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比比鳥/寫作是除蟲

我是推理迷,因此或熟或不熟地認識了許多推理作家,意外觀察到從狂熱讀者變成作者,再從作者蛻變成優秀作家的過程。

多年前,台灣好幾所大學突然吹起推理風,社團紛紛成立,活動頻繁,讀書會、社刊一本本問世,偶爾還會有校際聯誼活動。學生時間多,單純又熱情,往往轉化成驚人的創造力:細節狂沉迷製作表格,條列不同流派與作家的特色。擅長分析的人寫評論與導讀。更重要的是,有許多學生嘗試寫小說,積極投文學獎。

我便是在一本短篇文學獎結集上,看到這位在聚會上認識的朋友作品,他寫的是一樁密室殺人案,所有嫌疑人都有不在場證明。偵探最後識破密室根本不存在,指出真兇。

小說邏輯縝密,結構完整,可是讀完後,卻覺得各方面少了點什麼:從偵探到嫌疑人,每個人都有名字,但每個人都面目模糊,就像被作家用完即丟的工具人,讀者看完後也沒有留下印象;密室場景不是台灣會出現的建築空間,對白完全不像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對話。最重要的是,兇手的動機薄弱,看完兇手的自白後,既無厭惡也沒有同情,只有一陣空虛。

當時我已經在出版業,數次想找機會跟他「聊聊」,因為不熟,始終開不了口。奇妙的是,兩年後,我看到這位作者陸續發表了幾篇小說,非常驚訝,這怎麼能是同一個人寫的呢?新作品在人物刻畫與敘事技巧上特別出色,懸疑的氣氛營造得也很好。同樣是經典的密室殺人模式,我讀完印象最深刻的是對人性的描寫,對兇手感到悲哀。

才短短兩三年,他做了什麼,能在原本的弱項有這麼驚人的突破?我忍不住問一位與他熟識的朋友,想打聽蛻變的祕訣。她說她當年直接告訴這位作者,雖然他聰明又擅長思考謎團,可是欠缺對人性的觀察,小說很像報告或論文。

要快速彌補這項缺點,關鍵是跳出類型範疇,不能只看經典的推理小說,要向文學大師偷師。她給了作者一份故事性強的文學大師書單,要他特別研究人物刻畫、場景描寫,再想想要怎麼改寫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場景與對白。

「哪些文學大師書單啊?」「狄更斯、太宰治、海明威、馬奎斯、卡爾維諾、杜斯妥也夫斯基、薩拉馬戈……」這一大票作者連文科的我都沒全部讀過……沒想到,這位推理作者就像在研究與分析程式那樣,將人物塑造、情節轉折與高潮堆砌,當成密碼來破解。克服創作上的缺點就像一系列的除蟲。雖然效果驚人,但,能讓創作變得這麼不浪漫,真是令我印象深刻。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新真/早安,你好

李志傑/從葡萄到荔枝,一場甜的陰謀

洪惠風/當COPD遇到肌少症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