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靜悄悄地失望

不論編雜誌或編書,就算是出版社或雜誌社主動邀稿,收到的稿件,偶爾還是會有「不如預期」的情況。可能僅僅是局部:不精準,超展開,敘事、材料或架構混亂,觀點狹隘,考證粗率……(若是圖像,則可能某些詮釋欠缺新意,構圖經營不足,或沒有充分展現意圖或風格……)修潤或稍作遮掩未必多費事,但也足夠編輯燒腦思索如何委婉回覆,請求調整,並順利繞過作者的玻璃心。

有可能是邀請之初就誤判或高估了,或傳達過程掉了漆。編輯的當下挑戰,是不得不在預設的出版或出刊時間壓力下,改多少算多少。主要是發還作者親自操刀,其次是編輯取得作者授權後修改,再傳回確認,總之儘量接近共識。只是這些年下來,也不免積累一些讓人有點氣沮的經驗值,比方說,雙方對完成度或方向理解始終有落差,持續雞同鴨講;或作者已無餘力、動機、想法、時間再配合--就算受邀之初或聯繫期間滿口輕快「可以」、「沒問題」、「懂」,但沒人能預料對方哪時會突然煞車,或來個大甩尾,新闢溝通的角力場。

還有可能,沒大問題,僅僅是有點……少了點共鳴感。堪用,不需退稿,也沒什麼安排上的困擾--若將雜誌比擬為一片樹林,要安插一棵品相稍微與其他不同的小樹,有何難呢?你更心存感激,畢竟等來了,下次還能合作。但這就像是翹首等候受邀嘉賓盛裝出席,當場卻發現某些細節有點違和,顯露出倉促和草率的感覺。你反省,是不是聯絡時哪裡疏忽了,讓對方錯覺自己是湊數,而生出敷衍之心?不至於吧。作為邀請者,萬般糾結的心情其實也只是打開檔案的瀏覽一瞬,仍難免在心裡面那本名為失望的小簿子悄悄記下一筆,並許願來日有機會讓對方、自己劃掉這個紀錄。

你繼續反省。編輯的永恆功課:要被動放任,讓作者自在發揮?或是主動積極介入,再多些事前討論激盪?你從來都困擾於兩者間的平衡分寸。時間拉長地看,作品水準、投入精力與掌握書寫媒介的程度,起落難免,僅僅是持平也足夠考驗。若說有些不能釋懷,或許正是因為不能忘情於對方明明寫/畫過的更好(或更難)的東西。你因此依稀想起幾乎遺忘的閱讀饑渴。你還想起曾有過一段時期,對方更樂此不疲試過所有能力、想像所及,可以創造的任何東西。那才多久以前呢?

甚至你可能過度警醒地擔憂,想太多:作者也許正面臨難以為外人道的狀況?自己能幫什麼忙?並且刻意不去想:自我要求與堅持,疲乏的時刻是何時到來的呢?或是,為了多方嘗試或謀生的斜槓外務,終於展露了反噬作用力嗎?

愈胡思亂想就愈難以啟齒,就稿論稿……不過,你還是忍不住這樣想:作者們會不會偶爾也浮現這樣的片面印象呢--儘管刊物或媒體提供命題方向、對話與發表場域,以及「堅持」微不足道稿費(但也從來不會給予任何名目的壓力--除了截稿時間),其實才沒怎麼進步呢?也許他們同樣不知怎麼對編輯我輩說?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韋瑋/走進飛鼠繪本的產地

徐子耘Mossmen/走路與尋找

情書簡訊

小老虎法官/日本法庭散策:小法官東遊記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