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潑/摩羯I人,準備開機

摩羯I人,準備開機。圖/袋安Diane
摩羯I人,準備開機。圖/袋安Diane

這樣的工作,對我來說滿是壓力

依據現在流行的MBTI分類法,我是一個I人。這個結果不讓人意外,因此,即使我整天嚷著「不想寫了」,寫作依然是我這種人能安放身心的棲所。這恐怕是所有職業中,極少數能夠安靜作業、獨自進行心靈活動的工作。

然而,寫作或創作並無法自囚於室,仍得走出家門,或做田野或與讀者編輯對話,甚至授課演講。此意味著,不論自己如何社恐、不善與他人交誼,都還是必須讓自己面對人群。這相當消耗I人的能量。

我並非一個可以靠著心理或腦袋活動就能寫作的人。有十多年記者資歷的我,不論在不在新聞崗位上,都得依靠採訪、田野或旅行來得到寫作素材,甚至得強迫自己與人大量交談,以貼近社會現實。這樣的工作,對我來說既是「未知」,也滿是壓力,如果遇到排了這類工作的那天,我就會感到緊張。

就讀新聞系四年期間,每到要打電話約訪,有時候,我會讓自己緩慢走上政大的山坡,一步一步、一階又一階數著,平撫心情,再開始約訪之事;但絕大多數時間,我都會先登入BBS,瀏覽完想看的貼文或爬完同學們的閒聊,再讓自己面對「他人」。

儘管隨著年紀漸長、經驗增多,「開工」前的儀式,也會跟著當下自己生活的樣態而改變──例如,研究所期間我正學日文,每每進行田野訪問前,都要先做幾頁習題,讓自己的腦袋處於一種機械式的反覆操作狀態,穩定自己的腦波與情緒,再去訪談。

有幾年,我會在出門或電話訪問前,切菜做馬鈴薯燉肉,如果有時間就打蛋白、加麵粉,把麵糰放進烤箱做個不怎麼樣的糕點,先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學畫的那幾年,則是會先在畫布上調整個幾筆,多加點顏色,再開始與人交談的工作。

如果時間允許,先去上個拳擊課

在苦於論文的那幾年,我曾經在畢恆達老師的書裡得知他思緒卡住、研究受困時,會去刷馬桶來淨空自己,那時我也效法他去刷馬桶。當時,我所得到的啟發是:這類與工作(動腦)無關的生活小事,是調整自己的方式。因此,不論我要面對的工作是靜態或動態,是獨自一人還是面對他人,都要先做一次「腦袋淨空」的事,來穩定自己,也告訴自己:準備開機。

社群網站盛行之後,我變成要滑個臉書、看個IG來開始這一天的工作。如果我還在新聞工作上,這個「儀式」對我有莫大助益,可以讓我與受訪者或聽眾有話題──我有朋友則是訂閱了所有的新聞網站,將它們都瀏覽完──但時間一久,我發現這並不是個健康的習慣,因為這會讓你的腦袋先被大多數人關注的話題,或者幾則讀起來讓你情緒波動的留言,乃至於不是讓你太愉快的訊息占據,左右了你的思考與心情。於是,當前幾年我訪談張娟芬,知道她會在寫作時,花很多時間在手機小遊戲後,有整整一年,我也會在開工前,打幾局小遊戲,讓自己先不管自己接下來的採訪或工作,而是沉浸在自己的腦力活動裡。但這有個缺點,會讓自己的眼力變差。

最近這兩年,顯得「上進」一些──如果時間允許,我會先去上個拳擊課,再去工作,如果時間不允許,我就清潔拳擊手套、準備拳擊課所需,至少讓自己腦海產生「工作後可以運動」的訊息;而最近,我在手機裝了語言學習軟體後,更是強迫自己在工作之前,或訪談路上,都要完成幾個單元的學習,就像我讀研究所那時一樣,以機械式的反覆練習,來讓自己的腦袋與心情處於穩定的狀態。就算這一天的工作表現或收穫,讓自己不太滿意,至少,這些「開工儀式」,會讓自己知道今日不是一事無成,還是能得到些什麼,或是有些進步。

是的,我不僅是個I人,還是完全無法放過自己的摩羯座,即使是開工儀式,我也要追求「意義」與「價值」,若不如此,我根本無法好好開工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我的開工儀式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小令/想喝什麼茶?談盲買與忙買

馮嫦慧/不一樣的獵犬

李奕萱/這裡美極了,不如來丟顆炸彈吧?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