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斯/自私是一種美德

我是安寧病房的志工,眼底吸納太多的死別,有的圓滿、有的遺憾。近年我開始思考,當患者無可避免死亡時,家屬是否還有必要傾家蕩產為患者尋找奇蹟?或該把關注放在生者身上、懷抱希望、健康地活下去?

她陪伴癌末的先生住進安寧病房,凡事親力親為,臉上除了累,就是焦慮。那天,她請我去病房幫她監看先生的腹水,因為她必須去佛堂一趟;有人告訴她,先生曾從事餐飲業,殺生太多,罹癌是必然因果,若能及時懺悔,或許還有一線希望。這類帶有迷信的傳言在醫院屢見不鮮,令我心酸的是,她悄悄告訴我,她是乳癌初期,但她決定放棄治療,把錢省下來給先生治病。親戚介紹她有一種癌症的另類療法,雖然花費不貲,但她願意讓先生試試,認為自己是初期癌症,還可以拖延一陣子,先生則需要立即治療。

這時一對國中跟國小的孩子踏出電梯,是她的兒女,哥哥牽著妹妹奔向她的懷抱,稚氣的臉龐、沒有經歷過創痛的眼神,令人更加心疼。我忽然想起作家張曼娟在《我輩中人》一書中提到「自私是一種美德」,大意是說,不需要獨自挑起所有工作,自私的先對自己好,才能走更長遠的路。按照規定,志工是不適合對家屬提出任何意見的,於是我只對她說:「妳的小孩這麼乖巧可愛,他們正是需要媽媽的年紀,妳要把自己的健康先顧好,才能陪伴他們長大。」

趁她去佛堂拜拜時,我把那本《我輩中人》放在病床桌旁,並故意把書籤夾在「自私是一種美德」這篇頁內。我想以她的聰慧,一定懂我的意思。我並把她的情況告訴社工師,由社工師和心理師與她協談。她開始覺得應該「自私的」把錢用在正規的醫療,積極治療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先生、陪伴孩子成長,才是條健康的人生道路。

半年後,我在醫院遇到她,她說她回診做例行檢查,多虧當時「自私」的善待自己,認真治療,如今治療效果很好。看著她豐腴的臉頰,我相信她已是個身心健康的單親媽媽,帶著孩子勇敢的飛越風雨苦海,朝幸福一路前進。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生活見聞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包子逸/粉紅魅惑

陳得勝/「博愛座」集體焦慮症候群

周玟瑜/攜手的條件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