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騫/醫生還不想開工

醫生還不想開工。圖/蕭伊珊
醫生還不想開工。圖/蕭伊珊

開診前的各項準備

在開診之前短暫幾分鐘,匆匆忙忙抵達診間,做門診前的快速準備,像是運動前的暖身操,入睡前的腹式呼吸,讓思緒伸展筋骨,呼吸跟心跳調節到剛剛好的節奏,把眼鏡洗乾淨避免看走眼,確認椅子高度讓雙手舒適地在鍵盤上快速來回敲擊,窗簾的透光程度恰好傳遞溫暖又不過度刺眼,冷氣的設定既不悶熱煩躁,也不至於脫下衣服檢查的時候感到寒冷。

要開始一天完美的門診,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檢查,洗手台要有足夠的消毒液跟擦手紙,衛生紙放在恰好可伸手遞給患者的距離,才能即時接住措手不及的眼淚,垃圾桶有分一般跟感染性的,好像再大的垃圾桶也裝不完一天製造的醫療廢棄物。但比起細菌跟病毒,傳染性更強的可能是病患的負能量,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有一個超大的桶子可以把醫生自己裝進去,暫停時間,宣洩倒光垃圾情緒之後,再按下繼續鍵。

隨著年紀漸增,時常懷疑自己怎麼沒看見患者言之鑿鑿的嚴重病處,或忽略了哪些細節,所以放大鏡跟光源是必須的,是看診的神兵利器,通常會準備兩項武器,左手持一把強光手電筒,希望把病人幽微到難以置信的抱怨,若有似無的皺紋或斑點,都照得無所遁形,右手拿一支皮膚鏡,可以放大影像數十至百倍,皮膚的溝槽紋理變得立體化,看似單純的黑痣能再分出棕色、紅色、藍灰、咖啡色等許多不同的小色點,甚至一些住在角質層裡的不速之客小蟲子,只露出黑色頭部與挖掘棲身的隧道,都逃不出皮膚鏡的法眼。

治療檯面也需要做準備,整理好不同粗細的針筒跟針頭,用來注射或抽取各種深度與劑量,在桌面上一字排開好像有點嚇人,更嚇人的是不同尺寸的刀片,拆線用的輕薄尖銳,將線結快狠準地挑斷,手術刀用的大小重量居中,有鋒刃可精準切割,劃出皮開肉綻,也可輕輕刮取雪花般的皮屑檢查;若是遇到又厚又硬的冥頑老皮,可以選擇大圓刀片,像把大關刀,雖然精細不足但無堅不摧,砍得病灶片甲不留。

最掙扎的是加號單

物件的準備只要按條理不疏漏就好,心理上的充分準備更為重要,展開候診名單,快速瀏覽病歷,依照病人各異的年齡、性別、個性和病史,預想接下來的數套劇本,準備好不同的問候語跟表情:稱許小孩聰明可愛,讚嘆長輩有福氣,病情平緩的,只要微笑關懷近況;總是從頭抱怨到腳的人,要設法搶球發球掌握節奏畫重點;猶豫不決或抱持懷疑的人,得堅定果決地給予建議指引方向;情緒化敏感的病人,則得字字句句小心試探,避免一早捅到馬蜂窩。

至於初診,簡直和學生時代聯誼抽籤一樣刺激,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要快速了解他的需求、家庭背景、工作型態、經濟能力、個性喜好,乃至住家環境寵物幾隻,都可能和診斷與治療計畫息息相關,一樣米養百樣人,一種病也是人人大有不同,大忙人重視時間效率,精打細算的人在意帳單金額,有些人只是來尋求情感支持跟宣洩抱怨,有些人深藏不露以問代答像是考官;如果想保持長久良好的醫病關係,彼此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所以需要為初診病人,留下足夠時間認識跟試探彼此。

而最掙扎的就是加號單了,熱門的看診時段往往早已掛號超過人數上限,繼續加號下去,可能影響下個時段的門診或是看診品質,經常性延診會被醫院關心勸導,甚至超過每日合理門診量後,健保給付的診察費也隨之下降;但若斷然不給加號又顯得冷血、棄病家於不顧,堪稱醫師版的囚犯困境。限量總是殘酷的,其實對醫師也是,常難以抉擇要給誰加號單呢,以病情嚴重度決定?排隊時間決定?還是以患者的年齡來決定?我心中的天秤盪來盪去,找不到最公平的答案。

在醫生內心的小劇場還千迴百轉,小天使跟小惡魔來回拉鋸的時候,叫號燈已經亮起,顯示第一個號碼,今天的戰鬥又開始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我的開工儀式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九里安西王/油炸十七年蟬

海德薇/金魚腦和戇膽

一句好話

赫連擁/情繫二手貨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