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陳曉x童瑤 劇情荒唐觀眾要求下架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是由陳曉、童瑤、薩日娜、穎兒、喬振宇等主演的都市家庭倫理劇,2024年3月14日開播。故事講述了新時代的小夫妻在雙方父母的壓力下如何克服生活的種種困境,最終獲得幸福的過程。

《小日子》網路

本劇自豆瓣閱讀連載小說《小日子》,作者伊北。

《小日子》故事講述了顧茉莉(童瑤飾)和朱勁草(陳曉飾)從老家一路奮鬥到在上海紮根組成二人的家庭,然而,他們婚姻帶來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如何與雙方父母相處。從個人空間的消失到買房事件,從與彼此父母分歧到兩人之間產生矛盾,他們的小日子處處充滿了危機,直到最終不可收拾。夫妻二人終於發現,這些問題根源於他們自己。

經歷冷靜期後,兩人決定離婚,重新整理家庭關係。然而,隨著離婚證書的到來,屬於他們和雙方家庭的挑戰才剛開始。他們面臨著信任危機、財務危機、異地危機,但這些挑戰也讓他們更加明白家庭的責任。隨著問題的解決,雙方父母也明白了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最終,茉莉和勁草重歸於好並復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劇情脫離現實,難以引起共鳴

作為一部生活劇,《小日子》並未能呈現出貼近普通人生活的真實感,反而透過一系列離奇的情節重新詮釋了「貧窮」。劇中的主角雖然生活在上海並且擁有一套看似寬敞的住房,卻不斷地強調自己的經濟壓力。但實際上,他們的生活水準遠高於一般民眾,包括他們擁有兩輛豪車,每週花費800元出去住酒店等奢侈消費,這些情節引發了觀眾對角色設定真實性的極大質疑。

不僅如此,劇中的人物設定和劇情發展也讓人匪夷所思。公公的奇葩行為,以及男女主在上的莫名遭遇,都讓觀眾覺得這部劇的邏輯混亂,完全是為了衝突而衝突。《小日子》隨著劇情的深入,一些過於離奇和不符合現實邏輯的情節,引發了廣泛討論。

《小日子》一些過於離奇和不符合現實邏輯的情節,引發了廣泛討論。圖/擷取自微博

一部看似平凡的電視劇,卻引發了觀眾的強烈迴響。一些觀眾認為該劇三觀不正,不應該在電視上播出。他們認為,該劇中的一些情節過於誇張和離譜,不符合現實生活的邏輯。以下列舉部分飽受觀眾批評的情節。

劇情1:男主角朱勁草在飯店房間電話報告工作的同時,竟大聲與妻子顧茉莉上演激吻戲碼。

劇情2:房子小,有了孩子後,婆婆和孫女睡大床,夫妻倆不得不睡上下鋪,於是得時不時花800元去飯店。

劇情3:媳婦一直喊公公婆婆「可可爺爺」、「可可奶奶」,直到最後公公走了,房子的問題解決了,和老公復婚了,才改口喊婆婆「媽媽」。

劇情4:一位為兒子支付了婚房首付的父親,卻自認為皇帝一般的存在。他不僅要求自己的媳婦恪守傳統的三從四德,還要求兒媳婦全家對他言聽計從,將他視為至高無上的家長。然而,這位公公卻以暴力對待自己的媳婦,用言語傷害她,對待兒子也毫不關心,把兒子當作自己炫耀的工具。

劇情5:公公不慎碎酒瓶誤傷女主角母親,竟然是女主角帶父母上門向公婆道歉。

劇情6:男主角朱勁草一會兒為了「綠茶」丟掉自己的工作,一會又因為前妻的事情而放棄了已經開始取得成就的新工作。

《小日子》在劇情設計、人物行為以及常識邏輯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原本被央媒看好的,卻意外遭到了許多觀眾的抵制。甚至,不少人還要求大陸廣電局將這部劇停播下架。

身為觀眾,我們期待看到的是貼近生活、真實反映都市家庭生活的劇作,而不是這種脫離現實、離譜至極的劇情。這部劇不僅沒有起到反映現實生活、引發社會思考的作用,反而讓觀眾啼笑皆非。即使陳曉和童瑤賣力演出,觀眾也很難買單。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小日子》。圖/擷取自微博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小說 改編 劇集 愛情 職場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文策院攜手韓綜製作公司 打造原創綜藝節目IP 推動臺灣元素出海

《都市懼集》34種都市恐懼隨時發生 許瑋甯拍車窗驚恐求救

《玫瑰的故事》金句分享:只有自愛的人才有資格愛人

《玫瑰的故事》大陸「人民網」點評 劉亦菲演活了「玫瑰」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