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文/生命就是不違真心,不忘反對

《海水漲滿我的雙眼》書影。(圖/有鹿文化提供)
《海水漲滿我的雙眼》書影。(圖/有鹿文化提供)

推薦書:宇文正《海水漲滿我的雙眼》(有鹿文化出版)

1 共感

宇文正的詩,具有同理心,像發音體,輕巧地激起共振。

例如〈有人想告訴我你的消息〉,她坐在雨中的巴士,一個手機訊息點開的動作,讓雨聲與心聲產生共鳴,不解釋的哀傷彷彿更哀傷。

詩傳達的是感受,不一定是意義,「琥珀融了/封存的松針在水滴裡盪漾//你用當年的目光看著我」(〈重逢〉),這是某種共享情感的「聯覺(synesthesia)」,激活詩人和讀者間不可言傳的感受。

共感來自於詩人捕捉瞬間、精準切片。〈遠遠望著自助洗衣店〉一詩,她坐在板凳上等待烘衣,看著衣裳像黃金鼠奮力奔跑,瞬間記憶拉回三十年前,心緒一揪一轉:「我就要告別/你/和一整個城市的可能」,切片了生命中某一時刻的離苦,像薄而透光的黃檸檬,酸酸的溫度。

共感亦可透過視角轉換來呈現,譬如〔卷四 早晨的心事〕從不同角度觀照植物,因物起興,即物感懷。〈海水漲滿我的雙眼〉沙灘上的銀貝,忽然變成天上俯瞰人間的群星。〈噓〉中的貓奴說,「冷氣輕輕輕輕降落/在牠柔細的毛尖上/微微顫動/那是冷氣存在的意義」,觀點驟然從貓跳到冷氣,情意更顯張力。

2尋常故事不尋常

〈父親〉這首詩,將日常與戰爭記憶併置,筆柔意切,有滲透力。陸游詩云:「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梅花,是生機,詩人在平淡中埋伏一線生機,尋常變得不尋常。

〈父親〉也是故事。宇文正擅說故事,她的故事,轉換成詩的形式,往往有場景畫面。

好比〈這一季沒有野薑花〉,場景以「那是一個古老的火車站」起始,中間如同電影膠卷,容你自行腦補或剪輯畫面,「一大把野薑花」是視覺的「刺點(punctum)」,結尾拉回「火車移動了/我在火車裡一直在火車裡」,這是文字的影像詩。〈向時間抄截〉乃旁觀球場上一個孤獨少年,「刺點」卻落在一顆「紅色籃球」,就像讀完朱自清的〈背影〉,腦海停格在他父親捧著的黃燦燦橘子。平凡透過詩藝,顯出不凡。

故事裡有傷逝,許多詩涉及青春年華。時光仍在,飛逝的是我們。青春的傷逝,伏流般潛於詩行間,每當日子過得太煩,頓覺萬事索然,「青春的焦躁/或是迫於兩頭燃燒的生活之燭」,她對情緒,不矯情遮掩,益見純摯。

但她的情緒,不一定負面,有時只要抱抱貓、讀一點小說或幾首詩,她仍相信「也許今天會有好事發生」。

3生命力

詩有生命力,無比要緊。宇文正的詩傳達出真性情,渴望黑白清楚、是非分明,以及對他者、對世界的感受。

「我知道自己何時最無情/對世界憤怒/也知道自己最柔和/寬容」(〈信念〉),又如〈粉紅火鶴〉很能反映她的真性情:「但我要沉醉/我要烈火哀豔/我要痛快的真知/憤世的灼見我要/淚如雨下明明白白的世界」!帶有仗義般的個性聲腔。

〈請回答,木星〉則自我提問:「我一直靠寫作掩飾/憤怒調節障礙?」或許透過詩語言的節制,恰好控管她的嫉惡如仇。

詩中無處不在的貓,沮喪時她對貓說心事,藉以自我緩解。叛逆難,順服於價值和信念更難。詩無法改變世界,只能改善自己,她日日澆灌靈魂,找尋安頓,領會萬事因緣,「我把念頭擦拭乾淨:/不要為細瑣小事煩憂/不要輕易感動/不要又哭又笑/不要比蛤蜊更容易吐沙」(〈今天的料理課〉),「當你對人心感到憤慨/讓我俯身悄悄告訴你/有一種香氣充盈/清涼不假外求」(〈薄荷〉)。

在世俗中不違真心,對社會或世界敢於表達反對,「網路掀起的所有集體意識/也絕不舉手表達同意/問我為什麼?/五十肩的緣故吧」(〈病識感〉)。抵抗,即便無能為力,但抵抗的本質就是生命力。

她的詩不止於抒情,而是以抒情涉世。因著在媒體工作,她的觸角向外探索和感知,觀己亦觀照他者,每當細雨如針落下我們的土地,「透明的針知道所有的穴位/啊雨後會是更好的世界嗎?」詩中一切提問,正是她的全部真心。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書評〈新詩〉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黃碧端/懷瘂弦(1932-2024)

聯副/瘂弦追思紀念會暨文學展

劉建志/碎履歷

喬書明/瘂弦大師與山城小作者的交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