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搶先看英國國家藝廊亞洲巡迴5大展覽亮點
文‧圖|花編
即將在5月2日開展的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上週五(3/1)中午起售限量三大主題票券「早鳥票、週三藝享票、開幕限定票」萬張票券3分鐘內全數售罄,不只如此奇美博物館官網也表示,今日僅單一通路就超過30萬人在線點選搶購,造成網路連線異常窘況。
延伸閱讀: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早鳥票完售!3/11開搶5-6月預購票
為什麼藝文圈會颳起「奇美搶票旋風」?這次展出被譽為「台灣史上最高規格的西洋畫展」,究竟為何如此轟動與吸引人呢?以下整理該展五大看點,包含英國國家藝廊精選52件大師級展品在亞洲其他國家展出盛況,包含展品清單,讓還沒搶票成功或還對展覽一頭霧水的民眾,都能搶先一飽眼福!
一、英國國家藝廊即將歡慶兩百周年
享譽全球的英國國家藝廊(The National Gallery),又譯為國家畫廊、國立美術館、國家藝廊等,是世界公認最偉大的美術館之一,建立於1894年5月10日,位於英國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北側,全館免費入場,並以保存、收藏並發揮藏品價值為宗旨,並為提供民眾最佳的參觀體驗而努力。
這座世界級美術館收藏歐洲繪畫傑作,極少在外巡展,恰逢兩百週年與廣場正在進行改建工程的好時機,英國國家藝廊決心策畫亞州巡迴特展,讓亞洲地區的觀眾不需要出國遠赴倫敦,就有機會看見珍貴的藏品,同時也讓更多激勵藝術家、畫家,以及熱愛繪畫的朋友近距離觀賞重磅鉅作。
二、日澳在疫情期間,曾創下70萬人次驚人參觀紀錄
在本次亞洲巡迴展之前,英國國家藝廊最早在2020年和2021年澳大利亞和日本兩國進行展出合作,尤其是英國國家藝廊最初與日本東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展)和國立國際美術館(大阪展)合作時,2019年9月宣布這則好消息,東京展展期原定在2020年3月3日到6月14日,合作期間一度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而改期至6月18日到10月18日展出,即便如此展覽仍受到相當多人參訪與推崇。據英國國家藝廊官方公布新聞指出,2020年及2021年在日本與澳洲的展覽創下70萬人物的參觀紀錄,獲得參觀民眾巨大的迴響與鼓舞,因而有了本次亞州巡迴展的契機。
三、嚴選50位「教科書上的大師畫家」共計52件展品
英國國家藝廊館內收藏13世紀至20世紀逾2,300幅藝術名畫,本次選品特別精選英國國家藝廊的52件畫作,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橫跨400年西洋繪畫史的精華與概貌,包括波提切利、拉斐爾、提香、卡拉瓦喬、林布蘭、哥雅、透納、塞尚、莫內、雷諾瓦、高更、梵谷等等50位大師傑作。
每一位畫家都在西洋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堪稱是最高規格的西洋畫展,許多作品幾乎是只在教科書看過或者網路搜尋過,如今走一趟展覽將能親眼目睹貨真價實的真跡,無論是各國畫派風格、大師的畫作幅度各異的尺寸、歐洲各地景致及風情、繪畫筆觸與技法、光影變化等等都將如實呈現,一覽無遺。
四、英國國家藝廊亞州巡迴各場亮點介紹:
亞州巡迴展停靠展示共四站,分別依序是上海、首爾、香港和台南四大城市,以下整理巡展的亮點與級展示佈置,帶你一窺各大博物館如何呈現這檔百年難得一件的展品。
首站:上海博物館 2023/1/17-5/7
中國的上海博物館舊館自1952年12月件館開放,甫剛屆滿70週年之際,與英國國家藝廊合作「從波提切利到梵谷: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2023年1月17日至5月7日展出,該展不只是與上海博物館首次合作,與是英國國家藝廊首次在中國首次展出,更是上海博物館以「對話世界」文物藝術系列大展第二個展覽,同慶週年盛會的企劃,意義非凡!
中國媒體以「最強陣容」讚譽這次展覽,據官方統計,首站上海博物館創紀錄吸引近42萬人次參觀,展覽最後一天(2023.05.07),上海博物館還特別舉辦「今夜無眠·上博十二時辰藝術嘉年華」活動,也是首次開放夜間參觀到24:00,鼓勵民眾把握看展時間,另外館方也特別企劃多位畫像人物Cosplay裝扮驚喜現身,也讓人耳目一新!
貳站:首爾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2023/6/2-10/9
緊接著第二站是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Korea),位於韓國首爾龍山家族公園的中心館,建立於1945年,在韓國各地有11座分館。2023年6月2日至10月9日與英國國家藝廊合作展出,同時雙方也是也為了紀念英韓建交140周年所策劃的重磅展覽。韓國官方海報不只有畫作,更以「大師的目光面對人」點出一睹大師真跡原畫的核心意涵,就是能同時瞭解大師目光所向的觀察與繪畫呈現的手法。據英國官方公告,首爾站這次展出也創下超過36萬人次參觀佳績,亦是不容小覷。
參站: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2023/11/22-2024/4/11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別稱「西九西大門」2022年甫剛落成開放參觀,主要是展示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之博物館。繼韓國後承接第三站巡迴展覽,香港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要塞,與英國歷史淵源深厚,館內其他展廳現正在展出大量中國藝術畫,使得這次展件得以跨時空對話,展現中西藝術表現異同。目前展件正在展出中,展出結束後,原畫將轉運至最終站奇美博物館接棒展出。
另外,為配合此次特覽香港故宮活動配套完整且豐富,在香港賽馬會演講廳推出「香港故宮電影放映:情迷傑作」系列,6部精選紀錄片,講述包含梵谷、莫內、波提切利等多名傳奇藝術家故事,放映結束現場還籌辦映後分享/講座或音樂會,將持續放映至4月10日。不只如此,也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現場加入港樂演奏的原聲古典音樂,觀眾漫步展廳欣賞繪畫傑作時,可以在耳畔播放巴哈、貝多芬、莫扎特等知名樂曲,將展覽瞬間昇華成視聽旅程。
來自西九文化區的「從波提切利到梵高」展覽預告短片 “Botticelli to Van Gogh” Exhibition Trailer
五、搶先看即將展出的52件展品清單
最終站將來到台灣的奇美博物館,目前官方新聞稿已釋出7件主打的亮點畫作,琅琅悅讀再補充整理其他亞洲巡迴地區官方宣傳照所提及作品,並輔以英國國家藝廊官網查證後,率先整理出52件展品明細,巡迴的展品都相同,惟館所會根據各自策展主題和脈絡佈展,故實際展出順序可能略有不同,提供目睹更加完整展件清單,若想一探畫作原樣,也能直接在國家藝廊官網搜尋檢視:
(此編號與展出順序無關,實際展出順序視奇美博物館方佈置出為主。)
01. 拉斐爾(Raphael,1483–1520)作品8〈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The Garvagh Madonna〉(或阿爾瓦聖母),約1510–1511創作。
02. 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作品〈長草地與蝴蝶〉(Long Grass with Butterflies),1890年創作。
03. 林布蘭(Rembrandt,1606-1669)作品〈六十三歲自畫像〉(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63),1669年創作。
04. 愛德華.馬內(Edouard Manet,1832-1883)作品〈音樂咖啡廳一角〉(Corner of a Café-Concert),約1878-1880年創作。
05. 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作品〈鳶尾花〉(Irises),約1914-1917年創作。
06.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作品〈被蜥蜴咬傷的男孩〉(Boy bitten by a Lizard),約1594-1595年創作。
07.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作品〈窗前的果盆和啤酒杯〉(Bowl of Fruit and Tankard before a Window),約1890年創作。
08. 揚·戈薩爾特(Jan Gossaert,1478-1532)作品〈年輕的公主〉(A Young Princess),約 1530-2年創作。
09.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作品〈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Three Miracles of Saint Zenobius),約1500年創作。
10. 卡納萊托(Canaletto,1697–1768)作品〈威尼斯:卡納雷吉奧入口〉(Venice: Entrance to the Cannaregio),約1734-42年創作
11. 卡納萊托(Canaletto,1697–1768)作品〈威尼斯: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Venice: S. Pietro in Castello),約1730年創作
12.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作品〈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The Parting of Hero and Leander來自希臘詩人穆塞俄斯),約1837創作。
13. 湯馬士·羅蘭士爵士(Thomas Lawrence,1769-1830)作品〈紅衣男孩或譯作蘭姆頓大師〉(Charles William Lambton),約1825創作。
14. 法蘭西斯高·哥雅(Francisco de Goya,1746—1828)作品〈多娜·伊莎貝·德·波賽爾〉(Doña Isabel de Porcel),約1805年創作。
15. 約翰·康斯特勃 (John Constable,1776-1834)作品〈史特拉福磨坊〉(Stratford Mill),約1820年創作。
16. 約阿希姆·布克萊爾(Joachim Beuckelaer 1535-1575)作品〈四元素:水〉(The Four Elements: Water),約1569年創作。
17. 約阿希姆·布克萊爾(Joachim Beuckelaer 1535-1575)作品〈四元素:火〉(The Four Elements: Fire),約1570年創作。
18. 安托內羅·達·梅西那(Antonello da Messina,1430-1479)作品〈書房中的聖傑羅姆〉(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約1475年創作。
19. 迪亞哥·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1599 - 1660)作品〈費爾南多主教肖像〉(Portrait of Archbishop Fernando de Valdés),約1640年創作。
20. 彼得·德·霍赫(Pieter de Hooch,1629-1684)作品(庭院裏的音樂會)(A Musical Party in a Courtyard),約1677年創作。
21. 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原名法語:Claude Gellée,約1604-1682)作品〈聖吳甦樂登船的海港,或譯聖烏蘇拉登船的海港)(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Saoint Ursula),約1641創作。
22. 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1435 - 1516)〈聖母子)(The Virgin and Child),1480-1490年
23.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作品〈浴者)(A Bather),約1885-1890年創作
24. 保羅·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畫室的暖爐〉(The Stove in the Studio),約1865年
25. 安東尼·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作品〈約翰·斯圖亞特勳爵與其兄弟伯納德·斯圖亞特勳爵〉(Lord John Stuart and his Brother, Lord Bernard Stuart),約1638年創作。
26.梅因德爾·霍貝瑪(Meindert Hobbema,1638-1709)作品〈有農舍的樹林〉(A Woody Landscape with a Cottage),約1665年創作。
27. 皮耶羅·德爾·波拉尤奧洛(Piero del Pollaiuolo,1441-1496)〈阿波羅與達芙妮(Apollo and Daphne),約1470-1480年。
28. 柯勒喬(Correggio,1489-1534)作品〈維納斯、墨丘利與丘比特(愛的教育)(Venus with Mercury and Cupid ('The School of Love')),約1525年創作
29. 喬瓦尼·巴蒂斯塔·莫羅尼(Giovanni Battista Moroni,1520-1579)作品〈一位女士的肖像〉(Portrait of a Lady ('La Dama in Rosso')),約1556-1560年
30. 康坦·馬賽斯 (Quinten Massys,1465-1530)作品〈聖母子登基與四位天使〉(The Virgin and Child Enthroned, with Four Angels),約1506-1509年
31. 圭多·雷尼(Guido Reni或譯吉多·雷尼,1575-1642) 作品〈抹大拉的瑪利亞〉(或譯聖瑪利亞.瑪達肋納,Saint Mary Magdalene),約1634-1635年期間創作。
32. 楊‧斯汀(Jan Steen, 1626-1679)作品〈旅館內部(碎雞蛋)〉(The Interior of an Inn ('The Broken Eggs')),約1665-1670年
33. 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作品〈酒杯〉(Wineglasses),約1875年
34. 湯瑪斯·根茲巴羅(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作品〈勞夫司可保醫師〉(Dr Ralph Schomberg),約1770年
35. 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夫(Albrecht Altdorfer,1480-1538),作品《人行橋風景》(Landscape with a Footbridge),約1518-1520年
36. 喬凡尼.安東尼.博塔費奧的追隨者(Giovanni Antonio Boltraffio,約 1467–1516)作品〈納西瑟斯〉(Narcissus)約1500年
37. 薩爾瓦多.羅莎(Salvator Rosa,1615–1673) 作品〈墨丘利與不誠實的樵夫〉(Landscape with Mercury and the Dishonest Woodman),約1663年
38. 亨利.雷伯恩爵士(1756–1823) 作品〈雷斯的羅伯特.弗格森與羅納德.弗格森爵士中將(弓箭手)〉 (Robert Ferguson of Raith 1770–1840 and Lieutenant General Sir Ronald Ferguson 1773–1841,” The Archers”),約1789-1790年。
39. 多米尼哥.基蘭達奧工作坊(Workshop of Dom,1449–1494)〈女孩肖像〉(Portrait of a Girl),約1490年
40. 威廉.范.德.維爾德(Willem van de Velde,1633–1707)作品〈狂風中的荷蘭船隻和其他小船〉(A Dutch Ship and Other Small Vessels in a Strong Breeze),1658年
41. 阿爾伯特.庫普(Aelbert Cuyp ,1620–1691) 作品〈草原上騎馬者與牧牛者、兩個男孩以及七頭牛〉(A Landscape with Horseman, Herders and Cattle),約1655-1660年
42. 克勞德-約瑟夫.韋爾內(Claude-Joseph Vernet,1714–1789) 作品〈有漁民的河流〉(A River with Fishermen),1751年
43. 彼得羅.隆吉(Pietro Longhi,1701–1785) 作品〈會見騎士的女士〉(A Lady receiving a Cavalier),1745-1755年
44. 龐貝歐.吉羅拉莫.巴托尼(Pompeo Girolamo Batoni,1708–1787) 作品〈班克斯費的約翰.斯科特(?)肖像〉(Portrait of John Scott (?) of Banks Fee),1774年
45. 尚-巴普堤斯特-卡米爾.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1796–1875)作品〈傾斜的樹幹〉(The Leaning Tree Trunk),約1860-1865年。
46. 雅格布.汀多雷多(Jacopo Tintoretto,約1518–1594) 作品〈文森佐.莫羅西尼肖像〉(Portrait of Vincenzo Morosini),1575-1580年。
47. 達米亞諾.馬扎(Damiano Mazza,活躍於1573) 作品〈被強擄的迦尼密得〉(The Rape of Ganymede),約1575年。
48.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作品〈酒神的養育〉(The Nurture of Bacchus),1628年。
49. 沙索費拉多(Sassoferrato,1609–1685)作品〈祈禱的聖母〉(The Virgin in Prayer),1640-1650年。
50. 大衛.威爾基爵士(Sir David Wilkie ,1785–1841)作品〈跪在祈禱臺的年輕女子〉(A Young Woman kneeling at a Prayer Desk),約1813年。
51. 提香(Titian,活躍於1506左右,卒於1576)作品〈女士肖像(來自達爾馬提亞的女士)〉(Portrait of a Lady ('La Schiavona')),約1510-1512年。
52. 尚-巴普提斯特.格赫茲(Jean-Baptiste Greuze,1725–1805)作品〈女士肖像(格萊昂夫人?)〉 (Portrait of a Lady (Madame de Gléon?)),1760年。
閱讀這麼多,你是不是也對於這次國際特展感到興奮不已呢?其實英國國家藝廊館長加布里埃爾.芬納迪( Gabriele Finaldi )在官網新聞稿也表示很高興終站來到臺南的奇美博物館,他說:「這次巡迴顯示了世界各地觀眾對歐洲傳統和國家藝廊館藏名畫,極感興趣。我們很高興巡迴展在上海、首爾和香港獲得相當多人的喜愛,現在我們也期待著將這些作品介紹給臺南的遊客。」
尤其今年恰逢台南400的建城周年盛會,如此美好奇遇的藝術大展即將登台,就連藝文小白也能瞬間激燃熱血哪,令人無限期待!
【展覽資訊】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地點:奇美博物館 特展廳
時間:2024/5/2-2024/9/1 (參觀時間9:30-17:30)
延伸閱讀:奇美博物館5月重磅大展:引進拉斐爾、梵谷等50大師真跡來台
了解詳情:奇美官網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