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淳之/故鄉的街屋

BANDAI「我生長的街道」系列場景。圖/遠流出版攝影
BANDAI「我生長的街道」系列場景。圖/遠流出版攝影

有段時間,我很喜歡收集房子。那是製作鐵道模型,以嚴格比例尺縮小的房屋。最早,是從幾棟不起眼的小房子開始,它們矮胖、樸拙、童趣……莫名打動了我,甚至半夜跨海搶標。

那是BANDAI的「我生長的街道」系列。包含了雜貨店、古書店、電器行、麵店、藥局、咖啡屋、理容院、模型店、電影院、錢湯和孩子的祕密基地等等,以及小小交通工具和袖珍人物。等到全系列五套到手,準備了街道地圖,將小房子拼湊、排列其上,原先不知道想做什麼,望著逐漸成形的街市,才了解想重塑的,是自從遠離了,就一直想回去的地方。

故鄉。

作家瘂弦老年想過,若有一天再寫詩,會寫什麼?想來想去還是故鄉。「故鄉是我永難忘懷的,如一首詩中所寫,『你離家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戴著那頂破斗笠/不,那是故鄉的屋頂』。」雖然離鄉超過半世紀,他還是思思念念。

想念老家的不計其數。最近占星家唐綺陽意外買回了老家原址的新屋,其中因緣頗令人叫絕。當年老家改建時低價賣掉,成為全家不想回望的傷心地。如今為父母尋覓新居,卻發現原址改建後,始終有一戶不曾被入住,這中古新屋意,即便市容更新也充滿回憶,巧合機緣重現了父母歡顏。

BANDAI「我生長的街道」系列場景。圖/遠流出版攝影

直到最近我還經常重見老家。那些房市、街聲、人景,既沒有更模糊,也不曾變清晰,以獨獨存在記憶中的形式,讓我一次又一次回鄉。從南到北遷徙多年,魂牽夢縈的就是出生的台南老透天厝,及寒暑假暫居台北,爺爺的頂樓花園住所。前者是兒時日常,後者是長假歡愉,時空凝鑄琥珀,不曾忘記。小孩子不可能對搬家置喙,老家的往日情懷就寄語小小房屋,拼出整鎮街屋,致敬童年往事。

曾經瀏覧售屋網站,發現爺爺老家一樓待售,3D格局重現了昔時頂樓風貌,大人們售屋遷徙後,我竟藉由此徑,再次經歷祖孫相處的寧靜日常,不禁眼角濕潤。後來便向房仲叮嚀,「如果聽說(爺爺住過的)頂樓要賣,請務必通知我。」

建築模型始終有死忠粉絲,「我生長的街道」不賣未來夢幻,而是重現建築和人們互動的記憶。當年的頂樓屋齡已逾四十,我不嫌老,只幻想著自己也老了,還能和童年記憶相伴。

或許還力有未逮,總想著有為者亦若是,能有希望就是希望。創造希望,也正有了前進的動力;而失去了記憶,所憑所恃將為無依。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葉淳之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九里安西王/不是偷來的聖史多倫

盧建彰/讓自己每天都喘得要死

翟翶/今天應該很高興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