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颱風接力生成!她、它還是他?颱風是如何命名的?

蘇拉颱風遠離,海葵颱風的預測路徑持續向南修正。圖/取自「天氣風險 WeatherRisk」粉專
蘇拉颱風遠離,海葵颱風的預測路徑持續向南修正。圖/取自「天氣風險 WeatherRisk」粉專

當我們關心假放不放、天氣預報準不準、泡麵要買多少……颱風其實早已在西北太平洋上經歷了一場場大氣與海洋碰撞、劇力萬鈞的盛大流體動力作用。數十萬朵雲簇中,只有幾十朵會長成結構完美的颱風。(編按)

文/雷翔宇、黃家俊、林書帆、林吉洋、莊瑞琳

颱風編號與無名颱

颱風是個跨越國境、中尺度的天氣現象,若各國之間的標準不一,便產生了一個問題:如何「管理」熱帶氣旋與颱風,讓各國單位溝通無礙?

答案很簡單,就是編號與命名。早在二十世紀初期,日本已使用數字編號的方式,將靠近各自領土的颱風逐一編號。戰後隨著科技發展,世界各國的氣象單位亦紛紛獨立將熱帶氣旋編號。各國的編號並不統一,使得國際之間交流氣象資料變得繁雜,容易產生誤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逐漸成為颱風管理界的共主,自一九八一年起統一負責西北太平洋上的國際颱風編號,並於二○○○年起統籌國際命名(名),將達到熱帶風暴等級(即我國所謂輕度颱風)的熱帶氣旋編號、命名,惟不反對各國獨立編號。換言之,日本可謂國際氣象管理所推舉出來的標竿,供國際溝通使用,也供各國國內氣象學界參考。

時至今日,由於各國觀測能力不同與地緣之故,臨界颱風(熱帶風暴)定義的氣旋,往往在各國有不同的認定,而使得編號錯開,或產生「無名颱」的現象。舉例來說,二○○一年玉兔颱風(Yutu)、二○一六年艾利颱風(Aere),皆形成於臺灣東南方菲律賓海海域,由於臺灣具有觀測上的地緣關係,且兩個颱風在當時都即將來襲,中央氣象局遂先日本一步將之升格,發布沒有名字、僅有預計編號的颱風警報,待日本氣象廳給予編號並命名之後,方才沿用,以表尊重。二○一八年的凱米颱風(Gaemi)則相反,日本氣象廳在六月十五日,於該氣旋登臺期間即將之命名,成為「在臺灣島上形成的颱風」,中央氣象局當時表示此低壓中心風速尚未達到輕度颱風標準,暫不跟進,等到十六日凌晨方才宣布。上述三個中央氣象局與日本氣象廳不同調的例子,皆因該熱帶氣旋位於臺灣附近,我們的觀測據信較日本誤

差更小,因此決定採用自家數據。

書名:《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
作者:雷翔宇、黃家俊、林書帆、林吉洋、莊瑞琳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時間:2019年8月9日

她、它還是他?颱風姓名學

除了編號之外,我們對於颱風更耳熟能詳的,是颱風的名字。原先將颱風擬人化只是一種趣味,卻沒想到後來成為區別颱風的主流形式,甚至連性別議題都參與其中,影響了我們對颱風的稱呼。

最早以人名來稱呼熱帶氣旋者,應屬澳洲氣象播報員瑞格(Clement L. Wragge,一八五二~一九二二),他用玻里尼西亞神話人物的名字和政治人物來命名,以嘲諷後者「造成重大災難」(causing great distress)或「漫無目的徘徊在太平洋」(wandering aimlessly about the Pacific)。直到一九○三年昆士蘭氣象局關門後,瑞格退休,以人名稱呼熱帶氣旋的情形才暫時中止。

或許是受到瑞格的啟發,一九四一年,歷史學兼地名學家史都華(Geogre R. Stwart,一八九五~一九八○)出版了小說《風暴》(Storm),書中一位年輕的氣象學家用前女友的名字來命名溫帶氣旋。此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廣受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F)、美國海軍(USN)氣象學者喜愛,影響所及,遂使美軍氣象專家瑞德.布里森(Reid A. Bryson)、愛德華.巴士頓(Edward B. Buxton)、威廉.普蘭李(William J. Plumley)去到塞班島USAAF基地負責颱風觀測時,以他們各自的妻子或女友命名熱帶氣旋,向史都華致敬。到了一九四五年,美軍已採用駐關島與菲律賓軍官之妻子名字來命名颱風,之後大西洋側(由美國氣象局USWB主導)於一九五三年起亦跟進以女性名字命名的方式。至此,美國人慣以女性名字命名氣旋,並參雜了對於大自然(Mother nature)的情愫,故習用she 稱呼颱風,對應於「她」的用法也隨之傳進了臺灣。

隨著性別平權意識抬頭,在政治壓力之下,澳洲、美國先後於一九七五、一九七九年改採男女姓名混合的名單。臺灣人記憶猶新的韋恩、耐特、賀伯等,都是這個時期的男性名。面對男性名字的颱風,美國人自當以he稱之,不過臺灣似乎不流行相應的「他」字。

國際颱風管理在千禧年發生了一次極大的革新。二○○○年起,不僅颱風的編號統一由日本為之,颱風的名稱也改由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成員國提案,共十四國各提十個名字,編排為五組輪流使用,並由日本在編號時一併命名。相對於此前的美國名,這些新名字又稱為亞洲名。各國紛紛跳脫人名的框架,改取物品名稱,亞洲名泛見動物、植物、星座、寶石名稱,例如二○○九年的莫拉克颱風,是泰語「綠寶石」(มรกต, Morakot)的音譯。今日以人名稱呼颱風的習慣逐漸式微,英語中性it 的用法崛起,以擺脫擬人化的情緒,至今為人倡導。

臺灣近年來稱呼颱風,已經可見人稱代詞由「它」取代「她」的趨勢,中央氣象局的新聞稿裡使用的是「它」。至於人字旁的「他」,相當罕用。

亞洲名的系統啟用之後,在世界各國不盡然通用。在提供了名字的十四個會員國之中,有兩個國家在國內不流行國際命名。其一是日本,雖然明明專司國際編號與命名,美式人名也一度流行,但日本颱風使用此名稱只在戰後被美軍占領的短短幾年而已。早在一九五二年《舊金山和約》生效、美軍退出占領以後,追求客觀科學價值的日本便不再將颱風擬人化,美式人名命名式微,大眾傳媒一律以編號為之,

至今不輟。另一個則是菲律賓,菲國有一整套完全獨立於國際的命名系統,使用菲律賓名來稱呼颱風。

●本文摘自《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春山出版 颱風 氣象 亞洲 自然科普類 出版風向球 閱讀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關於女性友誼的真相:「失望」也是友誼的一部份,發現吸引妳的有毒關係

越南也慶祝中秋節!看看他們和台灣過節方式有什麼不同

固執性格與變老正相關?不願嘗試新事物是為了維持自主性

前往瑞士準備善終─妻子陪伴阿茲海默症丈夫走完「尊嚴」人生旅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