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回到地方,創造心靈的容身之處

這幾年還有個值得注意的出版現象,就是「地方刊物」的興起。這也算是專注於小眾市場的好例子。換個對我個人較有啟發的說法:用編輯的概念,或將編輯視為一種思考、整理知識的技術,聯繫地方自身的資源網絡,重塑人們對於地方的認同,一起學習、成長。

有個頗有趣的情況,這些地方刊物或非典型出版品的編輯、主持者或團隊,很多一開始對於出版與編輯實務都是缺乏經驗的,必須從頭學習。不過,他們很可能在其他專業有豐富經驗,或出身於地方,或須繼承家業,而對地方有豐富記憶與情感,也較熟悉(或曾困擾於)地方的特性與限制,因而在以出版(含網頁)開發讀者時,雖然傳播範圍有限,或無法以獲利作為目標,卻有一般出版者未必輕易企及的關鍵優勢:一是對於對象/受眾/材料的熟悉;二是與實體資源結合的管道和信任感;三是更有機會建立願意共同努力的默契團隊,且對於專長、興趣的接納更加開放。這些都讓編者更易取得夢寐以求的各方回饋,直接感受編輯工作的價值。

這些地方編輯者,較常做的事,編輯刊物或出版品僅是其中一部分;投入較多時間精力的,或許更在企畫各種活動或互動模式,賦予人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或風俗傳統新的視角與意義。出版品因而是創造性過程或成果的紀錄,或者某一系列活動的計畫或藍圖。不妨這麼說,這類出版品所編輯的,無非是「地方」本身或是「人」──人們怎麼在地方維持、打造自己生活與心靈的容身之處?

這讓人聯想到,近年許多出版者,在本業外,也逐漸增加其他嘗試,尤其是各種活動──實體或線上講座、展覽、演出、影片、市集、參訪、走讀、營隊、工作坊……其設計方向,或者說吸引參與者的條件,在結合主題的前提下,一般包括幾個面向:一是讓參與者感覺熟悉、安心,二是切身相關,三是提供新奇體驗或拓寬視野,四是深化認識,或多元、不同的觀點。

這些活動,多半搭配某個當下議題或新出版品,屬於銷售或宣傳策略一環,比起前述的地方編輯者,相對無法較長期或持續聚焦於特定對象、題材,確實地累積關注度或參與習慣;同時,在構想成形過程,企畫與編輯被動接招,憑空搜索枯腸,繼之無盡的會議,常是普遍印象。而在地方,除了在實際的空間與人當中啟動感知,似乎更多孕生自一場場偶發漫談的靈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綦孟柔/獸醫師的職業病

金玉涼言

勒虎/費媽與她的廣東酒樓

陳立翰/沒有手機的旅行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