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山中天地靜好

幽謐靜好的武夷山水。(圖/楊明提供)
幽謐靜好的武夷山水。(圖/楊明提供)

天心岩東側依岩勢雕琢而成的佛像。(圖/楊明提供)

我們沿著山邊道路往北走,道路東側是崇陽溪,此段河道寬闊,水域中分布石灘,晴好的冬季,碧水藍天十分鮮豔,路的兩邊種植的樟樹正值落葉季,乾褐的葉片隨微風款擺緩緩飄墜,接觸到路面時可以清楚聽到清脆的聲響,偶有清風,眾多乾枯的葉片在路面翻滾,竟成低柔組曲,又見此起彼落的瀟灑舞姿。葉片雖未落盡,但也已經不是盛夏時的翠綠繁茂,抬頭仰望時,少了層層疊疊遮蔭的樹葉,不但可以穿透看見天空,樹幹上的槲蕨也分外明顯。槲蕨是一種附生植物,對其所附生的植株無害,除了依附樹幹,也會附生在岩石上,槲蕨的根狀莖是一種藥材,名為骨碎補,據說有堅骨活血止痛之效,可治跌打損傷、腰膝痠痛。

幾年前,媽媽不慎跌倒,因為年紀大了骨質疏鬆,腰椎出現塌陷,進行了骨水泥的修復手術。朋友告訴我補碎骨有療效,此前我並未聽過這款藥材,查閱清代蔣介繁所著《本草擇要綱目》,確實提及此藥材的功效。哥哥去草藥店買回,我們也才進一步發現別名毛薑或崖薑的補碎骨,可算是民間常用的草藥。我簡單的以水熬煮,媽媽不信草藥不願意喝,為了哄勸媽媽,我說我們兩人一起喝,治療骨傷的功效如何我不知道,倒是發現熬煮出的褐色湯水對於牙齒的染色比咖啡還明顯。

落葉後的樟樹與槲蕨成為另一種風景,雖說是槲蕨依附樟樹,但冬日裡落葉紛紛時,也有相依相伴之感。走了一公里多,路的左邊有一座牌坊,我們也就順勢左拐,先是遠遠望見山壁上寫著大大的佛字,續往前行方驚喜發現依山有座岩雕彌勒佛,天心岩東側依岩勢雕琢而成,取一岩為一佛之意。岩雕彌勒佛連須彌座共近二十公尺高,彌勒佛右手撚佛珠,左手撫膝蓋,與佛相望,心也靜了下來。佛像前是一方水潭,陽光直射反光耀眼,忽見一隻白鷴匆匆掠過岸邊,是一隻雄鳥,背部白羽,腹部黑羽,頭卻是紅色,從翠林碧水畔行過分外醒目,長長的尾端羽毛亦是白色。對於我們正要前往一訪的大紅袍,倒不如眼前的偶遇心悅難得。

昨日我們前往止止庵,傳說兩千年來有多人在此修道甚至成仙,宋代李陶真、李鐵笛、李磨鏡接連居住此處,取名止止庵。南宋時李綱至此發現當地所見與此前夢境中所遇一致,南宋末年詹琰夫出資重建,邀請著名道士白玉蟾住持。根據記載稱白玉蟾平日裡「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但儘管日常令人驚詫,他離世時卻也高壽九十六,還留下了許多詩詞,他於丹晨書院壁上題寫的:「春晝花明日暖,夏天柳暗風涼。秋桂月中藏影,冬梅雪裡飄香。」確是一首頗有韻味的六言詩。

民國三十年,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曾在武夷宮設蘇皖臨時聯合政治學院,止止庵改為墨三(顧祝同的字)圖書館,可惜圖書館1954年被拆毀。觀內遇到一位中年男性遊客,我們用手機四處拍照,他則四處遠眺,然後對我們說,這裡的風水真的很好,聽口音可能是香港人。客居香港多年,對於某些商場內婉轉曲折至難以辨認方向的規畫,時常感到不解,棋盤式的分布應該相對便於顧客找尋商鋪,朋友說有時是因為風水的考量,生意人既要招財聚財,還要客流不止。

然而武夷山中的庵名止止又為何意?約莫是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莊子在〈人間世〉中所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字面的寓意不難理解,生活現況卻往往並非如此,人們明知道房間裡避免堆積太多東西,視覺上自然顯得清爽敞亮,心情開朗好運隨之而來。而人心如果也如虛室,清除紛擾雜念,煩惱也會隨之減少,心中歡喜一派吉祥。止止庵後山有不少摩崖石刻,最著名的當屬「止止壺天」,不少學者考察石刻後推測這裡是道教的第十六洞天升真元化洞天。曾在香港參加過一場道教研討會,與會者中多人裝扮彷若從武俠電影中走出,頭頂髮髻,身著明制漢服,一時之間,竟疑惑自己難道是穿越了?會議尚未結束,我匆匆離去,復又迷路,更覺方才猶入幻境。

我們原欲一路行去南源嶺村,後來發現比地圖上看起來要遠一些,便決定翌日下午再搭車前往。南源嶺村原來住著許多茶農,日常種茶採茶,近年發展旅遊形成漫遊小鎮,出現了近兩百家民宿,為了吸引遊客還種起許多葡萄、草莓,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美麗幽靜的民宿照片,來到村裡卻發現和我想像的相距甚遠。民宿櫛比鱗次一家挨著一家,風格大同小異,曾經去過一些以農業為基礎發展出的旅遊小鎮,通常除了民宿,還會有數量不少且相當具設計感的咖啡店、餐廳和酒吧,販售當地特產的個性小店甚至藝廊,南源嶺村卻缺乏這些,唯見一片小巷道橫豎貫穿連接,外貌相仿若似,以三層樓斜頂建築為主的民宿。

我們離開村子後往馬路的另一岸隨意逛逛,林間陽光下出現二十幾只養蜂木箱,小徑入口拴了一隻黃色豎耳短毛犬,看見我們不像尋常村落看家守門的狗發出吠叫,反倒配合旅遊業需要似地對我們搖尾表示善意,有趣的是,這隻搖尾期待與人玩耍的狗,一見到我們拿出手機拍照,便不再搖尾而開始吠叫,但其實手機鏡頭並不是朝向牠。類似的情況以往也常出現,好比在野外遇到美麗的雀鳥,靜靜看著雀鳥時,雀鳥停止不動,但手機一拿出來,雀鳥便振翅飛去,動物對於手機的潛在忌諱會不會是對人類的一種啟示呢?

茶村遊罷,我們搭乘輕軌列車前往高鐵站,旅遊淡季,列車乘客不多,傍晚時分,車窗外落日在兩山夾峙間,一枚橙紅光彩耀目,那風景真是小時候說的太陽下山了。宋代理學家劉子翬因疾辭官後歸武夷山專事講學,著有《屏山集》,朱熹曾是他的學生。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稱朱熹是道學家中的大詩人,而稱劉子翬是詩人裡的一位道學家,可見其詩意深篤,他的詩句:「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好事長留客,雖貧亦置樽。」短短二十個字,先有畫面後有情致,置身穿過山林枝葉灑下的燦麗橙黃夕陽餘暉裡傾聽鳥鳴,偶有朋友來訪促膝暢飲長談,字裡行間四季靜好,我的悠悠時光就這樣在餘暉裡隨著軌道前行。

止止庵。(圖/楊明提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當代散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幾米/空氣朋友

聯副/「2024台灣文學巡禮講座」花蓮站

顧蕙倩/雞冠花

向鴻全/兩個世代的巨人想像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