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榮譽獎章授勳、香港傳奇華人攝影記者陳橋逝 享壽96歲

英女王榮譽獎章授勳人、香港首代華人攝影記者陳橋先生 1927-2024 。圖/虛詞‧無形
英女王榮譽獎章授勳人、香港首代華人攝影記者陳橋先生 1927-2024 。圖/虛詞‧無形

文/虛詞編輯部

英女王榮譽獎章授勳人、首代華人記者陳橋(行稱「橋叔」)逝世,享年 96 歲。記者協會前主席岑倚蘭引述家人指,橋叔於温哥華時間4月6日中午,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

陳橋於香港出生,父親從事體力勞動,母親賣魚。日佔時期,青年的他隨家人返回東莞石龍家鄉,在鐵路做過粗重工作。後來回港,父親早逝,陳橋隨母親在港島賣魚為生,輾轉間他的姑丈介紹他到虎豹別墅替遊客影「即影即有」照片謀生,他曾憶述當時用木箱攝影機拍照。

1956年,陳橋加入《英文虎報》,擔任「黑房仔(黑房沖曬員)」,亦獲派拍攝體育活動任務,之後轉任《南華早報》攝影記者,成為香港第一代華人攝影記者,攝記生涯長達 30 年,期間見證香港多個重要時刻,如中國難民湧港、六七暴動、越南船民、中英談判。陳橋曾於80年代出版《陳橋新聞從影廿年》,2006年後在溫哥華出版《鏡頭下的歷史——陳橋三十載新聞圖片錄》,他的攝影作品曾奪得六項世界新聞圖片榮譽獎(Honour Certificate, World Press Photo),1985 年獲頒英女王榮譽獎章,表揚他對新聞業的貢獻,他亦是香港首位從事新聞攝影行業的得獎者。

其中一張獲世界新聞圖片榮譽獎的照片,為1966年颱風襲港時,婦人被洪水沖倒的畫面。圖/虛詞‧無形

陳橋於九十年代初移居加拿大,並在溫哥華定居,其中四個孩子在歐美接受高等教育,而他只間中會回港探望親友。2019年3月陳橋曾回港,並在新建的新聞博覽館為昔日新聞照片導賞,當時他被問及,如一切重頭來過,會否再做攝影記者?陳橋馬上回應:「唔會!」他解釋說:「搵唔到食,要個名嚟做乜鬼!」
[譯:不會!無法得到溫飽,要名(聲)有什麼用!]

陳橋曾於2017年接受《香港01》專訪,提到當年拍攝六七暴動,曾在新蒲崗被左派人士包圍「打了一身」,但他沒有想過轉行,更說:「怕得幾多?就算害怕都只是一陣子的事情」,他更表示只有少數人知道他的左眼天生弱視。他在訪問中亦提醒攝影記者要多思考,與文字記者好好合作,「我們是專門捕捉人生百態,文字記者問得好,我們就影得好。不過有時青年記者不懂得問,我都會多口幫忙問兩句。」最後他說起攝影記者的應有思維,「拍攝是個人的,教不到的。好的攝影記者要思考,知道自己要拍甚麼。你有一張相,可以贏到沙龍比賽,但帶不到背後的新聞事件,是沒有用的(作為新聞相片)。怎樣可以在相片中帶到新聞出來呢?靠思考的角度,靠觀察人生百態,然後才可以捕捉到動作。」 

●文章授權轉載自「虛詞」,原標題與連結:「英女王榮譽獎章授勳人、香港首代華人攝影記者陳橋逝世 享壽 96 歲」,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虛詞‧無形 香港 攝影 英國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此陽非彼羊?從故宮文物「金彩三羊開泰瓶」認識諧音吉祥話與像生瓷

「太依賴視覺,使聆聽能力退化」臺史博《聽・見》策展人分享紀錄聲景意義與記憶

台北龍山寺、孔廟皆出自他巧手!一睹閩南建築工藝史與宮廟影響力:清末民初工匠大師王益順

怪美味的!鮟鱇魚口感堪比龍蝦 饕客才知道的私廚與吃法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