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蕙/有什麼新進展嗎?Rosa?(上)

有什麼新進展嗎?Rosa?(上)。(圖/想樂)
有什麼新進展嗎?Rosa?(上)。(圖/想樂)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的email 群組,來來去去的,約莫六十多人。已經不記得當初是怎樣集結的,大概以讀書時期的直升班的菁英同學為基礎,逐漸擴充而成。我成績差,高中聯招時被淘汰去鄰近的高中,後來才轉學回去的,到底何時或怎麼混進去這個群組,已不大可考。

群組裡有位當年直升班的班長,後來任職中央研究院的L,她熱心幹練,從某年開始,每年年底總會寫個年度報告給大家。大自世界局勢的變動、社會大小事;小至誰罹患疾病?誰獲得了什麼榮譽?誰從海外回來?群組中人曾在何處聚會賞花、喝茶?……她文筆好,人際圓融,報告寫得款款動人,每到聖誕節左右,我們都引頸盼望。

2019年11月13日,她提醒母校即將舉行創校百年慶祝大會,請大家踴躍回母校共襄盛舉。信的最後方,帶出一筆:「值得一提的是,W及E兩位學術有成的同學,都榮膺在母校百年校慶推選出的傑出校友名單內,大大地恭喜她們,我們也都與有榮焉!」

這簡短備註,引發同學U的質疑。她很快提出兩個犀利問題:「誰決定推選出的傑出校友名單?根據什麼條件決定提名誰為傑出校友?」還沒等到回應,她一併將改進方案都提出來,顯然她對甄選辦法有疑義。她提議建立一個網頁,讓所有校友都提交自己的簡歷,列出平生經歷與成果。她說:「人生只有一次,我們得自己定義何謂傑出,並決定分享什麼。」她建議學校可提供額外頁面,如果不行,就在台灣買一個網頁,將頁面鏈接到學校。當然,首要是邀請善於設計的校友來擔任編輯。

這封信出現後,伊媚兒的群組間,瞬間變得安靜無聲。畢竟得獎的W及E都在裡頭,此刻無論說什麼都顯得突兀。 L應該沒料到會有這樣的質疑,但還是找來了傑出校友的遴選實施要點,裡頭載明了選拔條件、方式,推薦及表揚方式。L稱讚U的建議,但也聲明:「我並不是校友會的核心成員,也不參與任何籌備事務,只是單純地將校慶訊息提供給同學們參考,希望大家踴躍參加母校的百年校慶。」她同時務實地表示:「網頁的設計得花些工夫,並須持續維持,猜想今年可能來不及做,或許可以提供校友會參考。」這時距離校慶日約莫只剩下一個月。

我覺得L的回答算是得體的,但U富行動力,立刻追來一信,說:「這是做與不做的決定問題。製作網頁的實際工時很短,應該來得及趕上慶祝100周年。」在這同時,她也提供了一個她參與製作的國際組織的類似網頁作為範例,以供參考。

一開始,我見有人如此介意遴選程序,顯示菁英競爭的強烈企圖,未免驚詫;其後看她提出建構網路的意見,又深深佩服她行動力強大。這期間,我忍不住好奇地去請教google大神,探探她的底細,赫然發現她原來頗有來頭,父親是台中知名醫院院長,也創辦了個醫學大學,她自己則是某生技單位歐洲地區的理事長,難怪她要發不平之鳴。能有偌大的頭銜,必然經過重重競爭,過關斬將,才得以致之。競爭應該是她的本能,她期待一個更公平的機制,取得更公平的裁判,也是強者的意志力展現。也許就是這股積極行動力,才能成大事。

接著,我們陸續看到她寄給大家以她的生平及努力成果為摹本的檔案格式,發現她確實博學多聞,優秀無敵,不止於她本業的科技論文洋洋灑灑,已然退休年齡,還在投遞研究論文;她甚至在雕塑上有很深的造詣,參展無數外,還規畫過兩棟大樓間的互動式藝術展;也喜歡音樂,曾舉辦音樂節;她求知慾強,實踐力更是驚人,另外還去上課學習巧克力的外包裝;拍攝並製作電子相簿……她提供了鉅細靡遺的個人資料,卻寂寞地沒得到相對的回應。

母校百年慶祝活動結束,相關的討論也隨之無疾而終。但我心裡一直記掛著此事,我揣想面對一逕的沉默,她必然要感受到巨大的失落吧。該不該跟她分享一些想法呢?我思之再三。之所以如此縈懷,除了人際的基本應對之外,還另有糾結。這個獎,總計辦了三屆,分別在2004、2009到校慶的2019年,看起來並非常態性活動,而我是第一屆的得主。雖然感謝校友會青睞,但主辦單位給我的印象不佳,雖得獎卻覺得有些荒謬。

事情說來話長,我還記得清楚,2004年來通知我得獎的老師在電話中是這樣聯繫的:

「請問12月14日您有空嗎?」我問:「有什麼事嗎?」「那天是學校校慶。」他沒說別的,我不知就裡,當時並無特地南下慶祝母校一年一度校慶的意願,便回說沒空。他說:「喔!」就掛了電話,沒有任何補充。一個月後的某個午後,我接到一口大箱子,打開一看,是當選傑出校友的證書和校刊、文宣及玻璃獎座一座、女中娃娃公仔一個。我大吃一驚!邀請得獎者時居然完全沒有跟得獎者說明,真是匪夷所思?後來居然辯稱:「你不是說沒空!」但我非主流直升班同學,在優秀的群組中忝列,覺得沒有置喙的餘地,心虛會淪於無謂的炫耀。

就這麼默默過了兩年。2022年聖誕前夕我染疫居隔時,L的年度報告在期待下出現。U在回應裡提到她那年險被畫廊天花板掉落的金屬板砸破頭,只差幾公分而已。我深覺人生無常,忽然毫無懸念援筆給U寫下擱在心底的事。

首先,我由當年得獎待遇,推論它只是一個沒被認真對待的獎項,其實不用太介意;但既然她介意,且認真提供公正遴選策略,我倒覺得這個議題頗值得討論。推薦人或評審團如果視野有限怎能選出菁英。我拿自己做例子,就只是常在報上寫些文章而已,何傑出之有!我以為真要把這個獎做大、做得精采,要靠好的推薦機制才能得其實。她提議的自薦或推薦都屬必要,但需要廣泛周知大眾,讓更多人知道,突破同溫層。光在群組裡抗議或建議沒大用處,因為群組中的人都不在核心群裡。我覺得她的經歷完整也真的成績斐然,以她的名望,如果直接向學校建議也許可行。請她不妨從官網和校長聯繫,校友能為母校盡一點心力也是很珍貴的資產。

我並跟她推心置腹說:「今日染疫居隔,忽然特別情長,又接到你的群組email,提到妳差點被天外飛來的金屬片砸破頭,想來比我更有人生無常的感慨,頓覺有些話也許該及早說。我們雖未同窗共讀,但同校比肩,也是緣分,萬望不要見怪我的突兀之舉。」

這位看起來很重視效率的同學,果然沒在客套的,她掌握要點,直接切入,簡潔有力地回信呼籲我:「讓我們一起做點什麼吧!我們都將從協作工作中獲益。先這樣。」同時寄來企畫書、docx兩個檔案,未曾徵詢同意就逕自指派我擔任編輯工作。

接續下來的那星期,我從昏天暗地的居隔脫困而出,忙著償還積欠的稿債及延期的演講邀約,沒能及時回覆她的信件。她的email如雪片飛來,有時一天兩封,一直在更正檔案中的資料。等我得空,發現她已把我的英文名字從Rose改成Rosa。我發現自己好像陷入自織的羅網中,大禍即將臨頭,趕緊寫信推辭她給我的加官晉爵,說:

「我必須坦白招認,我是個很低能的人,一向不敢應承任何行政職務。我已經跟所有班上同學失聯許久,如果不是直升班裡的G是我的初中同學,我恐怕不會出現在email的群組裡。

活到72歲,我只有兩項技能,就是說話和寫字,除此之外,都很糊塗。退休已無助理幫忙;要我擔任重責,無異請鬼取藥單。能不能就把我的個人資料提供就好?我若能獨善其身已是阿彌陀佛,萬萬不敢想兼善天下。」

她抓到我前一封信的關鍵句「不妨從官網和校長聯繫」,說她去學校網頁看到許多東西,但沒有校長的email。我建議她利用FB上學校電話的分機跟校長打電話。她回覆:「不, 歐洲與台灣有時差,且打電話太貴了,email比較好。我是想請教校長是否可以為這個校友電子書寫一頁介紹,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在電話中詢問她。先這樣。」這次我終於注意到她慣用可怕的「先這樣」三個字,這三個字明明白白意味著事猶未了,還有後續,我要脫身恐怕有些難度了。

我苦笑著在電腦上敲下「你真是個好執著又認真的人啊!」然後,硬著頭皮為她找到了校長的電子信箱。接著告訴U:「也許妳們直接聯絡會較好。就這樣。」我的「就這樣」三字的意思跟她的「先這樣」不同,是「就到此處為止」的祈使終結句;而為了徹底推卸她交付的責任,我還不惜自毀形象,跟她說我糊塗,不堪重任。最有趣的是她把我的推託之詞當真了,很認真的建議糊塗健忘要多補充橄欖油。我啼笑皆非。決定寄去簡單整理好的簡歷與年表後,就要溜之大吉。都這年紀了,保命要緊,關於往日的「豐功偉業」,說實話,我完全不上心。我謝謝她如此費心,聲明:「提供的經歷多是退休前,因應學校需求所寫,退休後,就不覺得需要記錄自己的所做所為。」但我的婉拒,她視若無睹,不時捎信問我「有什麼新進展嗎?Rosa?」

後來才知我捅了個蜂窩,株連了無辜。只要我提到過的人,後來都被U點名,賦予任務。我的初中同學G惶惶轉來U寫給她的信,信上說:「廖玉蕙建議我聯繫你加入我們計畫出刊的『誰是女中創立105年的校友』電子書的編輯群,可否請妳擔任翻譯?一起編輯此書。」我立刻喊冤,說「兇手不是我啊。」G聽說不是我推薦,鬆了口氣,明確跟U表示無法幫忙,理由溫柔而堅定:「目前健康欠佳,常感疲憊,精神體力不濟,恐怕無法勝任。」U無視我的「糊塗」,卻無法勉強病痛的G,但仍執拗地回覆:「很遺憾聽到這個消息。理療、運動、散步、游泳可能會有幫助。至少你可以開始寫你自己的頁面,以便在那本電子書中列出。」

L則莫名其妙被任命負責傳送及收集同學個人檔案,U跟她說:「我已將母校校友2023年電子書檔案發送給你,請你分發給我們所有同學,並收集個別同學的填寫頁面。然後請定期將文件轉發給Rosa,以便我們可以開始編輯此電子書。」L對U劍及履及的行動力,跟我一樣憂心忡忡。她回憶起當初她將每年發生的一些事情寫成一份簡單的報告分享給幾位常往來互通訊息的同學們,之後有人轉傳給她們的好同學,因此建立了一份包含電郵地址的通訊錄,L每年就照著電郵清單寄送年度報告。就因為這個偶然的起心動念引來了這麼龐大的工程,真把她給嚇壞了。

確實,我們這一屆畢業的至少有五百人,L手邊的名單只有幾十人,那些群組中沉默的同學應該都已經退休,過著不同於以往的悠閒生活。L跟我強調不可能花心思去搜尋所有同學的資料。大家雖然都退休了,但仍然有很多事在忙,社團、社區大學上課、旅遊、家人身體健康退化需花心力陪伴照顧,不可能再費心力去做看似沒有多大意義的事。(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當代散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陳映筑/流放記(上)

朱和之/詩在他每一句話裡

須文蔚/紅玉米之歌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