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傑/兔子別傳

馮傑水墨〈兔子的後悔〉。(圖/馮傑提供)
馮傑水墨〈兔子的後悔〉。(圖/馮傑提供)

▋甲骨文裡的兔子

屬於商周時期的兔子資料。

甲骨文出土在我老家北中原安陽殷墟。文字工作者在牛骨頭上刻下兔子。我匯總枯燥的資料,有以下打兔子故事。

「辛卯卜,品貞:呼多羌逐兔,獲」、「王占曰:吉。只獲兔七、雉三十」、「丁亥卜,貞:王田,往來亡災,擒隹百三十八、兔二、雉五」,甲骨上面跑著兔子。後來《周禮》注釋:「掌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鄭玄注:「六獸,麋、鹿、熊、麕、野豕、兔」。六畜指豬、狗、雞、馬、牛、羊,這一類動物當時人工馴化作為家畜飼養。其他「六獸」尚未人工馴化,為人們獵捕物件。

以上可見,兔子一直是自由主義者,《詩經》中有「躍躍毚兔,遇犬獲之」,捕獵野兔要借助狗力,逐漸出現各種人類的走狗。

▋戰國的兔子是白的

誰最早看見戰國的一隻白兔?

為寫兔文我梳理兔資料。戰國《竹書紀年》裡出現中國最早一隻白兔子:「惠王元年,王如成周,周陽白兔舞於市。」到東漢《伏侯古今注》有:「成帝建平元年,山陽得白兔,其目赤如朱。」說明是白兔子,紅眼睛。我覺得和小時候養的兔子沒啥區別。

但是白兔子不是誰想見就見的,白兔子是一種象徵,見白兔子需要有德性。古人認為看見白兔為瑞兆,《抱朴子》說:「兔壽千歲,滿五百歲則色白。」一般人看見白色那是眼花,只有明君才能大白天看見白兔子。看兔子需要前提,帝王開明,則能見白兔。治國有方,則能見白兔。

因為那時中國兔子多為褐色,和草木灰差不多。

▋漢代的文人兔

早於文人畫

歷史上兔子跑到河南,分外讓人待見。漢武帝的兒子梁孝王是個養兔迷,在河南商丘建築了全國聞名的文藝場地「梁園」,又名「菟園」,和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關係最好的官僚是梁孝王。不喜歡政治偏喜歡文藝。司馬相如就是「梁園」的會員,正是從這裡出發,他和卓文君才能到成都去開飯店。

為了回應配合,文學家枚乘專門寫一篇〈梁王菟園賦〉。裡面出現兔子,「鬥雞走兔,俯仰釣射,烹熬炮炙,極歡到暮。」

▋三國以後的兔子

幻化成了毛筆

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最好槍筆結合,除了操戈,尚可執筆。我爸說,曹操愛才。曹操周圍的人十個人有九個都說見到了白兔。皆德才之輩,同時說明這一時期養兔子人家增多了。

三國時期兔子最大的貢獻是把自己做了毛筆。曹操大將韋誕有〈筆方〉:「先次以鐵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穢毛,蓋使不髯。」後來王羲之〈筆經〉描寫更詳細:「凡作筆須用秋兔。秋兔者,仲秋取毫也。所以然者,孟秋去夏近,則其毫焦而嫩。季秋去冬近,則其毫脆而禿。惟八月寒暑調和,毫乃中用。其夾脊上有兩行毛,此毫尤佳。協際扶疏,乃其次耳」。

兔子對書法家的貢獻大矣至今。

寫不好字者,即使用龍鬚筆龍屌毛筆也全無用。但道具一定要講究,是書壇出場的一種做派。我的書法家朋友老冉先生最是講究,用筆都是自己訂製兔毛筆,上刻「冉堂專用」,用紙也是訂製上有暗影,他還送過我兩支「馮傑專用」兔毫,至今在筆筒裡插著,我鎮不住,怕執筆時別人說我裝逼。

馮傑畫兔〈高度〉。(圖/馮傑提供)

▋隋唐時期的兔子

到了唐代,兔子有了更豐富成就,不甘寂寞,開始出現兔子精。兔妖先從四川開始,段成式《酉陽雜俎》有:「巴州兔皆作狸斑。」從此兔子開始轉化成為狐狸。不表。

▋宋元明清年間的兔子

崇拜白兔子的年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百官民眾為了阿諛上主,開始全國找白兔子。

進獻白兔數量有增無減。我做學問下手查一部皇皇二十四史裡,除了改朝換代,殺人、殺人外,一共出現多少隻白兔子。後來想想,查兔工程浩大,加上我古文字功底欠缺,斷不好標點符號,隨打消這一做冷知識學問念頭。世上少了一位「兔子專家」。

元朝以後的皇帝見白兔子機會多了,不再把白兔子作以神話。開始崇拜良駒駿馬,喜歡羶氣,嚮往草原和遠方。

壬寅秋疫情封城,封出幾許荒唐事,單說畫廊老闆老唐讓我趁機在家畫兔子,兔年他要訂購賣兔子,我心情焦躁,只畫了一隻,上面落款「兔子眼裡出紅碼」,他說,你這純粹是「紅色幽默」。

到了明朝,養兔列為國家戰略項目,明朝皇帝在苑內大量養兔。上林苑下設十個署,其中就有「林牧署」,「辦進小豬、活兔及柳栽等物」,有工作人員專門伺候兔子。皇帝還專門修一座「兔兒山」議政休閒。

清代民間養兔普遍,以白兔為首,主要供食肉用毛皮,輔以閒淡人士玩耍。《紅樓夢》記錄社會明細,在烏莊頭交上的地租單子中透漏信息,裡面涉及到了兔子,有「野雞、兔子各二百對」、「白兔四對,黑兔四對」,用途為「孝敬哥兒姐兒頑意。」兔子專供大觀園青年人把玩。兔子會瞇縫眼睛,屬於人和兔雙贏的遊戲。

▋宣統下台之後的

兔子資料拾遺

再後來,兔子越過民國,成了民族兔。

民族主義者說,中國是兔科動物起源和繁盛中心,地質史上存在過名目繁多的兔種,出土了大量兔化石。兔子不是從西方引進過來的,是本土洞穴裡不斷馴化改良而來的。

況且,是中國兔子最早登上了月球。

▋中原的兔子

三歲時我姥姥給我講過這個童話。天上月宮那隻兔子,是王母娘娘身邊一位嫦娥,犯了錯誤。兔子再有高度再著名,不過是位一年四季在埋頭搗藥杵的勞動者,頂多會造「蛤蟆丸」,但是「蛤蟆丸」經過推廣會大不一樣,能養生成仙。

玉兔開始代表月亮,兔子屬陰性。從性別上分類,月宮裡這一隻應該是雄兔,又和嫦娥化身矛盾。因為地面兔子若想生育,無需交配便可直接受孕,具體方式是先抬頭望明月,再低下頭來(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便可身懷六甲。這種現狀只能作童話講述,而結果讓管理計畫生育官員很是無奈。

兔子柔弱,貌相讓人不忍下刀下筷下口。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述開封街頭有「盤兔」「蔥潑兔」等和兔子相關的佳肴。開封的廚師對兔子開始不懷好意。現代的兔子若跑到四川,則全是悲劇。中國美食地圖上吃兔肉最瘋狂的四川人定能奪魁,他們口中掂著「錘子」。兔子都不願入蜀,從質到量,四川醬滷兔頭天下第一。

《聖經》是悲憫之書,站在兔方表達觀點,不主張吃兔肉,如「那些倒嚼或是分蹄之中不可吃的乃是駱駝、兔子」。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也不主張吃兔子,會出現弊端,漢代王充《論衡》說「妊婦食兔,生子缺唇。」張華《博物志》「妊娠者不可啖兔肉,亦不可見兔,令兒缺唇。」張華還說不吃兔子緣由,「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舊有此說,餘目所見也」;尤其那些孝子和兔子同盟,孝子為先人守墓多由白兔陪伴。譬如蔡邕,他為母親守孝時就有一隻兔子伴他趕走寂寞。

我們村中醫胡半仙也不主張孕婦吃兔肉,生孩子會豁嘴,俗稱「兔子嘴」,儘管這像是兔子散布的謠言。但沒有孕婦去較勁以身試兔。

縣紀委書記有點嘴豁,台上講話透氣漏風,大家私下說是他媽吃兔肉緣故,還說他不管窩邊窩外窩裡的草都吃。

縣城有一系列關於兔子的語言,自成語系,涉及意識形態,大家罵人多說「兔崽子」「兔羔子」「兔膽子」「兔子尾巴──長不了」。

▋我的兔子

和大多喜歡動物的孩子一樣,我養過雞、鴨、貓、狗、兔。當年養的是「安哥拉兔子」。

為啥叫安哥拉?我爸聽人說這種兔子最早產自土耳其安哥拉地區,物隨地名,便叫了安哥拉兔,我爸說那城裡還有一種羊叫安哥拉羊。安哥拉兔流行很長時間,以至到我小學畢業,它還在村裡經久不衰。

那對安哥拉兔一公一母,兔毛分外柔長,眼睛紅寶石一般。我每天放學書包不放,圍在兔窩前,我熟悉兔的表達語言或身體語言。譬如兔子發出咕咕聲是生氣,向對方表示不滿。發出噴氣聲是附近有威脅。嘴裡發出斯斯聲是警告對方。輕輕磨牙是表示高興。害怕時會連跺後腿,噗噗、噗噗。危險來臨把身子壓低附在地上。兔子最愜意時刻是伸展後腿,然後側睡。

這都是兔子基本常識。

野兔和家兔屬於兩黨,分別為在野黨和執政黨。野兔叫草兔,是農業的災害,是農民柔軟的敵人,草兔不善打洞,多在其他動物廢棄窩穴裡湊合。家兔善於打洞,我養的兔子產仔前會繁忙打洞,產仔後把自己堵在裡面,也不會悶死,幾天後領出來一窩小兔羔子,煥然一新。安哥拉兔子像玩魔術。

兔子親近牠的主人,主動圍攏,在我身邊閉目打盹,還敢討食,舔我的手掌。只要主人不拋棄牠,兔子會一直記憶主人。主人作別兔子了,牠才會慢慢忘掉主人。兔子的腦容量小,有點像基數少的U盤。

當年全村致富口號是「要想富,多養兔」,天空開始布滿兔子的草腥氣。給我印象深的是蹺課後到屠戶扁一刀家看他如何來剝兔皮。

把兔子擊昏,趁兔子身體未僵開剝。扁一刀將兔子掛上木架子,沿兩腿內部用刀熟練地切開兔皮,雙手自兩腿起將整張兔皮呈圓筒狀剝下,像脫一隻白襪子。剝下的兔皮肉面朝外,毛面朝裡,放在一個叫「兔皮撐」的木架上,充分撐開兔皮,一一排放通風處陰乾,若皮上油脂多了還用刀刮去,最後撒一層鹽,怕兔皮發黴。

第二年開春,扁一刀拉一車兔皮去縣裡收購站。裝載的是一車兔子雪白的靈魂,無數雙耳朵在料峭寒風聳立,聽鄉村天空的聲音。

面對兔肉的草香,歷史上更多饕餮者不信邪,偏要吃兔肉,還一邊煮肉一邊湊詩,《詩經》裡的河南人唱到「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面對兔頭,邊燒邊烤。王昌齡打兔子還要吟詩,「少年獵得平原兔,馬後橫捎意氣歸。」

近幾年秋冬時節我從鄭州回縣城,昔日的一幫狐朋狗黨喜歡攆兔子,邀我參加半夜攆兔健身項目,其法獨到:到野地開車狂奔,車燈光柱調到遠光強烈,草間驚慌的野兔暴露在燈光裡,會一直在光柱裡逃跑,兔子跑的是直線,左右總不離籠罩自己的那一筒光柱,牠像中蠱,在車後開槍一打一個準。

我聽後決定不參加,說不好玩,你們煮好兔肉我吃,只是不喜歡看兔子張皇的樣子。

大家不勉強。豁嘴書記說:操!還怪虛偽咧。

▋未來太空兔子

現代飛船終於登上月球,和那一隻兔子相會。

最後,兔子失望地垂下雙耳。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春節特載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幾米/空氣朋友

聯副/詩與遠方

張馨潔/沒有用身體走過的算不算路?

鍾喬/美濃30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