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雯/獨夜無伴守燈下
寒流壓境,細雨霏霏,和久違的小學同窗在台北相見。
午餐後,從溫暖的餐廳走出來,住在迪化街的老同學,帶我們穿過京站大樓,從北門轉向南京西路,來到大稻埕。
每個人手上撐開一把傘,五顏六色的傘面,在雨中開起一朵朵鮮豔的花,彷彿陰雨寒冷的天空中,一顆顆小小的五彩太陽。
一行二十餘人,跟隨著文化導覽員柯先生的腳步,穿梭在台北市古老城區,仔細聽著漢人移民台灣,在大稻埕開埠的歷史,以及日據時代大稻埕的居民生活。
二十幾顆色彩繽紛的太陽,如一條暖流,在老城區新舊雜陳的建築和狹窄的街道間流淌,混雜著同學們熱絡的談話聲和熱情的肢體語言,冬天已被驅趕,一如花傘呼喚色彩,帶來陽光,在雨霧中展現燦爛。
傘在偶爾的碰撞中偏斜,雨滴落在頭上,穿過髮絲,帶來點點寒意,但心中的暖,在笑談中增溫,將寒氣消融。
彩色傘流和同學的熱情,使冷冬有了春意。我們走過古老的歷史,回到過往的年代,用涵蘊情意的眼,欣賞著陳天來故居、黑美人酒家、茶室、大千百貨、迪化街歷史街區、永樂市場、霞海城隍廟、南北貨大街、青草茶店、大稻埕戲院……步行帶來的暖意,讓我們微微出汗,寒冷已被遺忘。
此時,一抬頭,「望春風作詞李臨秋故居」幾個刻在咖啡色木板上的黑字,赫然出現眼前。牌匾旁古舊的紅磚牆上釘著一塊地址牌,上面寫著「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86巷4號」。
望春風?真的春天到了嗎?伸出手,雨絲灑在手背上,雨水濕又冷,還在冬天裡呢,竟渴望著春天!意念中那春的字眼竟蹦跳出來!
再定睛看去,那塊木刻牌匾〈望春風〉,是真材實料的,就掛在一間民房的樓梯口。我們真的在冬天裡遇見春天了。
再繼而一想,〈望春風〉,不就是那首耳熟能詳,從小朗朗上口的閩南語流行歌曲嗎?這首歌曲小學時就背得滾瓜爛熟,至今都能一字不差的唱出來,而且沒事時還經常哼哼唱唱的。對,就是這首歌。原來我們無意間走到〈望春風〉作詞家李臨秋先生故居的樓下了。
真巧啊,在瑟瑟寒風中行走,心中剛有了暖意,這些許春天的感覺,竟然將我們帶進春風裡來。
同學問,想上樓參觀嗎?當然想啦!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同學臨時起意,帶我們過來,事先沒預約,不知主人是否在家?是否方便接待這一票人?於是他先上樓去看看。不一會兒工夫,笑瞇瞇地下樓來,說主人在家,請大家進屋。
走上狹窄陳舊的木樓梯,上到二樓。樓梯間的牆上張掛著「李臨秋年表」,上面記載著:
李臨秋,台灣台北市人。西元1909年生於雙連,後移居大稻埕。幼年家境富裕,天資聰穎,喜好詩詞文學。公學校畢業後家道中落,借住「錦記茶行」對面並入「永樂座」當工友。受默片辯士前輩鼓勵,投入流行音樂創作及編劇。作品「三分雅、七分俗」,用詞嚴謹,深受好評。西元1933年,跳脫電影故事架構,首創流行音樂〈望春風〉,風靡全台。二次大戰後,李臨秋以〈補破網〉、〈相思海〉再現風采。西元1956年創設「永樂影業社」,率紀露霞、小艷秋等赴香港拍攝影片《桃花鄉》、《搖鼓記》,惜經營成效欠佳,只得出售故居一樓償債。西元1979年中風病逝台北故居,享年71歲。
簡短的,扣掉標點符號只有228個字,就介紹完作詞家的一生。我在年表前沉吟了一會兒,心裡想著,人的一生,尤其是如此知名的作詞家,他的精采絕不是二百多個字能寫盡的。
進了門,我們被帶進佛堂。神明桌上觀世音菩薩畫像兩旁,有金字書寫的對聯:
佛法無邊年豐稔
祖靈有庇桂馥蘭
既莊嚴又慈藹的觀世音菩薩,手持經書,以慈眼注視著我們。菩薩蓮座下還供奉著廣澤尊王像,神尊前的香爐裡,插著幾隻燃過的紅色線香腳。
故居的主人,笑容可掬地朝大家打著招呼,表示歡迎之意。他是李臨秋先生哲嗣李修鑑老師。
李老師站在佛堂的神明桌前,他與祖先牌位旁相框裡的李臨秋相片長得真像,不僅臉型和五官相似,身形也一樣瘦削,文質彬彬的,很有書卷氣。
佛堂,臨窗而設,窗外就是街巷,光線從玻璃窗照射進來,充滿著溫暖自然的光。我們二十幾個人或坐或站,一下子把約四坪大的空間擠滿。
佛桌前一張方形供桌上,擺著一個立牌,上面寫著「望春風創作桌」。喔!這真是一張不平凡的桌,幸運的有機會讓一位了不起的作詞家,埋頭專注地坐在桌前尋思歌詞,腦中千迴百轉字斟句酌後,伏案一字字一句句寫出膾炙人口的好詞。
佛堂右手邊的牆上,漆著蘋果綠顏色的油漆,但老舊的牆處處斑剝。牆上張掛著一幅放大的布質卷軸海報,上面印著李臨秋手握麥克風正在歌唱的相片,笑容滿面的臉上有藝術家的氣質和中年人的樣態。海報右上角有兩行字,分別寫著:
亦詞亦文亦溫存
補破網、對花、望春風、四季紅
海報兩旁亦有一幅對聯,寫的是:
深夜 燒酒 夜來香
黃昏 清茶 菅芒花
牆角還有一座看去歷史悠久的掛鐘,可能是日據時代留存至今,鐘擺已不動,時間停佇在11點56分。
海報下方靠牆的一排木製櫃子上,擺放著年代久遠的竹編謝籃、竹編暖爐、陶罐、陶缸、鉗子、蒸籠及日據時代一些家用品。特別的是,還有一枝乾燥的菅芒花。故居其他房間裡也擺放著李臨秋先生生前使用過的物品。
佛堂的另一面牆,顯得更為陳舊,淺綠的油漆大半已剝落,牆面上還長著深綠的青苔,但苔蘚已乾。靠進口處有一道木樓梯,是上三樓的通道。青苔前有一座老舊的碗櫥,櫥邊還掛著加蓋的筷子收藏盒。
這片牆面上,最醒目的是裝裱過被高高掛起的一幅字,那是〈望春風〉的歌詞:
獨夜無伴守燈下 冷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見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呆勢 心內彈琵琶
思慾郎君作尪婿 意愛在心裡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憨大呆 被風騙不知
那美妙獨特自成一格的書法字體,令人忍不住看了又看,看了又看。但歌詞第二段的「思慾」兩字,在後來的版本中,已傳唱成「想要」。
想當年李臨秋在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悠閒地漫步於淡水河畔。他遠眺著觀音山,山體在月夜中發出幽微的光,顯得神祕,水波蕩漾中觀音山的倒影更令人莫測高深,詞人陶醉於夜色中,正與月夜融於一體時,忽見河岸邊一位少女垂頭沉思,他似乎感受到少女的黯然,為情所困嗎?那少女的身影撥動了他心中的一根弦。那年代的女孩婚姻無法自主,也讓他想起《西廂記》中的鶯鶯,心中意愛的是張生,卻被嫌貧愛富的母親百般阻撓。張生和鶯鶯被相思所苦,書裡的詩句「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忽然跳進李臨秋的腦海,眼前這位少女的身影又觸動著他的心弦,一時文思泉湧,回家後在佛堂的方桌上揮筆寫就這首〈望春風〉。
李臨秋說過:「此歌為1933年春余散步於淡水河畔遠眺觀音山所作之詞也。
十七八歲的少女對青春的禮讚,正如那山那水,豈可計量。我被羞恥壓抑,只能靜靜地暗中在心裡,藉此思春之苦歌,向世上男子表白。」但也有研究者認為李臨秋的歌詞是異族統治下的音樂家藉著愛情悲歡,來比喻台灣人對命運的哀嘆和對幸福的追求。
無論如何,這首詞,為當年風氣未開,男女不平等,處於被動地位的女性打抱不平,是無庸置疑的。他將「隔牆花影動」的那種少女心動,情竇初開,又靦腆羞澀的情思描寫得入木三分。這首歌由鄧雨賢作曲,旋律悠揚,加上少女思春的美妙歌詞,不但動聽,而且易學、易背、易唱,很快瘋靡全台,曾被最高學府的台大學生稱作是台大地下校歌。
我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裡默唱著〈望春風〉的歌,感受著十八歲少女的清純年華和羞澀情思。
牆上那淺綠色的斑剝油漆和深綠色的苔痕,交織成一片混沌色塊,也讓我的視線捨不得離開。我盯著這片看去色彩斑斕卻又陳舊褪色的牆瞧了許久,牆,似乎瞬間波濤洶湧起來,李臨秋創作的成名曲〈懺悔〉、〈倡門賢母〉、〈望春風〉、〈一個紅蛋〉、〈人道〉、〈四季紅〉、〈四時春〉、〈對花〉、〈補破網〉、〈相思海〉……等一一湧上心頭,那絕妙的詞曲和旋律,飛揚在這片歷久卻彌新的迷彩牆上。
這是一面多麼奇特,可以讓人盯上整天,百看不厭的牆。
的確,牆裡有音樂,有詞,有曲,有愛情,有人生,有福建移民的愛恨情仇,有被日人統治欺壓的歷史傷痕,這是一面會呼吸,有生命,感受過和浸沉過悲歡離合的牆。
李老師為我們解說李臨秋1933年創作〈望春風〉的故事。從「深夜 燒酒 夜來香」對聯的上聯,即可看出他父親創作時有三件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是夜深人靜時,守著神明供桌和孤燈,二是一邊喝著燒酒,一邊絞盡腦汁,搜索腹中墨水,結合心中意念,寫出歌詞。三是歌詞寫好,當然不是拿給他母親讀,而是拿去酒家念給阿姨們聽。李老師說對聯寫的「夜來香」三個字,指的就是他父親在酒家的紅粉知己。酒家裡善解人意的鶯鶯燕燕,也是他靈感來源之一。李老師說得風趣,我們聽得都笑了。但是那個年代酒家文化很盛行的。讓我想起從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能詩能文能歌善舞又美如天仙的解語花,自古以來就是騷人墨客的知己。
下聯的「黃昏 清茶 菅芒花」,李老師沒多做解說,但是可以想像李臨秋在黃昏時分,泡上一壺清茶,在鄰近的淡水河畔與三五好友談詩論賦,菅芒花在河岸搖曳生姿,那景象應該也激發過詞人無數靈感吧。李老師指著牆上的「菅芒花」三個字,拿起櫃子旁那枝乾枯的菅芒花,告訴我們說:「這就是菅芒花。」
菅芒花,菅芒花,就是那溪流河岸和山坡上常見的五節芒。樸實無華的綠色細長條狀葉,開著一枝枝羽毛狀白茫茫的花。這不挑環境能頑強生長的植物,象徵著無權勢的艱苦人,不畏世途艱險,自力更生努力奮鬥去開創人生願景。每次遠觀隨風搖曳的菅芒花,總被那又素雅、又堅強、又深、又遠、又廣、又淡然、且意境不尋常的花海所感動,總覺得它們在訴說著人生的無常,並告訴辛苦的人們要在苦難中看淡和保持靜定,好好打拚,過尋常日子。
最後和李老師合唱〈望春風〉一曲後,我們才依依不捨告別這幢充滿音樂的老屋。
下得樓來,外面的寒風冷雨真的在〈望春風〉中冰融了。一群垂垂老矣華髮已生鬢邊斑白的人被春風喚醒了!十八歲的情懷躍上心頭,曾經年輕過啊,你、我!心中曾經小鹿亂撞過呀,每個人!心內亂彈琵琶的經驗誰沒有過。你不笑我,我也不笑你。
今天,竟在冬天裡遇見春天。哈,人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