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憶殺!從桌遊到電子雞,跨世代臺灣人玩具大集合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以打造「臺灣歷史共筆」與「知識共享的智慧寶庫」為願景,致力推廣館藏歷史文物,讓古物不再沉寂於展示櫃中,而能與當代社會展開跨時空對話。官方社群推出的「#現在是新奇物晚上」系列貼文,選題橫跨民生日常與歷史記憶,帶領觀眾從新奇角度重新認識那些逐漸被遺忘的故事。琅琅悅讀陪你一起跨越時空,傾聽文物低語,精彩內容不容錯過!(編按)
【走啊!這週末來放風箏】
臺灣早期社會,小朋友在春天和秋天,風場交替的時候,放風箏可是熱門的活動!因為只要幾根竹篾、一張紙和一條長長的線,就能輕鬆製作出一隻屬於自己的風箏!這可是小朋友最愛的玩具之一!
這樣的純樸景象,被藝術家黃金田記錄在他 的民俗畫中。畫中的小朋友們在水岸邊放風箏,前景則是一群拿著紙做的風車,大家隨著春風自由玩樂,歡樂氣氛滿滿。
如今雖然因都市開發高樓林立、電線杆眾多不太容易放風箏,但當到寬闊的地點,買上一隻風箏,抬頭看著它隨風飄揚、自由飛翔是多麼療癒呀 !
💡 文物小檔案
名稱:黃金田繪《放風箏》
年代:1999-2004
館藏號:2004.019.0019
貼文發布時間:2025/03/21
【走啊!這週末拚人生】
你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至少在圖版和骰子裡,你還可以假裝自己是個「好hó額gia̍h人lâng」(意即有錢人、富人),過著成功的一生——以前和現在的小孩,大概都用遊戲幻想過。想到「擲骰前進」類的桌遊,大多人的回憶應該都是「大富翁」⋯⋯不過它的原名 “Monopoly”,以及警戒資本壟斷後果的原始意涵,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而這款在 70~80 年代間,由臺南長胤公司出品的「奮鬪人生」,則是屬於「人生遊戲」這個類別——玩法和大富翁很像,背後卻有一些不同的教化脈絡。這類遊戲源自美國,原始型態和「蛇梯棋」相似,甚至還融入基督教道德觀,後來才慢慢變成展現美國中產階級的人生進程,和不進則退的「美國夢」觀念。
當美國文化在戰後強勢輸出,許多本土出版商也將圖版遊戲引進臺灣——當然版權是有疑慮啦,但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一夕致富」,也成了很多人的兒時趣。
而如今看來,結婚生子、成家立業、功成名就,早就不是所有人生的單一途徑,但從這類懷舊桌遊,仍然看得出當時人們的嚮往,和臺灣對成功社會的想像喔!
💡 文物小檔案
名稱:長胤文具企業有限公司出品「奮鬥人生」遊戲盤
年代:1970~1980
館藏號:2015.035.0015
貼文發布時間:2024/11/08
【同場加映】
說到桌遊,每個人心中都有幾款經典不敗的遊戲,以及與親友共度歡樂時光的珍貴記憶。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即日起至2026年4月19日,推出「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本次特展首次大規模展出館藏桌遊,並特別針對兒童與親子觀眾設計,展覽一入場並非以往的闡述模式,而是讓觀眾成為遊戲中的一部分,展開一場充滿驚喜與歡樂,邊玩邊探索臺灣百年的桌遊歷史!
「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
時間:2025年6月3日至2026年4月19日
地點:臺史博 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走啊!這週末養雞】
六、七年級生舉手,還記得童年養在口袋裡的電子雞嗎?什麼?這個養的竟然不是雞?那這個當年讓人著迷的電子小寵物究竟是什麼呢?
由萬代公司(BANDAI)推出的電子寵物,養的是叫做「塔馬可吉 Tamagotchi」的外星生物,名字由「蛋 たまご」(Tamago)和「手錶 ウオツチ」(Watch)結合⋯⋯也就是「蛋蛋錶」的意思啦!
這個由橫井昭裕與真板亞紀在 1996 年發明的玩具,當時由安室奈美惠帶著亮相後開始大流行,讓大眾在飼養寵物多了另一種選擇。除了風靡東亞各國,更在推出不久即打入美國市場。這枚Tamagotchi在臺灣以「電子雞」聞名——雖然寵物本身根本不像雞。
難怪大家常說,流行是不斷循環的。塔馬可吉如今再度成為復古又新奇的小物,週末走在街上看到,可別以為遇到穿越者——簡單的玩法和可愛的角色,或許正好能療癒當代人的心靈喔!
💡 文物小檔案
名稱:萬代公司出品電子雞
年代:1997
館藏號:2004.070.0002
貼文發布時間:2025/01/17
【走啊!這週末來點忍者龜】
你知道5月23日是什麼日子嗎?答案是——世界烏龜日!這個由美國烏龜救援組織創立的節日,鼓勵大家關心烏龜的生存環境,也讓我們一起認識、保護這些溫馴但超可愛的生物。
提到烏龜,怎麼能忘了那群功夫超強的烏龜英雄——《忍者龜》的主角們呢?這部 1980 年代誕生的美國漫畫原本是兩位創作者對主流超級英雄漫畫的戲仿之作,沒想到一炮而紅。故事講述四隻掉進下水道的烏龜因接觸變異物質而變為擬人型態,並跟著老鼠師父史林特學習忍術,化身正義使者,和小混混、惡霸、變異生物及外星入侵者戰鬥。他們分別以四位文藝復興巨匠命名: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多納太羅,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達文西。
《忍者龜》動畫版於 1987 年於美國推出,1990 年代也在臺灣中視播映,蔚為流行,不只動畫熱播,相關玩具更是風靡一時。像這隻「綠色忍者龜達文西玩偶」,就是那段臺灣流行文化的縮影。這隻達文西身穿藍色頭巾、腰間則繫有黑色皮帶,身形結實,造型忠實還原動畫角色,相當俏皮可愛。你有看過《忍者龜》嗎?和我們分享你對這群烏龜英雄的回憶!
💡 文物小檔案
名稱:綠色忍者龜達文西玩偶
年代:1965 - 迄今
館藏號:2010.019.1571
貼文發布時間:2025/05/23
●本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琅琅悅讀刊登,原文出處:【走啊!這週末拚人生】、【走啊!這週末放風箏】、【走啊!這週末養雞】、【走啊!這週末來點忍者龜】,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