹俐提供)

關於「

書本不會說話,但任何熱愛閱讀的人,都曾在腦海裡演繹過方塊字組織的韻律,因此我們都愛聽故事,也是「天橋底下說書的」這門行當何以誕生的緣故。說書自然有技巧高下的分別,那既與表演有關,也涉及對文本的理解,高手懂得間歇安排停頓與靜默,低手哇啦啦的連珠炮,說得七情上面,也不在乎旁人理不理解。

第二種人後來多半賣冰糖葫蘆去了。誠然,我們心裡都有個小劇場給眼前的字句話語完美的編排,但天長地久的自言自語未免寂寞,在「聲聲慢.台南」這個單元,我們邀到多組不同領域的藝文工作者,選讀各自最中意的文學作品,讓您一飽耳福,滿足聽故事的癮頭。

也許世界上確實有個族群可被定義為「台南式父親」也不一定。

何謂台南式父親?也許我們可以將之定義為觀念源自傳統,但又經歷過社會轉型時期洗禮的一群人。台南式父親在重男輕女壓力下,必須生個兒子傳宗接代,否則就要忍受家族鄰人的側目;但在私底下,他們都有一套疼愛女兒的方式,就是嘴巴硬,等閒絕不鬆口。

那樣的溫柔表現在對女兒出嫁的講究:聘禮不可少,場合要繁複盛大,禮俗樣樣到位,外燴得揀最好的;又或者女兒小有所成時,藏著心裡的驕傲顧左右而言他。明明都出席嘉勉典禮,讚美的偏偏是現場餐點和流程安排——而且是板著臉孔說。

要口頭表揚女兒對他們是困難的,但男尊女卑的偏見早在心中消融無遺。

為什麼裝模作樣?「我想所有父親都有自我要求——在女兒面前一定要表現出剛強的形象。」作家說。

書名:《租書店的女兒》
作者:蘇偉貞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1年02月01日

林徹俐,現以寫作為職,另也在大學裡指導散文及報導文學寫作,2021年首部散文作品《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在文壇廣獲好評,《附神》以被神明意外選為乩身的父親為主角,作家描寫其虔信與克盡己職照見浮世冷暖,也重新思索與父親的關係。

因此當我們獲知她選讀的是收錄在《租書店的女兒》的同名文章時,立刻也聯想到其中的聯繫。那不可能是偶然。林徹俐說,她之所以被〈租書店〉吸引,不僅因為二人同樣書寫父親的人生及父女互動,還因為書中讓她看到陌生的台南。

蘇偉貞曾寫道,她的人生就是在一條小東路上來回——誕生的醫院、成長的眷村、任教的成功大學,莫不沿著小東路矗立;林徹俐的出生地灣裡則是靠海小鎮,與小東路恰好一北一南。在《租書店》一書,蘇偉貞一一拾綴的記憶碎片,是試圖完滿記憶裡的台南,關於眷村、眷村居民的經驗,卻也為林徹俐打開觀照台南的新的時間及空間層次。草根的台南其實有著外省族群帶來的影響,常民文化都是共存共榮的成果。

那補足了她對台南的印象,許多她曾去過也熟悉的地方,也在蘇偉貞的轉譯中讀出截然不同的滋味。「我看到的是另一個台南女兒的成長,她展示了我人生以外的台南,能夠與我心底已有的互相映照。」

餛飩在台灣有「扁食」、「雲吞」、「抄手」等不同說法,足見其身世來自大江南北。位於國華街的福榮小吃(阿瑞意麵)是林徹俐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攤位。(照片/林徹俐提供)

(照片/林徹俐提供)

在該篇散文裡,蘇偉貞回憶兒時與曾任中校的父親在租書店共渡的時光,那些讓她手不釋卷的言情武俠,一度在尋求自我定位的青春期心靈質變為莫名的歉疚及隔閡,最終卻也通往和解:原來那都是文學上的啟蒙。

書名:《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
作者:林徹俐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23日

我們好奇她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時刻。「蘇偉貞老師提過,和父親一起著迷過的通俗小說是她的文學養分;我的經歷不一樣,父親被神明點名附身,就是最直接的靈感來源。」

寫作《附神》的最大挑戰,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自己對關於父親的一切都不甚了了,這當中有許多在一旁觀察的她應該好奇,卻不知怎地成為謎題的時刻。她的手機裡存放著一段逾三小時的錄音,是某次藉替母親染頭髮的機會,秘密對父親進行的田野調查。

她開玩笑說,那次是串通家人給父親設陷阱,先由她假意向母親提問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再讓母親拋球給在一旁看電視的父親,你一言我一語穿插,在家庭閒聊的氛圍中搭建起讓父親能夠暢所欲言的平台,以釐清自己的對某些事件的回憶,以及事件與神明世界的聯繫。

現在回來,那其實是相當罕見的父女互動。過往林徹俐的父親忙於工作、為登門問事的陌生人提點迷津,兩人的相處經常是一起收看政論節目。「後來我才意識到,這份錄音不只是口述歷史,還是我第一次和他談創作。

「蘇老師是跟爸爸談論武俠小說的情節,我則是跟他談他的生命經驗——儘管不是他指導我創作,但這些對話都成為創作的養分。」

那三個小時裡,她從父親談話的語氣間聽出雀躍。這段錄音也在她寫作《附神》期間,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播放。

作家林徹俐。(照片/林徹俐提供)

「我從寫完《附神》後就特別容易認識有通靈能力的人。」林徹俐說錄製〈租書店的女兒〉的過程頗多曲折,還發生了頗為不可思議的遭遇。進行錄音的工作室,位在神似90年代的香港懸疑電影場景的地下室,為她進行收音的錄音師具有整脊師、靈媒等斜槓身分,家裡有七位太太,當天她遇見其中三位......我們不能不感嘆,那簡直是現成的小說題材。

網上論壇常說台南連空氣都是甜的,但對林徹俐而言,最甜的是人情味,那和其他種種一起孕育了她的味蕾,文學思考,價值觀及民主意識。作為外縣市的居民,可能難以理解這當中的化學效應,卻不妨礙通過作家的書寫景觀去領略它的魔幻,也許將來有一天,我們也有幸能找到文字的現實參照。

「台南是我最喜歡的城市,沒有之一。」林徹俐說:「謝謝台南帶給我的一切,願台南在未來無限個百年中繼續美好。」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林徹俐 聲聲慢.台南 LOG IN 台南 台南400 蘇偉貞

精選影音

延伸閱讀

尋訪魔鬼蹤跡,聽見密西西比的心跳,藍調之王羅伯・強森的真實故事

雜誌公會「Podcast內容實戰班」專家助你搶攻聲音新商機

中秋,從來不只一種浪漫:月亮引發的人情百態,盡在流行歌曲中

ㄤㄤㄤ哆啦A夢生日快樂!八首讓你一下子回到無憂童年的美好旋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