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定照/白先勇──扛起文化向歷史敬禮

白先勇的《台北人》向民國歷史敬禮。(圖/本報記者林俊良攝影)
白先勇的《台北人》向民國歷史敬禮。(圖/本報記者林俊良攝影)

白先勇坐在東區住家附近熟悉的歐風茶館,全身沐浴在金黃色燈暈下。那光柔黯黯包裹他一身,是八十七歲的他喜歡的懷舊味,「東區現在這些人在想什麼,我有點搞不清了」,就像他比較一甲子前提筆寫《台北人》裡台北樣貌今昔,「變得根本不認得了」。

但他相信人性還是一樣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渴望與愛都一樣,正如他加了新序將出新版的《寂寞的十七歲》那一大群寂寞的靈魂,歷經六十年仍與當代人心呼應。廿年前他傾力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能火紅至今,也因為這四百年前的愛情神話仍勾起兩岸觀眾心中綺思,「人性不會變的」。

從念台大外文系時首次出手,白先勇就展現新手作家罕見的重量。他不寫自己,看的是外面,作品總有超齡的慘烈重彩,廿一歲發表的首篇小說〈金大奶奶〉寫透上海富貴人家由盛而衰的死亡。許多與他同在大三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的同學沒見過的榮華轉眼煙消,他從小經歷,彷彿提早預習七歲起傾心的《紅樓夢》。

不要低估小孩子

他細數六歲起隨家人從故鄉廣西逃難的一路顛簸:時任副參謀總長的父親白崇禧家在抗日戰火中「一下子全燒光,整個桂林城都燒光」;緊接著又是國共內戰,離開「金大奶奶」原型所在的上海時,「我們家門一關就走了,什麼也沒帶」。人世的興衰變遷與無常,白先勇從童年就懂得,「這與我處的時代有關」。

他對生老病死與人世滄桑的特別敏感,還來自七歲時意外從祖母那感染肺病。祖母疼他,每天分他半碗雞湯,不知自己患有肺病;疼孫的善意不久演變成孫子七歲起孤絕獨居五年,白先勇說,那些年他只能隔窗觀察外邊世界,看著看著更體會人世「有興就有衰,有上就有下」的定律,「不要低估小孩子,他們眼睛什麼都看得到。」

眼前他自稱少作的《寂寞的十七歲》,就描繪從小看到那許多與衰亡相依的寂寞靈魂:難忍年輕情人別抱,最終玉石俱焚的〈玉卿嫂〉;飽受家庭壓力又遭同學霸凌,厭煩到不想活的〈寂寞的十七歲〉;〈月夢〉中憶念早逝少年的老醫生。而白先勇寫這些時不過廿三、廿四歲,還正是他與同學草創《現代文學》最活躍的時光。

多年後白先勇才在懷念摯友王國祥的《樹猶如此》中,寫下當年為《現代文學》奔走之際,他也正陪摯友與病魔搏鬥,彷彿透露當年意氣風發背後的心事。我問白先勇,那些少作如此沉重,是否也受好友重病影響?他連說三次「影響到的」,喃喃「我的好朋友突然得了罕見的貧血病,好好一個人一下就這樣……」

建中二年級認識王國祥時,白先勇還是位孤僻少年。白先勇說,他進中學時因為病剛好不久,有些手足無措,在校不茍言笑、不跟別人來往,雖沒像〈寂寞的十七歲〉主角那般遭霸凌,卻也常感寂寞,「直到大學才又恢復本性」。

他頓時呵呵笑開,用一貫熱絡招呼人的手勢演繹那本性,一面解釋自己看來陽光的緣由:「我覺得我應該是遺傳我媽媽,她不管處於什麼逆境,都還是讓大家如沐春風,帶來人間溫暖。」父親在大陸時長年在外率軍打仗,媽媽一直是家裡支柱,「家裡全是她一個人撐著」。

然而當王國祥病了兩年後重返學業,媽媽卻在白先勇赴美深造前驟然病逝。說起那巨大震撼,方才還興高采烈模仿媽媽活力的白先勇突地黯然,低聲說媽媽一倒下來,整個家好像天翻地覆,也是他首次真正面對死亡。「我實際面對人生的無常,覺得天命不可回轉,這讓我內心整個大翻轉。」

那年成了白先勇自認一生與寫作生涯的分水嶺,兩年後,他寫下〈香港一九六○〉,收在《寂寞的十七歲》末尾,成為他眼中從少作邁向《台北人》的重要過渡。

白先勇(右)1963年赴美留學,父親白崇禧於松山機場送行。這也是父子倆最後合照。(圖/白先勇提供)

看到了整個中國

表面上,〈香港一九六○〉寫一位戰死師長的遺孀從大陸逃到香港,終日沉淪於與吸毒犯交歡;細看字裡行間,白先勇通篇用意識流手法,表達出六○年代大陸大躍進造成大飢荒、香港也飽受衝擊下,人們的焦慮與對前途的茫然。「我從政治、社會、文化面,看這段歷史和香港的命運,香港表面很繁榮風華,其實內在很脆弱,說不見就不見。我那時寫的,現在又來了。」

小說中「香港在碧綠的太平洋中慢慢枯萎下去」、「這顆珠子遲早總會爆炸得四分五裂」,六十年後讀來如驚心動魄的預言。同樣的一支筆寫了香港後,翌年轉向台北,開啟日後成為經典的《台北人》篇章。

正是要在美國寫,《台北人》才能是《台北人》。被問到當年若是在台北寫《台北人》會有何不同,原本臥著歐洲刺繡靠墊的白先勇倏地一挺身,幾乎喊著說「完全不一樣」。首先是在台灣他還比較拘謹於當地史觀,到了美國,「我看到的是整個中國啊……」

白先勇說,當年台灣一直講要反攻大陸,他父親也直到晚年,即使心知不可能,仍想著有天要反攻大陸,「他非要有這種信念不可」。但當白先勇在美縱觀世事,才知道反攻大陸根本不可能,「中華民國在大陸已經亡掉了」,只是這不能提。

《台北人》甫提筆翌年,大陸開始文革,也撞擊白先勇。「我在電視看到上千年佛像被垂直往下砸,砰!就敲碎了,我想完了,我們中華文明完了。」雙重的衰亡感,激盪出以來台外省人為主角的《台北人》更多篇章:〈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中尋求過去不可得的退役大兵,〈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中永別上海戀情的領班舞女。

一九七○年首刊的〈冬夜〉裡,白先勇筆下曾參與五四運動的旅美學者,在美國學生批評五四是「流產的文藝復興」時沉默離開。半世紀後的白先勇,講起五四還是激動:「五四運動一九一九年開始時想法是對的,他們求新望變。但五四沒有時間成熟,到了三○年代,左派的政治就進來了,共產黨左派的文學政治也進來,文學被意識型態干擾!」

他感慨,五四新文學運動以降的小說,文學高度遠遠不及《紅樓夢》,許多文字也因西化影響,捨棄《紅樓夢》等漂亮的白話文傳統,像夏濟安說的充滿陳腔濫調。這是為何他與外文系同學創《現代文學》時,雖然沉迷西方文學,也同時聽中文系的課,「不論是我、王文興、歐陽子,做的都是融合中西文化,不是反掉傳統文學。」

台灣能有今天很不容易

同樣讓他心急的是,五四說要提倡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結果民主在大陸不用說,台灣起初也沒有,「大家一窩蜂去搞科技,把傳統文化撇掉,一切破壞在文革時到頂。」

心急的作家長年批評五四以來的教育政策,「這弄得我們文化認同非常混亂」,從自己中學美術課竟是畫維納斯石膏像,一路感嘆到課綱去中國化爭議。近年他出版《白先勇的文藝復興》,就回顧創《現代文學》時已朦朧作起文藝復興夢,廿一世紀後更積極推廣《牡丹亭》與《紅樓夢》,期望藉崑曲經典與偉大小說破除五四迷思,重啟文藝復興。

但他仍有未完的小說構想,描繪在美華人的《紐約客》他總想再寫幾篇,也念著一九四九年前後世代的主題。「那是中國最大一次的放逐,幾百萬人往全世界跑,我看了好多大家族一下子潰散。」《台北人》有如用文學註解往後他寫《父親與民國》中的民國史,一九四九這本格局必然更大,作家歉然一笑:「我花在《牡丹亭》時間太多了」。

我們走出茶館,白先勇指著周遭,說此處以前是黃泥地和鐵軌,「變得根本不認得了,現在完全高樓大廈」,兩句話竟與〈遊園驚夢〉末尾錢夫人說的一模一樣。但他是欣見許多改變的,過去居美教學四十多年,他難融入西方文化,總遠遠看著台灣:「台灣掙扎到今天很不容易,雖然問題還很多,整體說來已滿進步,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

他還是自視台北人,心中像《台北人》最末篇〈國葬〉結尾那聲「敬禮」,始終向歷史敬禮。「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從北伐、抗戰到內戰那段歷史很悲壯的,雖然失敗了,還是該向那段歷史敬禮。」父親白崇禧昔日把民國興衰扛在肩上,不知不覺中,白先勇也仿效父親般,默默扛起文化承續。那背脊雖然微駝,姿態依然富麗優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昨日之書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張作錦/張恨水,民國在大陸時期「婦孺皆知的作家」

陳怡芬/聽

馮平/在選擇之中

張作錦/來了本家張少帥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