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財子/收禮的藝術
雖然尊師重道的觀念近年不復過往,但在國小擔任級任導師,仍會遇上一些較重禮數的家長,在逢年過節或外出旅遊後,請學生攜帶禮盒與我分享。面對這些餽贈,究竟該如何處理,實是一門藝術。
剛踏入教職的那幾年,我會在表達感謝後婉拒,請學生帶回家。一來「拿人手短」,日後在處理該名學生的問題時,若稍有不慎,難免會留下話柄;二來「非己所需」,這些東西並非自己真有需要的,收下後往往只是囤積蒙塵。然而,某一年任教五年級,曾有家長特意在國外出差時為我挑選了禮物,被我退回後,隔天那位學生轉述:「爸爸十分生氣,說老師不知好歹!」差點因為拒收釀成親師間的衝突。
於是,我去向比較資深的教師們請益,接下來的日子,只要遇到家長送禮,我就先滿心歡喜地將禮品收下,在聯絡簿留言感謝,過個兩三日再盡可能回贈與該禮品等值的書籍給學生,讓自己不是平白接受餽贈,而且家長知道老師贈送書籍給自己的孩子,也會由衷欣喜。
不過,究竟要多少價位的書籍才算是「等值」?早些年資訊不發達,通常只能約略猜測,這幾年有了智慧型手機的協助,要回贈等值書籍便不是難事,將禮品包裝用智慧鏡頭輕輕一掃,就能解開疑惑。只是,這個方法儘管好用,卻也曾經碰上行不通的時候。
兩年前,家長為了感謝我對資源班學生的照顧,在農曆年節贈送親手製作的烏魚子,這可真的就要難倒我了!一來自製的東西,就算網路再厲害也查不到,二來這個資源班的學生不太識字,回贈書籍並不妥當。
經過一番苦思,總算想到破解之道。我先查找烏魚子在市面上的行情,確定價位後再往上調了一點價碼,然後上網訂購幾本摺紙飛機的書籍──這類書籍只要將書裡頭的紙飛機撕下來,沿著指定線條稍微摺疊便可完成,無須大量的閱讀能力。而這樣的方式,除了達到回禮目的,剛好也可以讓學生訓練手眼協調,算得上一石二鳥。
說到底,在我內心深處,還是不習慣也不喜歡收家長送來的禮品,但要想在如今的教育職場中存活下去,基本該有的禮數與潛規則還是要遵循的,方能讓自己及送禮的家長都安心。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