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潔/有時,悲劇那樣糟糕而且毫無緣由

《Stay True保持真誠》書影。(圖/二十張提供)
《Stay True保持真誠》書影。(圖/二十張提供)

推薦書:徐華/著,王凌緯/譯《Stay True保持真誠》(二十張出版)

「我拾起筆來,試圖把自己寫回過去。」一場隨機的暴力事件,讓某些行進的路途,預設履踐的構想剎那被扭轉,被離心力拋出如常時光,在那個時刻作者寫下這樣一句話,以及這本傷悼青春的回憶錄。講述熾烈的大學生涯,如進入社會之前的人生試乘上路,如何以消磨不盡的精力與膽識,肆意探測各樣悲與惑的極限。

徐華的父母於一九七○年代以大學畢業生身分自台灣移民至美國,直至一九八○年代末,父親獨自遷職回台,父子以傳真連接庫比蒂諾與新竹兩端。如他所說:「第一代移民腦子裡想的都是生存;後來的人便負責講故事」徐華為父母的移民過程,構築出他的敘事版本:彼時台灣處於戒嚴,新移民追尋自由與發展機會,也被期待為美國社會做出學術貢獻,然而文化差異、語言障礙、種族歧視同樣是橫亙眼前的障礙。

此部自傳的細膩之處,在於展示各樣差異為個人生命帶來的浸染,「我是誰?」這樣的詰問,往往從「我不是誰」開始排除,個人生命既新又舊,獨特但同時又代表著多樣歷史淵源的匯流。因而親子關係、移民間的世代差異、階層鴻溝、移民族裔的不同、同化的困難……都在這本自傳細緻的體現,充滿立體感與啟發。

如何看見本真,找到得以造就自我的特質?徐華在大學生活之中一邊思索與摸索,他根據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的說法,在缺失的狀況與對話的實踐裡,與他人的期望交鋒。

透過製作小誌的剪貼與書寫,他寫下新發現的一切,認為「它是你的創造與你的聲音與你的生活……一種無法被任何人曲解又能夠被所有人接納/痛恨的表達形式……創造、破壞、顛覆」。熱愛音樂,熱中書寫樂評的他,藉流行樂的審美與審美觀點的變化,和消化超脫樂團主唱寇特‧科本的身亡,展現隨著歲月流經,他看待世界的不同。

「從前,才沒有什麼在車上耗太久這回事。我們只要湊在一起,就會開車到處跑。」他寫下友誼,盛年歲月有如在筆直的大道上前行,不問要去哪裡。「我們很多時間都處於這種模式——仔細揀選文化元素以為佐證,根據我們各自的忠誠與狂熱投射不同版本的自我。」他與友人談話、聚會,編排自我輪廓。

當摯友被兇手隨機搶劫、射殺的消息傳來,悖離常態的意外造成過去與未來的斷裂,傷痕結痂、擴展,或者變異再現出新的裂隙。面對自我的重整,他探求夠多的細節,記下心境的變化,進行對過往的重述與質疑。想盡辦法消化這種無端傷害帶來的咆哮或嗚咽,亦不忘保持對自我的真誠,因為最重要的是「對你自己保持真誠。對你曾經可能成為的那人保持真誠」。在他誠摯的筆下,回憶與思考的碎片是一本構築自我的小誌,也如組織而成的鳥巢,溫暖的聚合並孵化著。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書評〈小說〉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何定照/九旬頑童黃春明:創作不能有目的

張馨潔/天堂不去也沒關係,人間就有

栩栩/時間之死,工筆寫生

駱以軍/飛沙找石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