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薰/行善當及時
微雨又匆忙的下班時間,行經便當店門口,看見拾荒老婆婆徘徊,佝僂身軀望著牆上白板:「今日愛心便當剩零個」。她似乎左右為難,手伸進衣服口袋裡半晌,路過的我,瞥見她身旁的小推車疊著一落紙箱,僅以塑膠袋覆蓋,恐淋了一車濕漉漉。
揣想老婆婆或許憂慮口袋裡的錢不足以買一個便當,小劇場不禁開演,也想著是否自掏腰包讓老婆婆買份溫熱的便當享用?眼前的小綠人倏地亮起,反射性地撐傘過街,抵家後,老婆婆躊躇不前的表情揮之不去。
數日後,好友雯姊與我茶敘,說起鄰居拾荒阿嬸食不糊口的故事。雯姊住在萬華,屋宅剛巧就在年初被迫關門的回收場附近,她常在住家附近遇到專事回收的老人,各色生鏽的推車上載滿了寶特瓶和紙箱,換回一日生活所需的零錢。雯姊說:「一公斤只有三、五塊,一頓飯就是十幾公斤的回收物;在經濟發達的時代讓人難以想像,而這就是我生活周遭的日常。」
「最後營業時間至二月十五日,感謝各位長久以來的支持。」粉紅色紙張寫著斗大黑字,張貼在回收場鐵皮屋前的布告欄,對拾荒者而言猶如晴天霹靂。
雯姊用手機搜尋出新聞報導給我看,「回收場老闆無可奈何,長年被檢舉,他到處奔走,試圖為這些苦命人留一地安穩,卻沒人願意陪他們站在低點,看這個世界的荒涼。」雯姊的話敲在我心上,酸澀沉重。「每輛推車上不只有雜物的重量,還有他們各自的故事、生活的辛酸。」
是巧合嗎?便當店前老婆婆的身影歷歷在目,一遍遍回想著阿嬸的故事,很後悔當時沒有鼓起勇氣伸出援手。「他們求的從來不是豐收,而是穩定。」誰願意年紀這麼大了還在餐風露宿、食不果腹?我願記取今日的教訓,發揚「給」的精神,一個便當很微小,卻能溫暖人心。從己做起,也將付出的精神傳播四方。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