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開罐

藝文短波 活動特區 閱讀藝文 文學獎 藝開罐夥伴

不只愛喝酒和泡妞?500年前江南才子唐伯虎比你想的更懂生活

文_曾令愉圖_陳育陞/旅讀、國立故宮博物院、Cheerimages、圖蟲創意設計_楊美娟/旅讀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五百年前的蘇州有多狂?滿城才子出口成詩,花街柳巷裡活色生香

看膩阿里山雲海、小火車?達人級賞玩攻略一次看

文字/攝影 黃源明 阿里山香林國小退休教師,目前為玉山、阿里山志工及林鐵蒸汽主題列車達人帶路講師,經營「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粉絲專頁,曾出版《漫步在雲端》阿里山旅遊書。 聞名中外的阿里山位於嘉

大師級收藏+3!外交部贈國立故宮博物院「渡海三家」臺灣水墨畫特點與藝術價值

文∣蔡君彝(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傅狷夫書畫資料庫提供;劉芳如,《飛瀑、煙雲、黃君璧》書籍掃描

「一株可吃一年!」林業署志工細數阿里山寶藏植物與鐵道史

文字 王弘明/攝影 王弘明、吳尚鴻,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12月號 王弘明,嘉義人,從教師工作退休後,參加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及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志工隊,開始接觸植

天竺鼠這麼可愛,為什麼要吃牠?──不一樣的〈最後的晚餐〉

(內容/陳小雀,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以聖經為題材的作品中,最具大眾知名度的,或許就是「最後的晚餐」,只要在信仰天主教的地區,都可以找到畫家描繪出耶穌與門徒共進晚餐的畫面。 尤其出自文藝復興三

台式漢堡「刈包」靈魂主食換小管?澎湖版咀嚼出青春的海味!

文字/攝影 呂宛霖,,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12月號 夜晚的臺北街頭,人潮如織,燈火輝煌。萬華的刈包攤子前排著長龍,師傅手法嫻熟,將白軟的刈包皮掀開,抹上花生粉,夾入鹹甜適中的滷肉和爽脆的酸菜。

津沙馬祖釀製「老酒」的歷史 與黑面媽祖信仰有關?

文字╱攝影­ 王曉鈴,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12月號 每到冬季,我就開始想念馬祖的老酒麵線。那一碗麵線的魅力,在於香醇老酒對熱湯的提味。馬祖處處有老酒,被公認為「老酒故鄉」的地方,就屬於南竿

告別席勒成名的幕後功臣!探索維也納「奧波德博物館」的誕生與創辦人的故事

文_宋雅雯/旅讀圖_Leopold Museum 今年8月14日,奧地利新聞全都在討論一則重磅消息──伊莉莎白‧利奧波德離開我們了。 利奧波德夫妻是將奧地利畫家埃貢‧席勒推上如今地位的重要推手

畫作曾被笑是龍蝦沙拉和肥皂水!20英鎊上的英國傳奇畫家透納

文/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The Museum Bar 主理人 郭怡汝 提到英國文化,你會想到什麼?英式下午茶、皇室八卦、大笨鐘,還是哈利波特?英國文化當然還不只這些。你知道,英國還有一位藝術

與童年的自己相遇!第48屆金鼎獎作家劉旭恭:在繪本中尋找自我的宇宙

知名繪本作家劉旭恭2002年以《好想吃榴槤》首度獲頒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此後出版逾20本作品,接連獲得國內外大獎肯定,2024年再以最新力作《雨》榮獲第48屆金鼎獎。現實生活中的他,是專職的繪本創作者,同時也是一對兒子的玩伴,他筆下的故事正如其人,質樸中帶點孩子般的純真,在溫暖和煦的畫面裡,藏有對世界真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