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安/原子運動的運動迷

「不運動的運動迷」是我的作者簡介,就是個討厭從事運動,喜歡觀看運動賽事的人。明天是我生日,去年此時,我做了原子量級的改變。

前年歷經親友、愛犬相繼離世,去年又遭逢至親罹病,讓老來得女、年近半百的我,開始正視自己的健康。我不菸不酒,生活作息、飲食都算正常,尚無三高等慢性病,除了少年就冒出的白髮和提早老花,也沒什麼老化現象。父母親給我不錯的遺傳,雖是早產兒小時體弱多病,但媽媽悉心照顧之下,成年後小病不少但大病不多,身體算是還不錯,加上天生就不愛吃不健康或易發胖的食物,從小到大,都無須為了維持身材和健康而忌口,這項優勢也成了缺點,我失去多數人會積極運動的動機。

就這樣吃老本到超過高齡產婦低標很多年後,因非常喜歡小孩但不易懷孕,尋遍中西名醫,每個醫生提高機率方法皆不同,但共同處方都是運動,我才終於有了強烈動機。女兒到來前是我此生最勤於運動的時期,但是「運動很累,可是運動完好開心」、「原本只是因為XXX,結果從此愛上運動」、「今天真是迫不及待想去上課」,這類事從來沒有在我身上發生過,不知道分泌多巴胺和腦內啡的功能哪裡出問題,每次運動前中後我都痛苦萬分,即使感到體能變好、看到身材更精實也毫無成就感,只能靠著想要有小孩的強大意念撐下去。因此一懷孕成功,我就停止運動了,女兒今年十歲,我已經十多年沒再穿上任何運動裝備。

去年終於意識到女兒還小,要努力保持健康而立志要運動,可是以我對自己的了解,失敗率應該極高,很少看工具書的我,特別買了暢銷書《原子習慣》來拜讀。書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養成好習慣要設的是目的而非目標,否則很可能一達目標就終止,或是久久未達目標就放棄,完全命中我以前的狀況。所以這回我的目的應該要是「成為會運動的人」,而非「明年健檢沒有紅字」,或是「要瘦到幾公斤」這種目標。另一個重點,所謂原子,就是只要做細微的改變,不追求大量,但一定要每天做,一點一點累積。因此我設定了非常容易執行的原子級運動量,連汗都不太會流的程度,再配合書中教的其他步驟,除了曾因(不是運動造成的)腿拉傷而休息一周外,我真的做到了每天都運動。

可能是運動量極低,身體沒像作者所說的產生三十七倍巨大變化,也依然沒感受到運動的樂趣,但至少堅持了一年,對一個不運動的運動迷而言,已經是可以在專欄裡公開宣揚的大事了。今年的生日願望,就是繼續做一個原子(絕不增量)運動的運動迷。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 找出隱藏旅遊小物 獲🉐LINE POINTS💰>>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徐郁智/吃皮

海德薇/創作路上需要朋友

雲財子/收禮的藝術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