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登貴/後設的劇本結構
老梗的三幕劇
身為科班出身的影像工作者,我在讀藝術大學時不太喜歡理論課程,總覺得跟創作沒什麼關係。直到工作幾年後,面對各種沒遇過的拍攝類型與需求,為了彌補不足的經驗值,嘗試去做類似「鏡頭分析」或「劇本還原」的功課,才發現過去所學的電影理論,很適合用來檢視驗證「已成形」的作品,包括從曾經做過的案子,找出思維的盲點並加以修正。
就像劇本結構裡常被當作老梗的「三幕劇」,略懂的朋友都知道是「布局→轉折→結局」,將故事切成大略的三段。應該很少人會直接用這套理論去發想,但已經寫出第一版的故事或劇本,卻很適合按造「三幕劇」的理論檢視--是否在進行到三分之一前,完成「布局」,讓觀眾看到大致的全貌,而不是還充滿疑惑,甚至不確定故事的主軸是什麼。
在剩下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間,目前的「轉折」是否強而有力,讓「某個狀態」徹底扭轉。例如本來很懦弱的主角決心勇敢一次,或者苦苦追求女神多年,卻突然愛上默默在身旁支持自己的好友。至於「結局」的段落,是否能將所有的設定與伏筆都圓滿收尾,還可以在最後的最後,給觀眾一個出乎意料、卻合乎情理的驚喜逆轉。
事實上,大部分的電影編劇理論書籍,都在做類似的功課,將一些經典電影拆解成相似的「故事分段」,找出各自段落的情節傾向與特徵,進而建立某種能被套用在大部分文本的思維邏輯。段落數目與複雜程度略有不同,但若仔細推敲,絕對是能相互呼應的。
從靶心公式看作品
比如作家許榮哲在網路上分享的「靶心公式」,將童話故事「美人魚」拆解成七個段落,依序是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並使用這套理論,驗證他拿來舉例的每個文本。若將前段提及的「三幕劇」概念,套用在「靶心公式」的七個段落,你會發現基本道理都是相通的。目標與阻礙都清楚後,自然就完成了「布局」,而意外與轉彎之間,就是「轉折」的好時機,進而邁向故事的「結局」。
編劇教科書《作家之路--英雄旅程》、《先讓英雄救貓咪》的分段更加複雜,甚至能推敲到對應的劇本頁數,對劇本結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行搜尋、延伸閱讀。但可別依循著既定結構去創作,反而會綁手綁腳--我認為編劇理論基本上是「後設」的,唯有先製造出文本,才適合用理論去驗證或修改。不過,在創作或發想階段,也不是沒有一些建議,能幫助我們「聚焦」或減少犯錯。
感覺自己的故事有所不足時,有經驗的創作者多半會做「減法」而非「加法」,就是在強調「聚焦」的重要性。我常給初學者的創作建議:角色少、時間短、場景集中、動機鮮明,就是希望他們盡可能將故事限縮在小範圍裡,自己比較能夠掌握,觀眾也不會接收到多餘的訊息。
初學者總幻想著將自己的人生濃縮在十幾分鐘的短片裡,光是高中歲月就有說不完的事:在課業壓力的夾縫中談戀愛、玩社團、編織美好夢想,奮力抓住青春的尾巴……我不想消磨他們的創作熱情,可是一定會反覆提醒,儘量限縮在較短的時間跨度裡,比較有爆發力。
如果非要在充滿回憶的高中三年裡,選擇一天來拍攝,你會挑哪一天呢?我想,沒有意外的話,那一天應該就是你高中生涯的「轉折」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