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創刊於1975年,是臺灣第一本生活風格雜誌,關注在地文化、農業飲食、環境生態,及貼近讀者生活的多元議題,除了現場報導、人物專訪、對談,嘗試徵文活動、問卷分析、趣味測驗等增加互動,點燃讀者對不同主題的興趣火苗。以樸實溫暖並富含知識性的圖文呈現,傳遞你所不知道的臺灣日常,共同發掘這片土地的美好。
每月1日出刊。看更多內容

作家好文

送國王上斷頭台不夠,還要吃豬頭紀念!超酷傳統法國料理──燉牛犢頭肉、燉雞鍋

文字/攝影 何桂育,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4月號 週末到勃根地訪友,朋友帶我去一家道地的小館,嚐到了極美味的「燉牛犢頭肉」。這是一道將小牛頭所有能吃的部位去骨留肉捲成一圈,切片後和蔬菜一

經典一魚二吃!土魠魚羹或清蒸 勾起遊子家鄉味情懷

文字/攝影 呂宛霖,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4月號 過完年後,臺北的小廚房收到從澎湖空運來的包裹,裡頭是父親親手準備的澎湖海鮮。透著銀白色澤的土魠切片被整齊真空包裝起來,指尖感受魚肉冷凍過的扎

源於兩河流域的變種洋蔥!走訪春市找食材入菜:珠蔥炒蛋

文字/攝影 潘家欣,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4月號 長大以後才慢慢喜歡逛菜市場,小時候跟著母親去傳統市場,覺得油膩、混亂,人潮洶湧,不像超級市場舒服又有冷氣吹,所以很不愛去菜市場。 然而

花蓮逾30年海洋餐廳:第二代主廚永續海鮮信念 端出鮮絕味

文字 李怡欣/攝影 林彥劭/照片提供 龍哥斯特取自《鄉間小路》2025年3月號 位於花蓮吉安,由「海洋主廚」愛爾文(曾璽文)主理的「龍哥斯特」海鮮餐廳,從父母自一九九三年創立開業,迄今已逾三十多

宜蘭羅東猿燒季節料理:堪比圖鑑級生魚片 道地台灣日料選擇

文字 蕭函青/攝影 賴力瑜/照片提供 猿燒季節料理取自《鄉間小路》2025年3月號 蘇志文在宜蘭羅東經營「猿燒季節料理」已經九年,招牌菜色是魚種多到塞不進盤中的「綜合生魚片」,日式漆器方盤上裝滿晶瑩

超下飯澎湖美食!被風乾的家鄉味:梅乾扣肉、高麗菜酸

文字╱攝影 呂宛霖,取自《鄉間小路》2025年3月號 尾牙這天,眼前擺著香氣四溢的梅乾扣肉,獨特氣味滲入五花肉的肥瘦交織間,每一口都是鹹香與甘醇的融合。然而,比起梅乾菜與豐厚油脂的交融,我更愛澎湖花

黃春明小說中深刻的祖孫情!便宜的海味料理:醬燒煙仔

文字/攝影 潘家欣,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3月號 春夏交際,市場的魚悄悄換季。近年來海洋環境變動,海魚的價格節節高升,想要吃便宜海魚,真的就得「著時」(tioh-sî)。 我在市場逛來逛去

迪化街粿仔街60年林貞粿行:攤車起家 傳承三代的美味秘方

文字 何立翔/攝影 孫得欽,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2月號 粿與糕,總帶有年節豐收的象徵。臘月午後的冷風中,臺北迪化街上飄著濃濃的當歸、藥膳味,耳邊鋼琴聲隱約,熟悉的旋律不是〈望春風〉,也非〈

咀嚼帶來力量!就算淚流滿面也要吃:肉桂糖煎饅頭

文字/攝影 潘家欣,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2月號 歲末,有一些新的際遇,也有一些故人離去。如何才能讓人從分離的悲傷中重拾希望呢?來一個肉桂卷吧。 每逢天冷,我就會翻瑞蒙卡佛的短篇小說集

日本也有春節年糕?鏡餅:帶來福氣與吉祥的傳統美食

文字/攝影 施清元,取自《鄉間小路》2025年2月號 不管是在丸之內的「行幸通」,或是東京中城,數十萬顆球型燈泡,於夕暮時分一同閃爍,路人們紛紛張口驚嘆;而同時,在百貨地下街,我小心翼翼地,捧著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