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人眼中的人間風景】崔舜華x貓〈貓月亮〉

以全球為範圍,一年有五個主要的貓咪節,如果再計入各地特有的相關活動或節日,那更是不勝枚舉。比方說六月份就有一個「擁抱貓咪日」,旨在鼓勵飼主與貓咪共渡高品質的相處時光;當然,要對毛孩表達愛意是不分年月時分的,在你善盡貓奴本分,給主子一個大大的抱抱前,先讀篇作家模仿愛貓的語氣撰寫,從貓咪的視角觀察人間百態的好文暖暖身!(編按)
黃昏了。
貓蹲在房間的一角,牆邊的塵埃在他腳掌邊緣迴旋,像透明的低低的海浪。這房間裡的一切都不太高,桌是矮的,椅在木地板上,床墊擱在流蘇地毯旁,床上是沉睡的人,把眼睛蒙在黑色的亂髮裡,鎖起一個言語混沌的夢。
房間裡的陳設彷彿是為了貓而設計的,所有物事都離貓爪很近,相對地,也離時間很遠。床上的那人還在長而紊亂的夢裡,貓伸了伸懶腰,決定攀上枕頭,探出掌爪的軟部撓那人的後頸。
那人翻了個身,想起什麼似地從意識的虛無夾縫中擰開眼睛,撈過手機盯了一下時間,另一手安撫貓毛茸茸的後腦勺──我再躺一下,好不好──
然而貓不放棄,在貓的小腦袋裡,只要他要,就會得到。他不屈服地繼續用掌爪輕輕刨著那人的頸背,直到那人不得不從棉被裡翻身坐起,望望貓碗──半空的,貓貼在床沿,睜著月黃色的圓眼睛期盼地望著人。
人邊揉眼睛打呵欠邊站起身,拾起貓碗撈了氣味新鮮的貓乾糧︰原肉配方,雞肉鮪魚口味,泌尿道保健處方用。貓等不及地繞著人的腳跟踱步,鼻子埋進小碗裡喀擦喀擦地咬嚼起來。
貓不似狗,貓總是留下小半碗乾糧,那是貓的習慣,流竄在貓每個細胞每根血管裡的基因,讓貓習慣性地將食物留存起一部分,即使貓已經不需要再擔心挨餓,即使貓已經不需要再流浪受凍,貓依然保持著遠古的本能,那是貓的生存之道,那人也知道。
👉愛貓提案書展,電子書單本85折
貓轉頭覷眼盯著人看,那人盤腿坐在桌前,正擦起一根紙菸,將近晚的混濁的潮濕空氣吸進肺葉深處,像要燒盡夢的殘餘,像要把什麼難以抹滅的皆燃為灰燼。貓看著那人在房間裡慢慢地走路,掀開冒著寒氣的一隻鐵箱子,有時候那隻鐵箱子裡會飄出讓貓難以抗拒的氣味:譬如肉,譬如某些好香好香的東西,不過這次那人只是拿出一只瓶子,瓶子裡是透明的液體:水。那人擰開瓶蓋,仰頭就著嘴唇咕嘟咕嘟地飲著。
和人一起生活的時候久了,貓也學會一些聲音,一些斷句,一些口氣:例如「飯飯」(那意味著剛從密封袋裡舀出來的顆粒狀填腹美物),例如「罐罐」(這是貓最愛的聲音,代表了封藏著美味肉魚的小錫罐,以及人不知用什麼方法「啵」地剝開錫罐的金屬色聲響──那一聲「啵」就是甜美饗宴的美好前奏),以及「阿醜」(貓不明其意,只曉得那人有時候眼睛裡會流出透明的水,然後一邊低喚著這兩個音節,一邊撫摸貓柔軟的背脊,於是貓明白了,當那人需要他的時候,就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等貓吃飽了,人通常會走進房間裡的另一個小房間,扳動一些奇異的金屬機關,小房間裡便有了潺潺的溪流。人不讓貓碰水,貓也不喜歡水,(阿醜你老這樣會發霉的──人往往這麼說),但貓喜歡看水流嘩嘩地劃過那人無毛光滑的身體,劃過地板,被一個圓形的小孔吸吮吞噬──這讓貓無端地著迷,就像對於隔著一塊透明冰涼板子,在房間外頭得意地鳴叫飛繞的鳥群一樣,貓可以靜靜地看著很久很久。
貓不理解時間,也不理解人眼睛裡的水從哪裡來──為什麼人要流水呢?為什麼總是掀開一片會發光的板子,反覆地唱著同一首歌呢?但貓曉得夜晚來了,夏天的夜晚飄散著一股特殊的氣味,那像是青草,泥土,狗吠,和雨的預感混融成一大塊濕潤厚實的餅。那人擦著眼睛裡的水,唱著歌挨住貓的鼻尖細細地親吻,貓回以微刺的舔舔。月亮出來了──那人說──阿醜,你看月亮──貓抬頭看天空裡那片圓圓的暈黃的光餅,那人將鼻子湊近貓耳朵嗅著貓的香氣,鼻尖撫摩貓的大眼睛。
貓知道那人的習慣:人每晚等著月亮升起,等待月光消弭,躲避白晝像躲避一場又一場的戰爭,躲進夢裡像迷路在一座又一座妖精的山林。但沒有關係,我在這裡──夢中,貓對人說──我在你的夢裡是月亮,只要看見我,你就能回家。
作家簡介:
![]()
崔舜華
1985、嚴冬生。著有詩集《波麗露》、《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婀薄神》、《無言歌》,散文集《神在》、《貓在之地》、《你道是浮花浪蕊》。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關於「喵星人眼中的人間風景」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名作《我是貓》,以一隻無名貓咪的銳利視角,靜觀世態炎涼,娓娓道出對主人一家、人類社會的獨到見解,諷刺中也不失詼諧幽默。貓,不少人視之為親密伴侶,卻始終弄不懂牠們的腦袋瓜子裡裝些什麼。
專題「喵星人眼中的人間風景」邀請到多位文字工作者,模仿愛貓的口吻撰寫人貓之間的細膩絮語,那有主人家的喜怒哀樂,也有氣吞寰宇的超凡哲思。無論視野遠近,貓的雙眼永遠是洞悉的、審視的,發掘出我們未曾察覺的非日常。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