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峰/為戰後的台語流行歌曲,重新開光

《今夜來放送》書影。(圖/遠流提供)
《今夜來放送》書影。(圖/遠流提供)

推薦書:洪芳怡《今夜來放送》(遠流出版)

讀書如果進入一種狀態,你會與敘述者同遊;如果書中傳主繁多,你會發現進入的是一個世代的故事,流連忘返,《今夜來放送》就具有這樣的魅力。

以《曲盤開出一蕊花:戰前臺灣流行音樂讀本》獲第45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的作家洪芳怡,再次延續台灣流行樂曲的導讀研究,引領讀者進一步認識台語流行歌曲從二戰後到1969年的發展源流,打開一條從昭和通向民國的時光通道,庶民生活的悲歡本事,重新出土。洪芳怡本身是古典樂的資優生,卻選擇研究台灣流行音樂,成了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錄音與音樂文化研究者,人生轉向,從而開啟並重構台語流行歌曲發展的時空,梳理從戰後1946到1969年的發展脈絡,彼時音樂工作者背後動人的故事始得以全幅展現,探掘時代的精神礦脈,功德無量。

書名以「放送」為題,把讀者拉回一個以耳朵聆聽世界的場域。「放送」一詞具有親切的歷史感,斷點斷在1969年,因為之後台語歌曲的創作和產量逐漸下降,台語流行歌曲的風貌,翻過一頁,具有一種斷代的整體觀照,雖只有二十餘年,但這二十餘年卻展現不在主流視野中的庶民哀樂,以及同步藉歌曲創作中迸現的台灣活力或哀愁,這種迸發的養分與日治時期奠下的基礎難以分割,許多作詞作曲人甚或演唱者都有赴日學習演出的背景,不管是許石、吳晉淮,甚或陳芬蘭,歌曲成了路徑。

《今夜來放送》最令人震動和驚喜的部分在於,洪芳怡為我們熟悉的台語老歌拉開歷史帷幕,就像從室內搬到室外的雕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夾具的時代精神,重新浮現,新解世俗所認為的哀吟哭調,金石之功,就像米開朗基羅為沉默的大理石灌注生命,賦予神采。她以不同主題串起作詞、作曲人的故事,在不同章節的論述中成了橫向展開,讀者可以按自己的偏好拼湊所喜歡的歌者或作詞家的生平,也可以參考不同歌者演唱時的美學示範和生命向度。她就像個DJ或指揮家,以文字為鍵盤指揮棒,調控閱讀者的情緒,或高昂或心碎,進入台灣時代心靈的通道洞口,就此開啟。她的文字功力特別展現在歌曲的拆解和歌者之間的比較,書中金句隨處可見,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領略。

「世人對文夏超級巨星地位的認識太少,對楊三郎的創作技藝、對紀露霞演唱能力的肯定都太低,對苦行僧般為台灣音樂獻上身家所有的許石敬意還不夠。」作者的這段話其實就是整本書的書寫意旨,讓讀者跟隨著書中所寫的故事,重新認識台語流行歌曲所意味的台灣原鄉故事。黃昏的故鄉不僅只是昏黃的故鄉,有著黯淡的月。

《今夜來放送》,為戰後的台語流行歌曲,重新開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書評〈音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黃瀚嶢×徐振輔/遭遇如何形構世界?(下)

探照燈

黃瀚嶢×徐振輔/遭遇如何形構世界?(上)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