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之涵/四十歲的抱石練習

開始學習抱石,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朋友大多感到驚訝,一來是對這項運動的陌生,二來是跟我文弱的形象落差不小。

抱石是種單人攀岩運動,通常在一到兩層樓高的牆面,路線短但技巧變化多,以顏色分級標示難易度,從新手到專業者都可以找到樂趣。不需要吊掛系統和地面人員協作,只要一雙岩鞋、止滑粉,做好暖身,熟悉安全措施就能上場。

走進練習場的第一個小時,這項運動立即觸發我使命必達的開關:上了牆就死命緊抓,而且離終點愈近愈捨不得鬆手。不管大腦如何吶喊、全身肌肉關節閃爍超限使用的警示燈,完攀的執念就是我的推進器。但過不了幾回合,累積的緊繃和疲累讓人手軟心累,運動表現就會雪崩式下滑,後面路線再怎麼平易近人也無以為繼,還得花好幾天休養生息。

頭幾次的衝鋒陷陣,不怕摔、不怕受傷,每次都帶著破皮瘀青回家,但進展有限。開始入門學藝才知道,雙手很重要,然而雙腳和軀幹核心的力量才是穩定的基礎,正確用力才能省力。起步前做好路線規畫,依照當下狀態,兵推最適路徑然後演練修正,省力才有進步的心力。

跟著教練學技巧,也學身體協調律動。練習重心順勢轉移,感受不同部位的發力。在刁鑽的岩點上,練習腳尖踩點、同點換腳,或用腳板或掛或勾,讓腳掌在最小面積的接觸上維持平衡,分擔手臂的力量。有時感覺自己是在校準身體的本能,順著重力軌跡,讓全身的骨骼筋肉在點與點的移動間,迸發不多也不少的力道。

一段時間後才按下錄影,看見自己攀爬的模樣。影片裡的人手長腳長卻顯得猶疑不定,好像經常忘記身邊可用的岩點,連彈跳都少了點爆發衝勁。原來牆上半分鐘的波濤洶湧、走投無路的苦撐和奮力一搏都是內心獨白。好不容易換來的得意完攀,在鏡頭裡竟是蒼白又侷促。鏡頭裡外的落差,讓我想了好久。

四十歲進入抱石的世界正好,有體力可以跌落,還有一些觀照內在的線索,得以在動態中持續調整。保持心情與節奏的自在,該加碼、該放手的,讓出縱身一躍或安全落地的空間,有時會帶來意料之外的禮物--其實你的身體可以做的,比想像的多很多。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生活進行式

逛書店

延伸閱讀

Chia Jung Li /台味偵探的道術推理

亞琪/午餐券,一個美麗的錯誤

綠溪/不用解釋,我懂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