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璞/聖物文化 外一章

聖龐加爵的聖骨,收藏於瑞士聖尼古拉教堂。
(© 2015 Bobby C. Alkabes)
聖龐加爵的聖骨,收藏於瑞士聖尼古拉教堂。 (© 2015 Bobby C. Alkabes)

去年六月法國諾曼地某修道院遭竊,震驚了整個教會,因為失竊物品中有一只黃金匣,裡面盛裝了耶穌的聖血瓶。令人訝異的是,一個月後,此物竟重新出現在一位荷蘭偵探家門前,整個過程有如小說的劇情。這可能是因為耶穌之血和《蒙娜麗莎》一樣知名度過高,儘管聖物貴重無比,但竊賊找不到買主,乾脆歸還原物,及時挽回了悲劇。

這幾滴血是否確實來自耶穌還有待商榷,儘管科學界質疑不斷,但從未動搖廣大教徒的信念,只要是收藏了聖物的教堂,都能招來朝拜的民眾。所謂的聖物,往往是人體殘骸與遺物,除了血液之外,還包括骨頭、臟器、衣物等,形形色色、應有盡有。對我們外國人來說,這種崇拜文化十分匪夷所思。

歐洲聖物文化鼎盛於十二、十三世紀。當時,各地教堂為了吸引信徒(與他們的香油錢),紛紛打出獨家聖物的招牌。百姓迷信聖物的神力,相信有求必應,紛紛前來瞻仰。比如聖歐貝的頭顱就是本篤會的著名聖骨,傳說天使長聖米歇爾曾現身,要歐貝主教為他興建一座聖堂,但見對方遲疑不決,便指著主教的頭頂再次下令,手指在他的腦袋上戳出一個洞,讓千百年來的教徒讚嘆不已。

每家教堂為了打響自己的名聲,均出動人力到處搜尋、不斷擴大收藏,因為聖物越多、信徒越眾……也就越慷慨。各教區一聽說教宗或某聖人即將作古,必派人前往爭奪死者遺骸。聖人才剛斷氣,屍身便被貪財的教士分割成千百片,先來的搶頭顱、肢體、臟腑、血液、手指腳趾,後到的剝下皮膚、毛髮、牙齒,太晚到的只好取走衣物碎片。這些遺骸、遺物分散到各地後,就成了各教堂的鎮家寶(或搖錢樹)。

今天的我們很難想像當時的情景:擁有聖物的教堂日日香火鼎盛,周圍的客棧全年人滿為患;許多教堂還在內殿增建迴廊,以供群眾排隊等候。不過聖物之前總是人頭鑽動,信徒即使擠到最前方,還是很難親睹,有備而來的人高舉隨身攜帶的鏡子,向鏡中的聖骨祈禱。

由於聖物一片難求,不肖之徒靈機一動,萌生了發財的念頭。幾百年間,各地不斷發生偷盜事件,市面上也出現各種假聖物。據當時調查統計,全國成千上萬的聖物中,光是聖約翰的頭顱就有好幾尊,同一名聖人的手掌算一算竟多達十隻,還有教堂宣稱收藏了某聖人頭頂上如假包換的光環!  

如今,歐洲許多教堂仍保存了百年聖骨,僅在巴黎就能見到三千多套,有些被供奉在精美的聖骨匣中,有些則被覆上蠟,重新塑成人形,橫陳在展示窗中。外國遊客參訪之際,倏然面對咧嘴的骷髏頭,或是還附著筋肉的白骨,很難不感到毛骨悚然。天主教的聖物文化至今並未完全消失,有些教堂仍在擴大收藏,比如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14年被封聖後,巴黎聖心教堂便特地從梵蒂岡請來他的聖血,再次吸引了信徒與遊客。

有些聖骨的來源不一定與宗教有關。法蘭德斯畫家許貝特‧范艾克(Hubert van Eyck)是揚‧范艾克(Jan van Eyck)的哥哥,他生前的名氣遠大於弟弟,被視為當時的畫聖。許貝特在1426年辭世時,右手臂被整個卸下,裝進專門打造的聖骨盒,懸掛在其畫作之旁,供後人憑弔長達多年。且讓我們試想一下,倘若書聖王羲之去世時,其手臂也被人恭敬地砍下,掛在〈蘭亭集序〉旁展出,讓來自天下的文人瞻仰,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聖骨的概念之所以讓我們瞠目結舌,或許因為傳統中華文化認為「死要死得完整」。古代法官若以吊刑取代斬刑,犯人還會跪地拜謝;太監去世時,必要求把生前切下的那塊寶貝收進棺材中,在在顯示我們多麼重視全屍的概念。這一切都與法國的觀念有所出入,因為直到十九世紀為止,法國歷代國王、王后一旦過世,必按照數百年的慣例,由專人破胸掏出心臟,密封在甕中運回老家保存,「空心」的屍身則被葬在君王專屬陵寢,履行了「身獻法國、心屬家鄉」的原則。

以這種角度來審視法國執行死刑的工具:斷頭台,可能就不會感到這麼駭人了。其實這座殺人工具最初是基於人道而發明,它不僅加速劊子手的行刑速度,更確保受刑人不受折磨,瞬間無痛喪命。法國一直認為這種行刑法最有效,以至於在1981年正式廢死之前,一概以斷頭台來執行死刑(最後一名刑犯的人頭於1977年落地)。也許我們會覺得這種死法很殘忍,但話說回來,人道的死刑真的存在嗎﹖

聖歐貝是聖米歇爾山的創建者,他的頭骨從西元八世紀流傳至今。(圖/韓璞提供)

▋複製神蹟

在教會的通融與鼓勵下,聖物文化從十二世紀起橫掃天主教世界,直到十九世紀仍方興未艾。廣大信徒湧向各地教堂,好奇地爭睹聖物。這種偏離核心教義的迷信行為,多多少少導致了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從法國逃亡至瑞士的喀爾文就曾在1543年發表了《論聖骨》(Traité des reliques)一書,對此現象多有批判。

等一下,喀爾文?他不是古代的神學家嗎?呃,這種人寫的書應該很枯燥乏味吧……

冤枉冤枉!古人的著作不見得一定保守無趣,令人卻步。事實上,這本不到百頁的小冊充滿了幽默,以戲謔的口吻抨擊聖骨文化,讀來引人入勝。喀爾文認為聖骨是天主教會收攏信徒的招數,不僅任由聖人被「碎屍萬段」,永遠得不到安息,更鼓勵不肖之徒拿驢、狗等獸骨來招搖撞騙,謊稱是聖人遺骸,進一步助長迷信。

他在書中點出了「有需求就有供給」的不變法則,即便是宗教信仰也逃不過:羅馬是一個飽經戰爭的古城,曾多次遭到洗劫,文獻並未提及任何古代傳承的遺物,但當聖骨文化席捲歐洲之際,羅馬各教堂與修道院突然冒出多種逾千年的珍奇收藏,整個基督教世界隨之跟進,推出各式各樣的聖骨與聖物。聖人與殉道者似乎約定好一起發明分身術,去世之後才繁殖出多胞胎。

以施洗約翰為例,根據史籍記載,其屍身曾被異教徒開棺焚毀,僅留下頭骨與極少數殘骸。但到了中世紀中晚期,施洗約翰的聖骨有如雨後春筍般重生,陸續出現在義大利、法國、馬爾他、西班牙等歐洲十幾間教堂中。

不可思議的是,人們還找出三個聖安娜(聖母瑪麗亞之母)的頭骨,由三處教區所收藏,每間教堂都保證自家聖骨才是如假包換的真品。

另一名「分身」聖人是聖賽巴斯強,民間相信他能讓黑死病患起死回生,因此其聖體也成了搶手的珍品。奇蹟再次出現了:聖賽巴斯強雖過世已久,但其聖體竟自我複製多次,慷慨大方地為義大利與法國各地提供四套完整的聖骨。

除了聖人的骨骸之外,整個歐洲還出現了各種千奇百怪的遺物,超乎常人的想像範圍。多間教堂宣稱收藏了耶穌誕生當晚睡過的馬槽、耶穌嬰兒時期行割禮切下的包皮、耶穌生前流過的眼淚等。儘管《馬太福音》曾記載:耶穌時代的人們用餐時並非圍桌而坐,而是躺臥在地上,但到了聖骨文化猖獗的年代,各地教堂竟陸續出現了最後晚餐使用的桌子、桌上的麵包、餐刀……

民間處處可見到超自然現象,比如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釘子,到了喀爾文時代已繁衍至十四枚,還有耶穌頭戴的荊棘冠也留下不計其數的荊棘刺,多到能湊出一整座樹叢;連耶穌復活後與聖彼得共享的烤魚都被找了出來,大概是因為主徒兩人急著敘舊,忘了用餐。喀爾文讚嘆道:「這隻烤魚竟能保存至今,看來不是添加了很多香料,就是醃製得太好了。」更別提刺穿耶穌身軀的那只矛頭了,它居然也大發神性,給自己另添了三只矛頭兄弟。

有些現象徹底擺明了爾虞我詐的現象。日內瓦某教堂得到(購得?)聖彼得的頭腦,也沒開封確認,二話不說就放在祭壇上供奉起來,從中賺取不少香油錢,後來因故開匣,才發現裡面裝的竟是一塊海綿石。一件據稱為聖母瑪麗亞生前的上衣,尺寸竟是巨人穿的XXXL號,而約瑟夫腳上的那雙鞋,卻小到「只有幼兒或侏儒才穿得下」。面對聖骨潮流引發的人間百態,喀爾文不禁調侃道:「現在如果有人舉起一粒羊屎高聲宣稱:『這是聖母留下的遺物。』該羊屎必定馬上得到萬民的崇拜,並被當成寶貝收藏起來。」

有些人認為佛教文化的舍利子也屬於聖骨的一種。幾年前,曾有人向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製作舍利子的發明專利」,從而造福天下百姓,讓每一名消費者都能保留逝去親友的遺骨。可不是嗎,誰說只有古代歐洲教會才知道在亡者身上打發財的主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化觀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袁瓊瓊/逝去之鬼(上)

陳輝龍/《輕觸比利泰勒》比利泰勒 Billy Taylor《The Billy Taylor Touch》

陳怡芬/重生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