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傑/龍鱗片段

龍鱗片段。(圖/馮傑)
龍鱗片段。(圖/馮傑)

一 龍情結

十二生肖文化裡,豬馬牛羊大家平時還能親眼看到,只有龍顯得最為虛幻,近似一種虛構的存在或存在的虛構。龍是傳說中的神異動物,體如蛇,有鱗爪,能幽能明,能巨能細,能飛天潛水,能興雨布雲,能興風作浪。總結一下,牠是一種讓現代動物學家頭疼的動物。

中國人崇拜龍,把「麒麟,鳳凰,龜,龍」四種稱之為「四靈」,除了龜我見過,其他三種「靈」凡人一般見不到。

歷史上成功人士多喜歡談龍色變,如曹操和劉備閒聊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給龍下個定義:龍能大可小,能升能隱;愈大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湘源於宇宙空間中間,隱則埋伏於浪濤以內。結論是我哥倆都是龍,同治天下,一國兩制。說到最後,曹特意看劉一眼。

我小時候不喜歡看三國,喜歡看《水滸》,刀槍棍棒,砍砍殺殺,很是過癮。竟能看到裡面有「五條龍」。

入雲龍公孫勝,手拿鱉殼扇,背松紋古銅劍,腳穿多耳麻鞋。梁山各種著名戰役中,公孫勝法術起到很大作用。公孫勝後來離開隱居他鄉,梁山沒有公孫勝法術輔助,缺少了最先進武器,是梁山失敗原因之一。還有叔姪倆都是龍的:出林龍鄒淵,好賭錢,會使折腰飛虎棒。姪子獨角龍鄒潤,腦後有一肉瘤,曾一頭撞斷澗邊一株松樹。爺倆都有龍的絕招。少年英雄是九紋龍史進,他把全身紋龍當作個體標籤,顯擺時尚。當今青年人都有史進紋身情結,玩著玩著,他們洗掉紋身,躺平不幹。混江龍李俊混得最好,最後遠遁暹羅當一國之君,近似泰國的龍王爺。

二 集龍記

龍形象來源多種,一說源於鱷魚,一說源於蛇,有人認為源於豬,最詩意說法考證,最早的龍就是下雨時天上的閃電。捕捉到閃電加以定型,就是龍。這個最有詩意。多數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有蛇身、豬頭、鹿角、牛耳、羊鬚、鷹爪、魚鱗。宋朝學者在《爾雅翼》中描述了龍這一形象:「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應該是在遠古氏族社會時,以蛇為圖騰的黃河流域的華夏族戰勝了其他氏族,同時吸收其他氏族的圖騰,組合成龍圖騰。近似有了統一的二維碼。

龍後來有統一形象,獸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實際上龍的形象是鹿、駝、兔、蛇等多種動物形象雜糅而成。關於龍的具體形象,可以任由後人解構,它是一個虛構出來的不等式。

1987年在我老家北中原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發現一條六千多年前用蚌殼擺的蚌龍,蚌龍昂首、曲頸、弓身、長尾,前爪扒、後爪蹬,狀似騰飛。我們還不怕路遠,趕去看熱鬧。官員們為了修水庫工程,最後把遺址來個水淹三軍。蚌龍號稱中華第一龍,後來北京調撥文物展覽,從此蚌龍一去不返。現在濮陽存的一條條蚌龍都是複製品。老家那些好事者說,龍脈不在啦。

秦漢以後,龍成為帝王的象徵。歷代皇帝紛紛自稱「真龍天子」,皇帝屬於蛇生下來的孩子。把龍元素用在帝王日常使用的東西上,皇帝穿衣服稱為龍袍、皇帝座椅稱為龍椅、皇帝睡床稱為龍床。因為屙的屎也有龍紋,造成中國人個個都想當龍。今年我在景德鎮畫瓷,在景德鎮瓷器博物館,老唐對我說,看看,連皇帝用的瓷器盤上龍爪都不一樣,皇帝可以五爪,平民家瓷器四爪,四爪,多一爪都要砍掉頭!

我說現在不用考慮五隻或四隻龍爪了,大家連穿中山裝、毛式裝都不習慣了。

三  畫龍記

畫壇上,能精畫一種符號即可成名,如齊璜治蝦,徐悲鴻治馬,黃胄治驢。中國歷史上也有吃專畫龍這一碗飯的,專門畫這種虛幻靈物,畫龍有三國曹不興、東晉顧愷之、南北朝張僧繇、唐代吳道子、五代董羽、北宋松所、南宋法常,陳容、清代周尋等,都是追龍族。龍形漢唐時多呈獸形,宋以後漸變為蛇形。畫家都知道,人不好畫鬼好畫,人不好畫龍好畫,畫出來龍沒有人說不像的。畫著畫著,畫家加入自己的想像,自己就成一條龍了。

三國曹不興受聘孫權,成一名宮廷畫家。和現在書畫院院長一樣,討好官僚家族,畫〈青溪見赤龍出水圖〉送給孫權之孫孫皓指正,這孫子才三歲。陸探微見到此軸,將它放置水作以上證明,頓時「應時蓄水成霧,累日滂霈」,折騰得像一條真龍起飛。由於老曹畫得太好,所繪作品無一流傳至今,都一一飛走了。東晉畫家顧愷之擅長畫龍,且「多才多藝,尤工丹青,傳寫形勢,莫不絕妙」。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洛神賦圖〉,畫中洛神端坐雲車,回首顧盼,座前一神女充當駕手,雲車前有六龍並駕齊驅,拉車行雲;另有一龍水中躍起,奮爪升騰。圖中之龍皆頭部略短,雙角細長微曲,蛇頸獸軀,形態馴良溫順、充滿稚氣。因為畫有人物,龍不再飛走,這畫才留下來。《歷代名畫記》記錄張僧繇畫龍過程,張僧繇長於寫真,擅畫佛像、龍、鷹,長卷、壁畫。筆下龍形逼真,老張畫完後不敢給龍點眼睛。觀眾就催,老張說,一點眼珠子龍就飛走。眾人起哄,非讓他點。結果,聽到噗通一聲畫完眼睛的龍飛天而去。從此張僧繇聲名大噪,「畫龍點睛」成語用到現在,三流畫家也學老張對外說,俺可不敢點睛。張僧繇沒有作品流傳下來,和龍也一一飛走了。《宣和畫譜》記載吳道子畫龍,「道子畫龍,則麟甲飛動,每天雨則煙霧生。」如政壇造神一般。五代南唐畫家董羽,原為畫院待詔,後入畫院畫龍,傳其作品有〈騰雲出波龍圖〉、〈踴霧戲水龍圖〉、〈戰沙龍圖〉、〈穿山龍圖〉,著有《畫龍輯議》,像個龍文化研究專家。北宋畫家松所、南宋法常、陳容都畫龍。屬於圍繞龍,專吃「龍飯」。

四  雕龍記

到了後來,我開始玩石頭氣質的龍。漢畫龍。

那幾年,我和商城古玩城開畫店的老彭、老唐關係密切,不僅有學術觀點近似,更多是利益觀近似,勾結一起。我們到過南陽、徐州倒騰過漢磚,拓過漢畫像。他拓片,我負責題款,寫得雲天霧地,內容都和龍有關,引得收藏者大聲喝采。因為金錢的蜜汁黏連性,我們顯得很密切。在經營的漢畫像裡,我最喜歡為有龍形的拓片題跋。

在中原一帶,漢代畫像石主要分布南陽、永城、徐州這些地方,別看老彭是畫商兼掮客,他專業知識不亞於考古學院博士。老彭說,漢畫像是漢代藝術代表,漢畫像對於研究漢代的建築、雕刻、繪畫具有很大價值。他還回憶到當年有一次多人活動,恰好陪同畫家吳冠中先生到南陽漢畫像館參觀。

老彭對我說,吳先生說自己平生激動過三次:第一次是在法國看印象派一個大展,第二次是看西安霍去病墓前石雕,第三次是參觀南陽漢畫館。他還說:我簡直要跪倒在漢代先民的面前。

老唐在一邊忙問:跪了嗎?

老彭說,吳先生這是心跪,表明一個態度。

那一刻,我覺得老彭比老唐格調高,他甚至比河南管文化的官員都懂漢畫像。我說,河南歷史博大精深,人傑地靈。

老彭懟我一句:歷史上人物優秀礙你啥照了?你這屬於阿Q精神。

我覺得老彭說得對,他有自省精神。

我說,關鍵是你如何能把漢畫像上的龍圖騰引入當下市場。

老彭說,今年咱專做「跳龍門」這個漢畫像拓片,你題上「傳承北大清華基因」,拓片專賣給高考學生的家屬。

我知道老彭說的是一個笑話,他發給我一幅照片,學校大樹恰好遮蓋這條標語上兩字,遠看,成了「傳承大清基因」。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春節特載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幾米/空氣朋友

聯副/詩與遠方

張馨潔/沒有用身體走過的算不算路?

鍾喬/美濃30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