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鹿/從阿祖努力到曾孫終於開花結果的鳳梨栽培紀錄

從阿祖努力到曾孫終於開花結果的鳳梨栽培紀錄。圖/TANK
從阿祖努力到曾孫終於開花結果的鳳梨栽培紀錄。圖/TANK

大家都知道的,歷史地理課本都有提到過的航海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在西元1492年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接著,哥倫布於西元1493年抵達西印度群島,在加勒比海上的瓜地洛普島發現了鳳梨這種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奇異水果。對這群在海上漂流、需要限制飲用水的航海員來說,上岸後吃到一片充滿水分和糖分的黃色果實,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漫長的旅途中,他們終於能夠舒爽地解渴了!

哥倫布的航海紀錄上寫著:「它的形狀像松果,但大小是它的兩倍,而且味道很好。您可以像切蘿蔔一樣用小刀切割它,打開來呈現的果肉,看起來吃了會變得很健康。」

鳳梨這樣特殊的水果,在被哥倫布發現後的五十年間,於西元1548年的記載中,已經傳播到中南美洲加勒比海的各個島嶼,大家皆開始種植,甚至擴散至整個熱帶美洲,抵達了法國人居住的馬丁尼克島,俗稱的花之島。這就是鳳梨這個純種熱帶水果被法國人知曉、被凡爾賽宮的主子們奉為上賓的開端。

讓—巴蒂斯德.迪.泰爾特,這位神父兼植物及鳥類學家,於西元1667年出版的《安地列斯群島通史》中,首度稱鳳梨為水果之王。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上帝為它戴了王冠。書本上是這樣記載的:「我在這裡可以明確地封鳳梨為水果之王!因為,它就是世界上最美麗且最美味的水果。正因為如此,國王們的國王--上帝在鳳梨的頂部戴上了如王冠般的皇室標誌。」

至此之後,歐洲的傳教士到世界各地布道時,只要有機會,便會一手拿著《聖經》,一手拎著稀有的舶來品鳳梨,宣揚這是上帝偏愛的水果,不但可以止渴,且餓了可以食用,生病可以用來醫治,其葉子還能做成纖維編織成衣服。

鳳梨成了專屬於貴族皇室的特供食材,在那個法國路易十四、十五的年代就是皇室才能使用的奢華代表。在這邊,我們就要來談談,關於一幅現存於法國凡爾賽宮之鳳梨肖像畫的故事。

鳳梨身為一種原產地離歐洲超級遠的南美洲亞馬遜雨林熱帶水果,一直到十七世紀後期才首次被引進法國宮廷、提供國王享用。當路易十四首次品嘗到這款來自熱帶雨林的異國風味時,立刻就陷入狂熱喜愛,並將其真正認證、冊封為水果之王!甚至曾經出現過一個太過浮誇的傳聞:當路易十四第一次拿到鳳梨時,太渴望品嘗它,以至於直接咬了下去,嚴重地傷了上唇(是有多狂熱?)。

路易十四的御用園丁讓—巴蒂斯特.昆提涅,則得到國王的命令,於西元1642年將第一株從新大陸運來的鳳梨苗孕育於盆栽中,無奈出生在熱帶地區的鳳梨苗,遲遲無法在凡爾賽皇家植物園的溫室裡本土育苗成功;畢竟,對鳳梨來說,凡爾賽宮實在是太冷了啊。事實上,連育種苗都很難活著抵達法國,就算成功地種到溫室盆栽裡,寒冷的天氣依然很快就殺死它們。

也因此,凡爾賽宮的花園裡,一直有著時不時從遠方運來的成熟鳳梨盆栽供國王、貴族們觀賞,最高紀錄是同時間種了四千盆之多!不意外地,鳳梨也成為了宮廷裝飾藝術的新寵,例如床罩壁飾椅布等紡織品、宮廷內部的壁雕設計、家具和藝術品的靈感來源等等。而在凡爾賽宮廷中最常見的鳳梨享用方法,則是拿來當冰品甜點調配--也就是鳳梨雪酪!

西元1690年,太陽王路易十四與西班牙的查理二世締結了一項新條約:將伊斯帕尼奧拉島割讓給了法國,並更名為聖多明哥,也就是今天的海地。海地原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族居住地。西元1492年哥倫布航行至此發現此島。想當然耳,這個島上種植了許許多多的鳳梨,凡爾賽宮廷內也就有了更多管道獲取水果之王鳳梨。

時光飛逝,路易十四的繼承者,他的曾孫路易十五的皇家園丁,在試驗各種催熟的方式之後,於西元1733年12月28日終於成功地培育出第一顆法國本土產的鳳梨呈給國王。路易十五二話不說地傳喚宮廷肖像畫家讓—巴蒂斯特.烏德里,將首顆本土培育的鳳梨,以皇室成員肖像畫同等級的概念記錄下來。很快,鳳梨也成為了路易十五喜歡的水果之一,並迅速蓋起一座專屬鳳梨培育、每年需耗費一千圖爾里弗爾(livre tournois,中世紀法國貨幣單位),大約等同於今日九十六萬五千元台幣的維護費用之新溫室,而這個溫室所培育出的本土產鳳梨,也成為當時法國皇室最流行的外交禮品。

直到西元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前,在那個凡爾賽宮的年代,溫室裡的鳳梨們,一直都是以一顆鳳梨一個盆栽的模式在進行培育。也因此我們看到的那幅西元1733年所繪製之第一顆法國本土培育成功的鳳梨肖像畫,是一株長在大盆栽裡的帥氣鳳梨啊!

●摘自麥田出版《聽說勇者才有資格吃孔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閒話吃喝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九里安西王/不是偷來的聖史多倫

盧建彰/讓自己每天都喘得要死

翟翶/今天應該很高興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