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台灣地震 我的驚恐程度不亞於毀天滅地

剛來台灣的第二個月我就遇上了九二一大地震。(圖/shutterstock)
剛來台灣的第二個月我就遇上了九二一大地震。(圖/shutterstock)

【飛越千里看台灣】


文/石晨曦

窗裡的燈一盞一盞的熄滅,喧囂的城市漸漸恢復寧靜,我熄了燈,偎著孩子睡下,屋子裡剩下風扇攪動空氣的聲音。突然,整間屋子劇烈的搖晃,廚房傳來鍋具落地的撞擊聲,風扇停了,窗外的路燈滅了,四周陷入黑暗。我不假思索地翻身護住孩子,以一個母親的本能,仿彿自己的背脊能扛起一切,護孩子周全。孩子驚醒,大哭起來,先生上夜班不在家,暗夜裡我不知所措。

剛來台灣的第二個月我就遇上了九二一大,在此之前我沒有遇過地震,那天我的驚恐程度不亞於毀天滅地。巨大搖晃之後沒幾分鐘又再度天搖地動,我慌了,擔心房子會倒,不及更換睡衣,抱著孩子,摸黑衝下樓梯。

整個城市被搖醒,巷外較寬的街道上聚集了很多人,暗黑的都市叢林像一座巨大的迷宮,幾束手電筒的光游移其間尋路。餘震一波又一波,人們不敢回屋,我在巷口等著先生,繃緊的情緒在看到先生的身影時才稍稍舒緩。先生說,台灣有多處活動斷層,地質活動較頻繁,大大小小的地震時有發生,有的有感,有的無感,我只是還沒習慣。先生還說,台灣的房子都有抗震功能,不會那麼容易倒。他故意說的輕鬆,只是為了緩和我的情緒。

我們在街上站了很久,街燈又亮起時才回屋。各地災情即時畫面佔據所有新聞頻道,陸續傳出房屋倒榻的消息。我說,房子做得再堅固也難以抵擋如此大的地震。先生說,防震是一門高深的建築技藝,不只是普通的堅固就好,如此大的地震,這樣的災情已算是降到最小,若發生在我家鄉災情可能更嚴重。我心想如果震央在我們村莊可能全村的房子都倒了吧。

我的家鄉在江南的農村,處於地質相對穩定的地帶,記憶中連微小的地震也沒發生過。村里的房子幾乎都是老屋翻新,農民自建,大多是普通的磚牆瓦房,地基挖的不深,採用傳統的徽州建築工藝,白牆黑瓦,馬頭翹角,外觀秀美。若無地震,這種傳統工藝堅固美觀,可耐風霜寒雨。因為沒有地震,人們在建屋時壓根就沒想過要防震,沒有需求,就不會受到重視,防震的建築技藝在我的家鄉幾乎等於零,我相信不只是我的家鄉,在很多的農村縣市都是這樣,甚至處於斷層帶上的縣市也是如此。

每一間房子的誕生都要看當地的民情與屋主本身的財力,要想將每一間房子都建得堅固抗震,實是不易,可若受到重視,還是會慢慢改善,只怕放鬆警惕,無所作為,一旦地震來襲,後果不堪設想。

災難現場的畫面震攝人心,與受難者相比我所有經歷過的挫折都渺小的不值一提。先生和孩子坐在地上堆積木,積木一層層疊高,孩子興奮地揮手拍打,堆高的積木頃刻間倒成一堆廢墟。人生總是要面對諸多無常,面對無常我們脆弱地如那堆積木。先生重新堆疊,孩子又去拍打它,不斷地傾倒,又再疊起。我似乎明白了什麼,無常的力量強大,能摧毀一切有形的物質卻摧不毀人的堅韌意志,我們至少要擁有歸零再出發的勇氣,與無常抗衡。我祈禱受難者心中能保存這份勇氣,也期許自己勇敢面對在陌生異鄉從零開始的往後餘生。

台中東勢王朝兩幢14層樓的建築在921大地震時倒塌,難以估計的居民被壓在大樓下,一旁等待的親人忍不住傷心落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易辰

九二一地震之後,台灣當局對於防震越來越重視,時時加強防災演練,民眾在購屋時會關注建築的抗震係數,建商若偷工減料、設計不良造成建築在地震中損毀也需付出相應的責任,這是一個良性的發展,可帶動市場走向,讓建築品質不斷改善。雖然科技如何進步也無法與大自然的力量相抗衡,但人的力量也不容小覷,居安而思危,才能最大係數的防患於未然,將災情降到最小。台灣的危老建築幾乎過半,要全部更新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近些年,台灣又陸續發生過幾次規模不小的地震,所幸都未造成巨大傷亡。我對於地震愈來愈習慣,就當是地牛翻身,活動了一下筋骨,天搖地動時,我亦能心靜如止水,持續手中的工作,災難是否要降臨我身,我無從選擇,只能以平靜應對無常。

●專欄「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來自中國、現居新北,駐站原創作家,著有《我在中國的二十年》。分享一個異鄉人來台灣從零開始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的之文化差異。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地震 921大地震 中國 台灣 台灣媳婦 新住民 兩岸 讀創故事 琅琅專欄 創,專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變形金剛:源起》影評:成功讓你變回抱著玩具的小男孩

《雪水消融的季節》影評:導演羅苡珊的私密紀錄,療傷與放下

《邪惡勿語》影評:展現何謂「不要問,你會怕」的極端值

馬斯克的「慣老闆」心態 暴露「公司精神變態者」的特徵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