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腎醫師/放手,最沉重的決定

放手,最沉重的決定。圖/Emily Liu
放手,最沉重的決定。圖/Emily Liu

俗話說:「久病無孝子。」新聞媒體也常出現類似的報導,一般人聽完之後只覺不勝唏噓,或者理所當然。但是,在醫療崗位的我們,確實看過一些後輩非常認真、確實地擔負起照顧年邁父母親的重責大任;然而,隨著長輩病得愈來愈嚴重,照顧者很難不感到身心俱疲,逐漸有「放手」的念頭。在這「放手」的過程中,親情的割捨與沉重的心情,外人實在難以體會。

失眠是家常便飯

七十六歲的陳伯伯,八年前開始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由於身為公司董事長,即使每周須接受三天的洗腎,他仍會早上到公司巡視、定期拜訪老客戶。

去年年初他下背開始疼痛,起初以為是坐骨神經痛,經由核磁共振檢查才發現是腰椎化膿性骨髓炎,儘管開刀後感染獲得控制,但因為術後臥床時間過久,加上年紀大又是洗腎患者,肌少症迅速降低了他的活動力,最後所有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家人代勞。

從位高權重的董事長,變成事事無法自理的病人,陳伯伯脾氣也變得古怪。不過,當家人考慮將他送至安養中心時,陳太太卻一手攬下所有的照護工作。

在一次陳太太因失眠來看診時,我問她這樣身體負荷的了嗎?她說,她年紀大了,一聽到先生呼喊就必須馬上出現,壓力當然非常大,近半年已感到身體吃不消。可是,面對相處超過半個世紀的老伴,「放手」兩字對她太過沉重,她無法接受……

第一句話竟是要求回家

另一位因為糖尿病腎病變接受規則門診追蹤的施奶奶,是我照顧了十幾年的患者,與她的家人彼此熟悉,知道晚輩們對她的生活起居都是親力親為,所以腎功能也都相對穩定。曾經我以為奶奶應該一輩子都不會遇上洗腎,無奈心臟衰竭,她在高齡九十三歲時進入洗腎的行列。

老年人在洗腎後狀況特別多,併發症也比年輕人複雜,諸如細菌感染或是出血等,都令她反覆住院,體力愈來愈差,最後不得不使用鼻胃管灌食。看著自己的媽媽插著鼻胃管,她的兒子常紅著眼眶親自餵食牛奶,我每每看著那一幕感慨萬千,想不到最終施奶奶仍需要這樣被照顧。

在一次被嘔吐物嗆到後,施奶奶於送往醫院途中喪失呼吸及心跳,由於情況危急,當下立刻插管急救,儘管事後其他家人對於插管一事持有不同意見,但那情況確實不容遲疑。幸運的是,奶奶挺了過來,順利脫離呼吸器,只是出院後得長時間臥床,甚至逐漸日夜顛倒,搞得家人及看護不勝負荷。

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下,他們找了一個提供洗腎治療的安養機構,讓奶奶在裡面接受完整的照顧。起初兒子去看她時,施奶奶都不講話,而且眼神無法對焦;可是一星期後,她記起兒子的名字,開口說了第一句話:「我想回家。」這讓孝順的兒子心中再次升起強烈的自責。

施奶奶在人生最後一段旅程裡,持續待在安養中心。她辭世半年後,她兒子還是會對我說,有時候很後悔、不知道當時的決定到底對不對,即使心裡知道他們無法二十四小時照顧施奶奶--那個看似當下最好的決定,最終成為他一輩子的課題。

長期照顧慢性病患者,受罪的是病人,煎熬的是身邊的主要照顧者,放手與否都很難:選擇不放,是勞累了自己,且隨時感受著病人的苦痛;選擇了放手,心中充滿不捨,更可能是一輩子的遺憾。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艾莉貓/我的慢跑史

林比比鳥/太空中的作家

吳一忠/原諒的智慧

阿如/請問,你有賣凶宅嗎?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