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震牧/東南亞文學獎與當代泰國文學發展

2024年東南亞文學獎頒獎典禮於曼谷舉行,邀請2022-2023各國得主與會合影。(圖/Peerasut Chotinipat 提供)
2024年東南亞文學獎頒獎典禮於曼谷舉行,邀請2022-2023各國得主與會合影。(圖/Peerasut Chotinipat 提供)

」總讓人想到佛塔、海灘、美食及五光十色的夜生活,近年來,新穎的百貨公司及紅遍亞洲的影視明星也逐漸成為泰國的代名詞。相較之下,當代文學大概是泰國鮮少會被提及的面向。

一方面,泰國文學英譯本極少,遑論中譯。經常被戲稱為「蚯蚓文」、「毛毛蟲文」的書寫系統,更對外國讀者築起語言之牆。再者,「泰國人一年只讀八行字」這句隨泰國籍網紅傳來的玩笑話,或許也讓不知情者誤信了泰國人與閱讀絕緣的說法。

事實上,泰國人不只閱讀,也精於寫作,某個由泰國人創立、迄今已延續四十多年的文學獎項,更一度是東南亞最高文學桂冠。

▋東南亞文學獎的前世

泰國人習慣稱為「希萊」(即S.E.A. Write)的東南亞文學獎,正式泰文名稱為「東南亞國協最佳創意文學獎」,首頒於1979年,對象是東協初始成員國的傑出作家。冷戰結束、東南亞各國陸續加入東協後,該獎項逐漸納入現今所有東協國家。

其實早在1968年,為了團結成員國,現已不存在的「東南亞公約組織」便發起過「東南亞條約組織文學獎」(SEATO Literary Award),由菲律賓、泰國和嚴格來說不算東南亞但同屬組織成員的巴基斯坦共同參與。

雖然政治味濃厚且存續僅短短五年,但至少就泰國而言,由於評選單位是權威的泰國皇家語言與書籍協會(亦為國際筆會泰國分會),仍選出了幾部泰國文學經典。如筆名「牡丹」的華裔泰國作家蘇帕‧斯里興(Supa Sirisingh)撰寫的《泰國來鴻》,至今仍是泰國家喻戶曉的名作。

時間來到1979年,隨著東南亞公約組織瓦解,地緣政治格局逐漸改變,東南亞國協開始發揮影響力,泰國一間知名飯店決定創立新的文學獎搭上新興趨勢。

▋昭披耶河畔的文學傳奇

曼谷東方文華辦文學獎似乎再合理不過,因為這間飯店與世界頂尖作家淵源頗深,至今仍保留名為「作家之翼」(Author's Wing)的特色套房,紀念曾入住於此的文學巨擘。從毛姆、康拉德到勒卡雷,眾多世界級作家曾在此凝望昭披耶河美景構思下一部鉅作。

為突顯獎項分量,東方文華於首屆東南亞文學獎邀請拉瑪五世之孫,曾任朱拉隆功大學現代語言學系(現語言學院)系主任、暹羅協會主席,且為皇家學院成員的邊‧布拉查親王(Prem Purachatra)擔任主席,在泰國作家協會、泰國皇家語言與書籍協會襄助下,選出了首屆的泰國得主。

由於定名為東南亞文學獎,該獎項也邀請當時已為東協成員的東南亞國家,由各自的藝文專責單位選出獲獎人。最後所有作家齊聚於東方文華,在盛大的酒會中接受泰國王室成員頒獎。東南亞各國陸續加入東協後,該獎項最終囊括了現今東協十國的所有國家。

▋意識形態與妥協

雖然緣起帶著促進觀光人流的商業動機,東南亞文學獎畢竟走過了四十多個年頭,猶如見證了東南亞各國近半個世紀的文學發展。而作為發起國,泰國始終是最看重該獎項的國家。

然而文學獎作為篩選與品評的機制,猶如擔綱了決定文學價值、建立創作與閱讀標準的守門人,在泰國自然也歷經各種檢視和批評。

在上世紀七○年代,由於意識形態衝突和大學生人數激增,泰國社會躁動不安,新興分子的焦慮與困頓便反映在閱讀上。東南亞研究大師班納迪克‧安德森曾參與編輯一部泰國冷戰時期短篇小說選《鏡中》(In the Mirror),序言裡便概述了當時彷彿壓力鍋將炸開的社會圖像。有位泰國學者對那個時代的回顧極為貼切:「那時候書店裡擺的書不夠艱深沒有人會買」。

但1973年稱不上成功的民主運動過後,1976年的血腥清洗隨之而來。法政大學的悲劇落幕,眾多知識分子或流亡或遁入邊境叢林,泰國藝文環境進入知名文學批評學者楚薩‧帕塔拉均瓦尼(Chusak Pattarakulvanit)定義的「真空狀態」,左翼文學與傳統文學原本的對立頓時瓦解。東南亞文學獎是在這個時期設立的。

因此,便有一派泰國知識分子認為,東南亞文學獎是品味的妥協,更激進的說法是:把品評標準讓渡給資產階級。

以首屆泰國得主康普恩‧奔他威(Kampoon Boontawee)的作品《東北之子》為例,雖然該作描寫泰國東北生活絲絲入扣,宛如民族誌般鉅細靡遺,但在左翼知識分子眼裡,東北既貧窮又屈居邊陲,把東北人描繪成樂天知命的小說得到文學獎肯定,無疑是諷刺。

但也有不同的觀點認為,七○年代的遺緒在評選標準中依然具有影響力,例如第二、三屆的得獎作品,詩集《只是一場運動》與短篇小說集《坤通,你會在天明時歸來》,均直接指涉民主運動與遁入叢林的學生。此觀點亦認為,《東北之子》的獲獎,讓鄉村實景有被大眾看見的機會。換言之,此說認為儘管當時的評委組成被視為上層階級,仍遵循了泰國藝文圈自二十世紀初以降的庇護文化,讓異議有發表空間。

事實上,此類爭議肇因於泰國文學很長一段時間裡有顯著的工具傾向。作家奉左派學者吉‧普米薩(Chit Phumisak)的思想為圭臬,認為應遵從「文藝為人生」的信條,藝術創作是為了替人民鬥爭。反而是在東南亞文學獎創立後,才陸續出現了藝術性更為深刻的作品。

▋創新與守舊

1982年的得主查.勾吉蒂(Chart Korbjitti),咸認是將泰國文學的藝術成就推至高峰的要角。其得獎作品《判決》講述的是鄉村裡的平凡男子,出於善意做了某件事,卻引來全村的唾棄和疏離,最終導致人生走向崩壞。儘管泰國有文學批評認為,此作仍奠基於對七○年代學生運動的同情。但更多的評析則指出,這篇小說超越了「文藝為人生」路線意念先行的缺點,也不再僅是傳統的鄉土寫實主義,反而帶入更多對個體命運與社會衝突對立的思索。

泰國皇家語言與書籍協會主席塔內‧衛帕達(Dhanate Vespada)教授在東南亞文學獎四十五周年的回顧文章中便指出,從《判決》開始,泰國文學逐漸從為意識形態服務走向人文主義。從訴諸政治理想,轉為更關注人性價值、人類共同的苦難等主題。

九○年代後,敘事手法的突破令泰國文學風貌一新,東南亞文學獎也對這些作品予以肯定。例如文‧廖瓦林(Win Lyovarin)在得獎作《平行線上的民主》中,以虛實交錯的手法重寫泰國立憲革命以來的歷史,甚至招致保守派抨擊。曾是該獎最年輕得主的帕達‧雲(Prabda Yoon)以極具實驗性的故事著稱,他的小說情節往往支離破碎,僅有模糊的因果或無盡的故事鏈,卻默默嘲笑、拆解了舊有價值觀。

此外如近來小說獲企鵝藍燈出版英譯本的烏堤‧黑瑪門(Uthis Haemamool),善於以魔幻寫實技法書寫鄉野奇談,刻劃工商蓬勃發展下被時代拋棄的家族,或是以附身、噩夢等光怪陸離的事件,挑戰主流國族敘事。四十七歲才開始寫作的威拉蓬.尼迪巴帕(Veeraporn Nitiprapha)則用迷離瑰麗的筆觸,將泰國當代政治衝突寫成淒美的愛情故事。隨後又從華裔泰國家庭的代際創傷出發,寫出被隱沒的泰華歷史,晉升首位二度榮獲東南亞文學獎的女性作家。最年輕得獎者的紀錄保持人吉妲楠.莨翩莎姆(Jidanun Lueangpiansamut),當年則破天荒以反烏托邦科幻小說短篇集獲獎,她同時還是勤寫BL小說的作者,成為泰國文壇熱議的話題。

雖說該獎項肯定過不少題材大膽的作品,卻也曾被批評太過保守。最具爭議的例子大概是作家薩涅‧桑蘇(Saneh Sangsuk),他半自傳色彩濃厚的小說《白影》在1993年出版時,引起泰國文壇不小的轟動,卻連當年的初選名單都沒入圍。據稱是評委擔心該書對社會有不良影響,因為小說描述的是惡棍無賴般的年輕藝術家生活,甚至有泰國讀者形容為《人間失格》泰國版。

此書及薩涅的其他作品經翻譯家馬塞爾‧巴洪(Marcel Barang)譯介後,卻在歐洲受到矚目,最後薩涅更獲頒法國文化部的文化與藝術勳章(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回到泰國國內,儘管文壇均知曉其文學成就,薩涅仍遲至2014年才以短篇小說集獲東南亞文學獎的肯定。

▋衰落與新生

2020年時,東南亞文學獎因連續三年頒給獲獎過的泰國作家,引發缺乏新意、令泰國文學趨於乏味等批評。而在典禮本身,文華東方已因財務調整退出。即便有盤古銀行等企業持續贊助,典禮也不再是固定每年舉辦,改為二至三年才邀請此前的各國得獎者至泰國共襄盛舉。但各國評選過程未必如主辦國嚴謹,有時甚至會有選不出代表以至湊不齊東協十國的狀況,曾經輝煌的國際文學盛事步履維艱。

然而,這項文學桂冠對泰國文壇仍有不可忽視的價值。素來承擔評選要務的泰國作家協會以及皇家語言與書籍協會肩負起獎項傳承,透過創新活動保持活力。例如去年為慶祝四十五周年,便攜手泰國創意經濟局(CEA)和新媒體舉辦研究培訓工作坊,吸引數百名文學愛好者參與,顯見該獎項依然受文學社群重視。而每年年底公布得獎者時,各家泰媒仍大篇幅報導,該獎在泰國文化界的地位依舊不容小覷。

近年參與的作品和獲獎作家,也折射了社會脈動。例如2021年便有大量BL題材作品報名,年輕一代和次文化創作者仍渴望挑戰這個被某些人視為傳統的文學獎座。2023與2024年的得獎作品則不約而同觸及多元性別議題,正好呼應泰國通過婚姻平等法的社會動態,彷彿證明了文學始終緊貼著時代的呼吸。

東南亞文學獎見證了泰國文學的榮耀與困境,以及時代的潮流與更迭。如今,隨著年輕創作者的加入與新題材的興起,東南亞文學獎正處在重新定位的十字路口。期盼該獎項能激發更多想像,持續作為推動文學發展的重要平台,引領泰國文學邁向更多元、更具國際視野的未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國際文學獎巡禮 泰國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朱德庸/here+there=朱德庸

夏夏/掩藏在冰山一角的希望

沈默/善於跨過去的人

林宇軒/寫給台灣土地的情書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