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臺灣人?由故宮南院臺灣意象展覽提出的解答方案

文∣游閏雅、林致諺(作者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提供

「臺灣意象:變動中的臺灣人」展覽,由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臺灣、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共同攜手規劃,現正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院區展出,展期自2022年12月27日開始,一直到2023年8月27日,期待與大家一同解開「臺灣人是誰?」的謎底。

變動中的臺灣人:族群與文化的「雜揉性」

究竟什麼是臺灣人呢?本展嘗試從「族群」與「雜揉」兩條軸線展示人群在臺灣歷史上交會後,所留下的紀錄、與遺跡。一方面呈現各時期人群如何互相影響、爭執、交融,形塑出特殊的「臺灣人經驗」;另一方面則透過臺灣人經驗的雜揉性(hybridity),探尋臺灣社會不同人群之間的關係,並訴說那些臺灣島上人們的故事。

在展覽脈絡方面,本展由以下四個展區組成:以人群為主題的「遭遇與接觸」展區與「人群的交會」展區;以雜揉為主題的「文化的雜揉」展區與「人群的多重對話」展區。

古代遺留的文物,竟成為形塑現代族群文化的重要關鍵

本展的第一個單元是「遭遇與接觸」,透過外來訪客與臺灣住民的視角,展示十七世紀以來,臺灣島上人群交流的情況。

本單元除了透過荷蘭、日本、中國的文字紀錄與圖像記載,呈現外來訪問者到訪臺灣後,如何融合自我文化的想像,觀察與紀錄當時住民的生活,也將展示臺灣住民反過來將外來者帶來的新事物,融入日常生活中的過程,部分甚至成為今日某些族群重建文化的線索。

例如《新港文書》,本是十七世紀的荷蘭統治者,為求宣傳教義或方便治理「發明」的工具,如今卻成為部分原住民族群復甦自身文化傳統的重要關鍵。(圖1)

圖1 「遭遇與接觸—初來乍現的臺灣」展區,選用荷蘭歐弗特達波(Olfert Dapper)《第二、三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使大清帝國記》、日本《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秀姑巒)島之記》兩書的插圖,以及清代的〈臺灣番社風俗圖〉,呈現各地描繪臺灣住民與民俗圖像之差異。 故宮數位資訊室提供

族群的出現與族群以外的人

第二單元「人群的交會」中,將說明統一的「人群」是如何被分類為「族群」,而族群又根據人口流動與通婚等情況,如同拼圖一般,不斷被打散、組裝。

此區首先展示臺博館館藏兩件不同的潘敦仔(1705-1771)形象畫作,說明身為岸裡社頭目與總土官的潘敦仔的多重形象。其次,隨著環境與時間遷移,人群的概念也不斷轉變,使得概念間的「夾縫」或「重疊處」,出現難被明確界定的少數群體。這些少數群體的境遇,也成為許多影視作品的重要題材,並且在本單元中呈現給各位觀眾。如:2003年的電視劇《孽子》、2016年的電影《灣生畫家—立石鐵臣》、2021年的歷史劇《》等等。

除此之外,本單元我們也運用人臉辨識技術,將各個觀展民眾的臉譜相互疊圖,進而融合出一張來自四面八方群眾組成的「臉譜記憶」,以此表現臺灣多元民族的樣貌。(圖2、3)

圖2 「人群的交會—難定位的人」展區中,播放以〈敦仔衣冠盛粧圖(岸裡社頭目潘敦仔像)〉與〈忠義統轄九社岸裡大社主敦翁行樂圖〉為主軸的文物影片。 故宮數位資訊室提供

圖3 「人群的交會—難定位的人」展區,呈現身份難以被界定的人們。 游閏雅攝

文化的多種面向

第三單元的「文化的雜揉」,將以前述之族群發展為基礎,聚焦於各族群交融後的文化產物:宗教信仰、民俗樂曲、美術工藝等,由此顯示不同人群對於文化的想像殊異。

在宗教方面,我們以雲林北港朝天宮為例,說明信仰在人群互動中扮演的作用。由於朝天宮歷史悠久,是臺灣中部信仰中心,各地媽祖廟透過「進香」的方式,建立與母廟(朝天宮)的親屬關係,並將信徒加以連結。這顯示媽祖信仰可以是結合不同社區或祖籍群的重要媒介。

除了宗教,「美術」亦為文化雜揉的重要案例,本展以長達千年發展歷史的水墨媒材(Ink)為對象,結合故宮與其他典藏單位的數位文物收藏,闡述生活在臺灣的藝術家們,如何運用各時期流行的風格、觀念與母題,創作出混合了傳統與創新思考的藝術作品。(圖4、5)

圖4 宗教主題中的「信仰中心的形成:北港朝天宮」數位展件,將朝天宮點雲資料以大面積投影的形式呈現。民眾可自由穿梭在朝天宮建築中,體驗不同時空下,臺灣人的媽祖信仰經驗。 故宮數位資訊室提供

圖5 美術主題中的「水墨的交融與共鳴」數位互動展件,民眾操作互動桌觀看畫家林玉山經典作品〈蓮池〉之文物資訊與雜揉知識點說明。 游閏雅攝

熱鬧喧囂的臺灣人經驗

近年,臺灣社會逐漸講求自由化與多元化,各群體宣揚獨特性與各自傳統價值時,不免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群體內部的差別與不平等。是故,最後一單元「人群的多重對話」,將反思群體之間的殊異,以及相互認可與尊重的過程。

在內容呈現方面,本單元打破文化藩籬,將臺灣地方性的經典派對—流水席重現於博物館場域中。在這個聚會上,來自各種不同地區、階級、背景的人們皆可出席,沒有限定賓客座位、人數與開桌時間,只要有人入座,佳餚將會不間斷地上菜。此區的「桌面投影互動裝置」,則呈現臺灣飲食受複數文化影響的情形。當觀眾進入本展區時,即為參與流水席的一員,觀看餐桌上輪播的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國美食,進而引起觀眾參加流水席的集體情感與回憶,激發他們有興趣探索臺灣在地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共融現象。(圖6、7)

圖6 「人群的多重對話—熱鬧、喧囂、吵雜」展區之時來運轉:我們的福爾摩沙數位互動裝置。 故宮數位資訊室提供

圖7 「人群的多重對話—前臺/後臺」展場。 故宮數位資訊室提供

近期,故宮的策展風格漸趨多元與當代化,與其他博物館、共同合作的展覽亦逐漸增加,用以強化臺灣各博物館典藏品之間的聯動性。以本展為例,為有效發揮合作館所的典藏特色,策展團隊嘗試由人類學與歷史學的跨領域視角,以探討在臺灣活動的人群及其產生的文化脈絡。不僅如此,策展團隊也關注臺灣殖民歷史與移民社會之下形塑的特殊「臺灣人經驗」。因此,本展的展覽脈絡強調所謂「雜揉性」的概念,串聯族群與文化兩大核心議題,期待為民眾呈現臺灣文化豐富的樣態。

●本文摘錄自》480期3月號,原題〈從「人群交會」到「文化雜揉」—淺述「臺灣意象」數位展覽〉。

展覽資訊

「臺灣意象」特展

展期:111-12-27~112-08-27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院區 S101、S204、2樓大廳

了解更多展覽資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故宮文物月刊 博物館 文物 斯卡羅 AI 美術館 歷史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媽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揭密彰化八卦大佛!前身與日治戰死的「能久親王」有關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6本推薦書迎接AI世代 打開閱讀新「視」界

「走到靈魂或奇點之上」——專訪氣味小說《香鬼》作者古乃方

入選76屆坎城電影《盜墓奇美拉》藝術考古與編導巧思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