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絕繼續補習或學才藝,父母可以如何幫助子女修正心態?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若能說出令孩子感動的「嘮叨」,就能讓孩子聽了有學習力、耐挫力、生活力、正向行為,甚至愛上父母!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嘮叨的技術:孩子感動、父母滿足的43種好好說話法》。👉 立即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馬上開始閱讀!

文/鄭才英、李西鎮

NG說法:絕對不能放棄

有效嘮叨:只要再提高10分就好

父母無法忍受孩子在學習或運動中放棄,因為擔心孩子如果輕易放棄,就會變得容易受挫和懦弱。因此,全天下的父母都不會教孩子如何放棄。然而,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人生智慧了。

根據孩子的才能和性格,有些目標即使盡全力,也可能無法達成。努力並不意味著什麼都能實現,適時放棄才是明智的,問題在於如何確定這個「適當的時機」。何時說放棄才是合適的呢?通常在達成某一階段的成果後,就可以放棄了。例如,上了大約1個月鋼琴課的孩子想要放棄,通常的父母會這樣責備:

「怎麼回事?是你自己說要學的啊!」

書名:《嘮叨的技術》
作者:鄭才英、李西鎮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5年3月27日

「才學了1個月就想放棄?真沒毅力!」

這是為了不讓孩子放棄而施壓的嘮叨,如此批評也可能讓孩子陷入罪惡感的煤氣燈效應中。當然,如果孩子有輕易放棄的傾向,父母的角色就是要幫助孩子修正這種行為。但是,這種嘮叨的方式是錯誤的,用罪惡感來壓抑孩子的情緒是不對的。相較於這種壓迫性的嘮叨,延遲放棄的嘮叨要好得多。

「你想放棄鋼琴課?如果你不喜歡,我不會強迫你。但是,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再堅持1個月。只要再努力1個月,你就有放棄的自由了。」

當然,父母由衷希望孩子能夠努力不懈地堅持到底。然而,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妥協也是個正確的選擇。妥協的條件是「一個階段」,也就是說,允許孩子再努力一個階段後,痛快地放棄。如果孩子想要放棄正在上的數學班,那該怎麼辦?通常父母會這麼說:

「你真是沒有毅力,這麼一點困難就想放棄,以後要怎麼在這個險惡的世界上生存?」

「放棄數學就等於放棄學校成績和大學學測啊!」

這是為了不讓孩子放棄而給他們帶來的羞辱和恐懼。其實,你可以這樣說:「你不想再去數學補習班嗎?那麼先提高數學成績10分如何?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結果,如果達到目標還是想放棄,到時就可以這麼做了。」

這是一個以延遲時間和提高成績為條件的建議。換句話說,就是讓孩子再努力一個階段,然後再給予他們放棄的自由。如果孩子為了不去上數學補習班而努力學習數學,那也是件好事。這個過程可能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並建立自信。父母可以先等待一段時間,然後根據情況再找出適合的應對方法。

放棄是壞事嗎?輕易放棄確實不好,但仔細想想,人生既是成就的連續,也是放棄的連續。世界上所有的 孩子在成長為大人的過程中,都會逐漸放棄成績、關係和夢想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們如何適當地放棄,鼓勵孩子再嘗試一個階段,也是一種不錯的放棄教育方法。

●本文摘選自親子天下出版之《嘮叨的技術:孩子感動、父母滿足的43種好好說話法》。👉 立即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馬上開始閱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親子天下 親子 溝通技巧 教養 補習 國中生 父母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琅讀金句/總是遺忘生命短暫,不是我們傲慢。而是仍以為時間像八歲時那樣漫長

總猶豫是否該退訂串流平台?你的內心可能已不認同這筆交易

白沙屯和大甲媽祖遶境差在哪?鑽轎腳的意義與禁忌有哪些?

4/30國際珍奶日!從台灣到東京,珍奶如何征服日本人味蕾?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