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曉靜/請你好好回答,媽媽

你最近煩惱起來,說孩子好像外星人,對生活周遭不甚理解,每每詢問孩子對事物的看法,多半得到不知道的答案,即使有Yes or No,也常說不出為什麼。
那日正整理廚房,與你家孩子年齡相近的甘蔗突然跑過來,問:「媽媽,什麼是情殺?」我忙著家務,不無應付地回答:「就是因為感情糾紛殺人啊。」甘蔗一臉不滿,直直地盯著我:「請你好好回答,媽媽。」
為什麼銀行不印多一點錢給大家?沒結婚也會有小孩嗎?有計算機為什麼還要學那麼多數學?毛毛蟲到底算不算昆蟲……好好回答這些問題,最占便宜的其實是我們大人。想想看,有多少次,我們聽人說,或自己也曾說,希望孩子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找到未來的方向;但有多少次,你更擔憂孩子對什麼都提不起勁,每當想跟孩子多聊聊的時候,孩子總是不愛聽的樣子?
要教導孩子經濟觀念,那就不能敷衍地回答銀行不印鈔票因為那是犯法的。
希望小孩對兩性關係有健康的態度,那對未婚生子的話題就不能只給出會不會、能不能這種二分的答案。
想讓孩子知道讀書的目的與意義,那就不可以隨便告訴孩子因為你要考期中考。
想讓孩子養成探究事實的習慣、想讓孩子不人云亦云、想讓孩子……那麼,讓我們盡可能在他們耳朵張最開的時候,好好回答他們的問題吧。
也許你會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的經驗是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多半我只有兩種回覆:第一種是坦率承認我的不知道,然後著手找答案給他們看,無論是上網、翻書或請教其他人都可能;第二種回覆是依據某些假設進行猜測,通常孩子會對此提出質疑,順水推舟地,我們就能一起找答案。
也許你又會說,有些問題不是找了資料、問了別人就會有答案的,又該怎麼辦?那麼,我們賺得可大了,因為這表示我們也未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趁機與孩子一起思考、分享彼此的意見和經驗,不正是親子關係愈來愈緊密的美好互動嗎?
情殺的問題,原來緣自甘蔗最近著迷的亞森‧羅蘋。當日稍晚,我和甘蔗閒聊了幾則過去聽聞的感情糾紛,順道提及情感關係中傷害、倫理與家庭責任等話題,我們甚至回顧了亞森‧羅蘋故事中其他灑狗血的劇情,母子倆坐在餐桌邊你一言我一語加上比手畫腳,實在是非常珍貴的時光啊。
這是媽媽我在沒有好好回答以前,差一點就要錯失的快樂。
至於過程中偷渡的一些說理,親愛的,孩子倘若聽進了任何一點點,都是我們可遇不可求的額外紅利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