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方寸】師人/如果某天需要復健時
文/師人
如果哪天,自己或是親友,也需要至醫院復健的時候,會希望遇到什麼樣的醫護人員或是怎樣的醫療環境呢?
最好是能全力一把拉我向上,從憂傷深處
少一點冷漠與倦怠,最好能帶點溫暖的氛圍。最好是能全力一把拉我向上,從憂傷深處。拋下繩索,讓人抬頭看到未來的微光與能量。大略就這樣的念頭,伴著我作為治療師的日子。即便執業多年餘,偶爾也會回頭想想,當年茅廬初出時,遇見的人事物,踏上這條醫學之路的起始。
開始當職能治療師的兩年半左右,被贈與一本書,裡頭提及了自己。第一次被寫在文藻金屋中,是一股無以名狀的感受。關於書,一位年輕中風個案的媽媽是短篇作家,部分篇章記錄著她們的生活因為女兒中風而遭逢的巨變。故事發生在進醫院作為菜鳥的第二個月,我作為該個案的治療師之一。
因為出血性中風暫停了原有的人生
第一次的見面,評估室內,坐在輪椅上的是一位低著頭、略顯疲態的女生。
三十歲, 是當時遇見最年輕的一位中風個案,看著她,我心裡滿是疑惑與訝異。肯定是有什麼原因造成這麼年輕就因為出血性中風暫停了原有的人生。
慣用手完全無力,慣用腳則只能些微的移動,被評估的過程中,她也察覺了自己的無能為力,臉上的表情漸沉。隨後被問到了原有的職業與生活作息,她回答是高中英文老師。對答的來往中,逐漸曉得,她是對自己要求很高,加諸在身上的壓力很多,常熬夜備課的一位老師,妮可。
「我為什麼會這樣啊?」一句話,彷彿開啟了情緒的開關。眼眶邊轉著淚,嗚咽的啜泣聲,語調漸小。相比下,外頭治療室的交談聲則大到聽不見妮可說些什麼。於是我把門闔上,評估室靜了下來,只剩下空調的運轉聲,這時候的氣氛,冷冽著。
起初兩三次的復健課程,肢體動彈不得的陰影仍罩著妮可,總是提不起勁。
要怎樣讓她提高復健動機是首要任務。想辦法營造輕鬆正向的氛圍或許是個解方。
「不如我們現在開始都來英文對話如何?」,我提議。由於她是位英文老師,說點英文或許能讓她在這陌生的環境添些熟悉感。更甚而是,抓回生活中某部份的掌控感。「阿我英文口說不流利,如果講錯你要教我。你教我英文,我帶你復健」。治療室的一角,一來一回地互動。
幾週下來,從神情上的變化,可看出逐漸接受需要復健抗戰的事實,整個人的氣質不再如當初抑鬱。
妮可的媽媽,復健時間總是伴隨在側,從旁也將這些畫面,文字描述出來,妮可從憂傷谷底走向新生活坡道的過程。將書品讀後,發現字句的調性不是對生命的怨尤,更多的是對一路走來幫助她們母女的人所言的感謝。有榮幸成了篇章中,幫助她女兒漸漸恢復的那位拋繩者。
同理與傾聽,帶來的漣漪漫漫
美國一位聖賢曾說一句,存於我心。“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復健路上,常遇到難以抗衡的發展。個案的擔心煩惱不會停,換作任何人都會是這樣的。之於我,當時只是憑著身為醫療人員理所當然的本職,同理與傾聽,帶來的漣漪漫漫。
在醫療行業中,治療師的角色,常會走入個案的生活。關注的不只是身體功能層面,他們復健時的情緒、家庭支持、工作重返…等,都是我們所在意。若醫學知識是理性的基礎,那感性地覺察個案的生命故事,是治療師所並重的。
回顧與妮可的交集,提醒著自己在醫療路上,白塔內,不忘存有感性的方寸之心。白塔方寸,由此細品。未來還會遇見更多人生故事,持續寄於筆下。
●2022新專欄登場:師人,略懂「職能治療」的治療師,出沒在復健科、社區,或是生活品質需要提升的人們周遭。將醫學白塔內的深刻故事、觸及個案們的生活感悟等等,書寫下來分享給大家知道。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