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有時我簡單問問,你隨意作答,也很好

還編雜誌的時期,在企畫某些專輯時,偶爾有失算的情況(比如說有些邀稿開了天窗,或是沒能完成預約的篇幅),導致版面意外臨時空出來,或覺得版面有點單調,希望增添層次變化。這時候就可能開啟一個緊急提問模式,由編輯部依據專輯主題提出一到三個簡單問句,請作家「救火」,在幾天內簡略回覆幾個字或一兩句話,再由編輯進行彙整。這些快問快答,多半透過臉書私訊進行,以期傳達非正式的特性;理想的互動狀況,則如某位作家回訊說正在吃關東煮一邊看提問,吃完時也就作答完畢了。

但這一招可無法常用(並不是因為不知道作家們什麼時候會去吃關東煮)。畢竟花費心力琢磨的作品該是刊物主體。再說時間趕,儘管對方不在意,還是相當不禮貌;加上獲得的文字篇幅太短,人數多,都增添核算稿費的難度,只能用新刊聊作報答──免費是不行的,因為受邀者們是有產出的--再說對營利事業體而言,新刊仍是有其限度的成本。

另外,為了降低溝通成本,常優先動員比較熟悉的作家(只是需要注意讀者會不會覺得某些名字出現太頻繁了),成功機率高,品質、作答方向,大概都在預料範圍內。不過有時會試著向一些平常難得邀到稿子的作家問問,多少能有驚喜收穫。原則上,也會儘量兼顧作家代表的世代、關注方向或書寫路線。

由於篇幅短,且多半臨時,所以我會跟作者們說,沒想法就不勉強,跳過某些題目OK,沒回覆更加OK,打聲招呼就好。或許因為沒有截稿壓力加上只需要被動自由作答,反而回覆率意外的高,有時候答案篇幅超出預期,甚至需要特別騰出版面來安排。只不過,槓龜也是有的,碰上個性嚴謹的作者,來回溝通的訊息字數很可能直逼一篇短文,也有的覺得比寫文章更困難,或認為可取代性高而婉拒。

收集來的作答,通常不按作答者姓名筆畫或回覆時間,而是由編輯在詳讀後,依據各則作答內容的關聯程度,設定篇次順序,以建立閱讀的「呼吸」。也有時候,作家們作答太精采或超展開,我也可能回頭修改提問的寫法,讓問與答看起來「成套」,彷彿一開始就是專輯架構不可或缺的一塊。再後來,議題性質比較高的企畫,有時就真的在最開始就把答問欄位先設計進去。

不過雜誌還有必須推陳出新的自我要求,除了注意這個非固定模式的使用間隔,每次作法我也儘量做一點變化,像是將受邀者分組,兩兩成對互相提問,或請作家指定作答對象等等。更常改變的是題型或需求,比如請作家提供一個手寫字,或一句不須交代上下文脈絡的詩句(讓讀者自行組合)。有時候是個新年願望,或給特定對象的留言或祝福。

有些參與作家回饋,拿到新刊當下,比起自己的或感興趣的文章,總是會先看這些問答,對此我滿懷感激。而我們更期待的影響是,在出刊後,讀者也能發展自己的作答,如果因而引發對於我們關注的議題多點好奇和興趣,就太棒了。

而更大的啟發或許是,在今天,雜誌規畫執行一個專輯乃至整本刊物,獲得的討論程度,比起完整、不那麼「雜」的作品(有書評或影評),老實說真的相對稀罕、零碎得很;但討論的方式與契機,總是有可能自行創造的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陳冠言/職場海洋生物變身指南

【繽紛講座】那些畫裡的人都有病:醫師的跨時空看診

羅昆芳/圓滿的第六堂課

黑潮藍/多莉之舞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