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娜/我懂你的委屈

我懂你的委屈。圖/喜花如
我懂你的委屈。圖/喜花如

小時候的我頑劣又愛哭,惹事遭責罰後總忿恨難平並暗泣許久,這時多希望能被安慰,即便我常是爭端的禍首。為人母後,我竟在二兒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老大小傑憨厚、老三小翔精明,而老二小明……冥頑不靈。一日老二在情緒激動下拿木棒打了老三,老三哀號聲起,老二遭到先生嚴厲教訓,事情結束後他依舊在房裡啜泣,我悄悄推開房門,見他坐在牆角表現出一副「天下人負我」的哀戚樣,可能聽到有人進來,瞬間像被遺棄的小孩般號啕大哭,倒也像極我兒時的翻版。

我牽起他的小手,把他帶到我房裡,坐在床上輕聲對他說:「我知道剛剛的事情你一定覺得很冤枉,如果你有錯,那應該哭夠了吧?如果你沒錯,就更不應該繼續哭。」老二不曉得是聽懂我的話還是被我的邏輯混淆,慢慢停止哭泣,我又說:「嗯,我必須了解事情的經過才能知道你受了什麼委屈,但為了避免你又陷入激動的情緒,麻煩你用旁觀者的角度講述整個過程,這樣可以嗎?」

他慢慢開始敘述:「媽媽帶小傑出門的時候,小明就和小翔看爸爸滑手機(果然是豬隊友顧小孩的方式……),後來不曉得什麼緣故,小翔突然開始打小明;小明沒有還手,小翔又拿玩具丟他,小明繼續忍耐,小翔卻拿起媽媽的拖鞋朝小明丟過去。小明逃到房間時看到地上剛好有一根木棒,就撿起木棒防衛,可是小翔又拿枕頭一直打一直打,逼得小明揮木棒抵擋,結果不小心碰到小翔的手臂,小翔就哭得很大聲。」

就我對老二的了解,他何時變得如此忍辱負重,聽他描述的過程,簡直有如韓信受到胯下之辱的對待,導致他最後「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但既然先生已經處置完,我的目的是要勸撫他的心情,便對他說:「感覺是小翔在欺負小明,而小明一直在忍耐(老二點頭如搗蒜);但家長卻只罵小明,所以小明很難過(老二這時眼眶又泛紅了)。可是如果你是家長,你詢問兩人打架的過程中,知道一位是拿玩具、拖鞋、枕頭,而另一位拿木棒,請問你會一視同仁還是覺得拿木棒的比較嚴重?」

老二小聲地回:「拿木棒的比較嚴重……」我說:「對呀!感覺很容易把人打傷,所以你知道小明為什麼會被罵得比較慘了嗎?」老二說:「我知道了。」

我不禁摸摸他的頭,抱抱他又繼續說:「好,既然知道其實是自己的行為造成這樣的後果,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了,那你現在有好過一點了嗎?」老二點點頭說有。於是我們一起走出房門,他亦恢復平日的神采。

我想,姑且不論夫妻雙方處理孩子紛爭的方式正確適性與否,但接納孩子情緒,讓他知道無論他有理、無理,都有人會在乎他傷心難過,才是「家」能成為避風港的主因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家副‧親子教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一起去跑步5-1】古明政/起跑後,不變的赤心

觀景窗

劉昭儀/祈願打造一座兒童未來市

黃碧清/栽一株綠生活的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