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賜/海中的小黃瓜

相較於小時候在東北角海岸就接觸的海膽,一直要到大學親臨小琉球,才對海中黑黑的小黃瓜──海參,產生印象。黑黑的身體上裹覆著沙,總是分不清頭和尾,直到牠受到驚嚇後內臟從某端噴出,也被驚嚇到的我才知道另一端是頭。

頭的這端偶爾會在水下露出一整串白木耳狀的觸手來覓食,這時即便是裹著沙,也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牠的思考端。在沒有臉及眼睛的海參上,不時水平抬起觸手,向外宣示牠活著以及向環境探索的好奇心。是的,生物總是要回歸牠原有的環境,才會顯示出牠的本質。

之後在墾丁萬里桐再次看到牠,牠一如以往地蟄伏在海面下,身旁朋友或許是要淨空前面的潮間帶,所以快速地把水底腳下的黑色長條東西摔向陸上,回頭一看,我已無法分辨出完整的牠。朋友以往宣說海洋保育重要的畫面如窗簾般地被掀起,與這一幕成為對比。

我看著陸上那彷彿是白木耳的觸手端,思考著是否人也要回到現實環境中檢驗,才會顯示出他的內在態度與價值觀。

對於不可愛的非明星物種,要如何打從心底去愛牠?如何做到物我平等又不濫情?又或許對於這些非明星物種,多一點濫情也不為過?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動物浮世繪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邱瀟君/歐巴馬的朋友

勒虎/逃離地下社會:遊古芝地道記

金玉涼言

朱玲/那段苦中作樂的租屋歲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